APP下载

关于新时期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数学教学研究

2014-02-02孙玉秋何先平冯建中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0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主体大学

李 治,孙玉秋,何先平,冯建中

(长江大学 信息与数学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关于新时期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数学教学研究

李 治,孙玉秋,何先平,冯建中

(长江大学 信息与数学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本文通过分析在大学数学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明确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就如何做到在大学数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提出了几点想法。

以学生为主体;大学数学;教学模式

一、以教师为中心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

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完全以教师为中心而展开,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学的绝对主导者。这种教学模式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而往往容易忽略学生的主动性。它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学生只能充当教学过程的客体,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模式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和弊端。

1.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多年来,虽然各种关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的教学改革呼声不绝于耳。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界限是十分严格的,“师道尊严”的礼节思想仍然顽强地主宰者大众的思维,学生主体地位被忽略的现象在现实的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仍然广泛存在。由于没有对学生主体作用给予足够重视,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都是事先设计好的,提什么样问题、学生该如何回答、教师又应该怎样反馈,都已经写进教案。因为教师并没有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的位置上,而是过多注意自己的教学活动如何安排得环环相扣,过多地注意自身教学行为的设计和执行,恰恰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这样的“教教案”、“教教材”的大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主体活动。

2.缺乏“互动”或者“互动”只表现在形式上。在这种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习什么的模式下,有些教师一进教室就开始讲,一直讲到下课,中间师生很少“互动”,尽管老师讲得很好,板书也不错,但是一堂课下来,学生很盲目,教学效果收效甚微,久而久之,学生感到课堂枯燥无味,失去了学习兴趣。

3.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大学数学知识非常严谨,有很强的科学性、逻辑性和系统性,需要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其创造性思维。但是在有些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授课内容完全来自教材,存在照搬“定义、定理、性质、公式、例题”的现象,教学过程平淡,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模式单一化,讲授知识点又多,不能突出重点,忽略数学知识的来源,不能联系实际背景,而学生被动的“满堂灌”地学,表面上学生教“懂”了,实际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长此以往,就形成盲目地服从权威、迷信权威的思维模式,只会机械地接受现有的东西,丧失创新的欲望和能力[1]。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的优势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的学习方式出现的许多新特征,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终身学习等理念得到广泛认同。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数学教学就是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和知识的主要构建者,而教师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只是扮演组织者和领路人的角色。

1.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善于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式,它能让学生们较轻易地参与到所学的内容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问,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解答,这种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天性,充分释放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潜能和科学探索的精神。

2.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与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往往注意那些能引起他们情绪反应或自己感兴趣的事件、形象和读物,而对那些缺乏兴趣的东西不愿意多加关注[2]。所以,富有变化、有趣的教学过程,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3]。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联系实际问题加强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三、对策与思考

1.师生角色转变。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从一个信息的传播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管理者。大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侧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因此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对于学习中的问题,要引导学生自己解决,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同时教师应当是一个帮助者,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教师应该给予各自所需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而且教师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尽可能有效而顺利地挖掘他们的潜能;教师更应该是一个评价者,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各种表现,给予学生客观的评价,提供各种准确的反馈信息,从而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学习。

2.倾听学生的声音。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过: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注重倾听应该是一名成功教师必备的品质。倾听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是师生之间的心灵的碰撞;倾听也是一种知识的感悟,更是一种知识的获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有效地倾听学生的声音,不仅仅对师生之间的交流,甚至对于学生能力的挖掘以及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课堂上,教师要有耐心地倾听学生的“疑问”。学生的疑问,往往能引发一场精彩的师生交流和对话,从而丰富我们的课堂。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的质疑应该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教师更应该有耐心、真诚地倾听,尽可能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理解问题,从而积极地做出相应的判断,进而引导学生深究,丰富对话教学。

3.鼓励学生在发现中学习。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因此,在现代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大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以“求教式”语气来鼓励学生提问。切记摆出“考察”的姿态,抑制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有时候教师有必要有意识地设置疑问,为学生提问创造条件,从而促使学生主动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为提高提问质量,教师要引导学生捕捉疑点,找准问题的切入点。

4.注重应用。数学的生命在于应用。当今,数学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又广泛应用于几乎其他一切学科,是研究一切科学的基础和手段。可以说,一切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均以大学数学知识为起点。今天各级数学教育的质量决定着明天科学研究人员的质量。[4]要重视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一方面,其他学科在数学教学中的有着重要应用价值,作为教师要根据知识特征研究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联系,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数学知识的现实生活题材,而且要注意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从而打破传统的学科限制观念,可以在数学课程中研究与数学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问题,同时找到数学在这些学科的问题中的广阔应用,理解大学数学知识的丰富内涵,吸收其丰富的营养,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创造能力、人生观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较大的进步和发展。

[1]王跃恒.学生中心论与线性代数教学[J].湖南城市学院(自然科学版),2007,(16).

[2]丁笑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历史回顾与最新进展[J].教育发展研究期刊,2005,(12).

[3]毛晋平,薛剑刚.中学教育心理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4]张楚廷.数学与创作[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G642.0

A

1674-9324(2014)40-0172-02

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B2012281);长江大学教研项目(JY2012003;JY2012004),长江大学基础学科科学研究发展基金项目(2013CJY01)。

李治(1980-),男,湖北荆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随机微分方程研究。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主体大学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