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当归治疗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2014-02-02秦明珠
秦明珠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 天水 741000)
黄芪、当归治疗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秦明珠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 天水 741000)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黄芪、当归治疗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93例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5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60 g、当归12 g,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12周。观察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ALB)、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ALB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黄芪、当归对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黄芪;当归;中西医结合疗法
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指使用足量激素 [泼尼松1 mg/(kg·d)]治疗8~12周无效[1],属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之一。我院采用黄芪60 g、当归12 g,联合激素与细胞毒类药治疗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肾病内科住院病人共93例,均符合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标准[2~3],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按照激素标准治疗方案[成人泼尼松1 mg/(kg·d)晨起一次顿服],连续治疗8~12周,“三高一低”症状未消失者。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57例中,男32例,女25例,年龄14~71岁,平均年龄48岁。对照组36例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50岁。两组均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过敏性紫癜性肾病等)。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包括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蛋白摄入量为1.0~1.2mg/(kg·d)],抗凝,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两组病人均按激素标准方案[泼尼松成人1 mg/(kg·d)晨起一次顿服,最大剂量不超过70 mg/d]治疗8~12周后,血浆白蛋白仍<30 mg/L,24 h尿蛋白>3.5 g,激素逐渐减量(每2周减5 mg)至30 mg后改为每月减2.5~5 mg,同时予以环磷酰胺0.2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点滴,隔日1次,总剂量为6~8 g。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60 g、当归12 g,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300~500 mL,疗程为12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ALB)、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变化。
1.4 疗效标准 参照1992年全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关于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判定标准。完全缓解:24 h尿蛋白定量<0.15 g,血浆白蛋白>35 g/L,肾病综合征表现完全消失。部分缓解:24 h尿蛋白定量0.15~2.0 g,肾病综合征表现完全消失。无效:24 h尿蛋白>2.0 g,肾病综合征表现未消失。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样本均数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中两组样本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 (±S)g
表1 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 (±S)g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57 36 5.65±2.38 5.36±2.71 1.81±1.45△▲4.30±3.37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指标比较 (±S)g/L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指标比较 (±S)g/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57 36 20.32±5.76 21.88±5.50 34.75±5.27△▲24.20±5.39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 见表3。
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S)mmol/L
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S)mmol/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组别 n TC TG LDL-C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57 57 36 36 9.26±2.88 4.82±1.27☆▲9.29±3.24 7.21±2.07 3.30±0.57 1.66±0.41△▲3.28±0.65 2.89±0.50 4.65±0.97 2.18±0.77△●4.68±0.82 4.35±0.57
2.4 临床疗效 治疗组57例,完全缓解40例,部分缓解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5%;对照组36例,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0.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3 讨论
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之一。中药黄芪为扶正固本的常用中药,有明显的利尿作用,黄芪通过调节肾小球疾病蛋白质代谢紊乱,提高血浆白蛋白的水平,降低尿蛋白量;调节肾小球疾病脂质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在肾小球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4]。黄芪配伍当归是常用的补气养血活血药物,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有:利尿、消肿,改善蛋白质代谢。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是肾病综合征患者共有的表现,黄芪、当归能够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低蛋白血症,并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尿蛋白的作用,改善蛋白质、脂质和糖代谢紊乱,延缓慢性肾脏疾病进展,防治急性肾小管坏死,已被广泛运用于多种肾脏疾患[5]。本研究结果显示,黄芪、当归能有效降低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尿蛋白水平,提高病人血浆白蛋白的含量,纠正脂质代谢紊乱状态,显示黄芪、当归治疗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的疗效确切,副作用减少,值得推广应用。
[1]黎磊石,刘志红.中国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381
[2]郑发雷,章友康,陈香美,等.肾脏病临床与进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76
[3]王海燕,郑发雷,刘玉春,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1993,32(2):131-134
[4]吴发宝,陈希元.黄芪药理作用研究综述[J].中药材,2004,27(3):233
[5]余凌,李惊子,王海燕.黄芪、当归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5):396-398
R69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4.01.012
201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