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价值观教育的儒学资源探析
2014-02-02高中建李艳艳
高中建 李艳艳
(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新乡453007)
价值观教育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传统的优秀价值观教育资源是实现当代价值观教育的基石。儒学在教育领域里致力于塑造理想人格,致力于培养人才,积累了丰富的价值观教育资源并经历了长期的实践检验,应该被当代价值观教育所重视。
一、价值观教育与儒学资源
(一)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是个体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对人生价值认识的基本观点,是个体对人生价值的评价。价值观教育就是以社会主义、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为引导,使社会个体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价值观教育的初级目标是学习知识,培养价值判断能力,进而实现个体社会化。价值观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个体通过不断发展壮大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以实现个体的本质价值。价值观教育是以价值观教育资源为基础和前提的,价值观教育资源是解决“价值观教育教什么”的问题,因此,价值观教育也可以理解为知识和观念的贮存和实践的过程,价值观教育应依据不同的需要来选定合适的教育资源,包括传统的儒学价值观教育内容。
任何一个社会都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实现对人的价值观教育。这是“如何教”的问题。在主体层面上,价值观教育包括学校的价值观教育、社会的价值观教育、家庭和个人生活群体的价值观教育,其中学校教育是主渠道、主阵地。在方法层面上,主要是通过德育和两课教育来展开,但其中蕴含的方法手段却是长期实践的总结和提炼,并且有自己的传统根基和历史借鉴。
(二)儒学的教育内涵
儒学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价值底蕴。儒学是由“孝”、“仁”、“义”、“礼”、“智”、“信”、“和合”与“民主”、“法治”、“人权”、“自由”、“公正”等优秀价值观构成的价值体系及伦理道德体系。儒学的价值基础和终极目标是“仁”,而“仁”的表现形式包括“孝”、“忠”和“义”。“孝”是“家”的价值取向,“忠”是“国”的价值取向,“义”是“天下”的价值取向。在儒学的价值体系中,“家”、“国”和“天下”是三个相互之间紧密关联的价值概念。儒学价值体系有诸多层面构成,首先是“爱人”的最高原则、“至善”的人格目的、“忠恕”的行为规范和“仁爱”的处世之道;其次还包括培养独立道德人格、关乎人的道德价值的“性善”之说,推行“仁政”、“君子”之学以及“内圣外王”之学等。这些思想观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人生观的精华,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主要内涵。
儒学蕴含的教育方法延续至今并与当代社会相融合,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方法体系。其中,和谐教育注重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力求个体的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兼顾个性发展;宏志教育是以“爱”、“生命”、“理想”、“坚贞”、“礼貌”、“规范”等为主题而进行的;启发式教育坚持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以教师统一设计并适时启发为主导,以学生主动提问为导向;人格教育强调人格的培养高于技能的培养,重视培养人的健全人格,并提出了比较完整的人格培养体系;人文教育强调关怀个体的生存发展,注重探讨个体的本质和人性、个体的价值和理想、个体的自由和生死等关乎现实人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素质教育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坚持“为仁由己”的道德教育目标,提倡“学思结合”教育以及“个性发展”的特长教育,兼顾以陶冶情操为主导的艺术教育;美德教育是儒学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和理论基石,是教育思想的精神内核,儒学致力于追求最高人格理想和最高原则,致力于在思想和实践方面引领正确价值观的实现。
(三)儒学对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儒学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资源。首先,儒学是从三个境界来实现至善的。“内修”——“爱人”(独善之境),“仁者爱人”,不仅包括血缘亲情之爱,还要“推己及人”,做到“泛爱中众”,强调尊重、关爱他人[1];“外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内外兼修”至善之仁境,是为人处世之大道;“理想”——“天下归仁”,“兼济之境”,主张在生命与仁德不可兼得之时宁愿放弃生命也要成为“仁德”之人。可见,儒学培养人才的三个层次亦是价值观教育的宝贵财富。其次,儒学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的“孝、忠、信”倡导的是通过“孝”、“忠”、“信”来报答父母、朋友以及社会和国家的恩德。在当前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价值观教育更应该通过重视感恩的认知教育,加强感恩的情感教育,强化感恩的践行教育来加强感恩教育[2],使儒学成为感恩教育的重要支撑。最后,儒学倡导“修己安人”,强调个体与群体的至善相结合,个体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公众价值的实现相结合,这正是现代社会需要着重加强的“自我修养认知”和“社会责任实现”的价值观教育。
儒学思想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介入价值观教育。首先,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学“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是“涉及本体论、认识论、人性论、历史观、伦理学等领域的一个重要的观念”[3]。儒学思想集中地表达了中国人的道德理想,主张通过个体的社会活动在现实事务中不断健全自我的人格和品德,以实现儒学的最高道德理想。因此,国家价值观教育有必要以儒学资源为支撑,培养“仁爱”、“以义导利”的理想品质,将价值观教育置于“仁学”的文化底蕴之上。其次,儒学是个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保证,儒学思想是传统价值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传统社会诉求的最高道德准则。因此,社会的价值观教育也需要儒学资源的介入。再次,家庭的价值观教育需要儒学资源的引导。传统的人伦关系是儒学伦理思想的基石,缺失了对传统家庭关系及功能的建构,不利于当代的家庭美德教育,因此,家庭教育作为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主体之一,要以儒学为引导。最后,自我的价值观教育需要儒学资源的推动。个人的理想人格是儒学的最高追求,是道德与事业的统一。一方面,儒学的理想人格是“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儒学的理想人格是自我与社会相统一的集中表达,继承儒学对理想人格的塑造有助于自我建构人文价值关怀与理想,提高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价值观教育的儒学本体论资源
(一)儒学的本体论认知
1.“孝、忠、信”——儒学的基石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和细胞,价值观教育要从家庭做起。“孝悌”是家庭观念的体现,是“爱人”的最初体现,也是个体道德修养的原点和社会和谐友爱的情感基础。“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儒学认为,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情感上的养而有敬、持之以恒。“忠”、“信”是孝的社会拓展,“忠”是感谢社会、国家之恩,“信”是对朋友的信任和忠诚,指无私地帮助关心朋友,是为感谢、报答朋友之恩。儒学认为“孝、忠、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应该统一起来成为价值观教育的起点和基础。
2.“仁爱”——儒学的内核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爱”思想是儒学道德教育的核心和出发点。“爱人”是指有仁德之心和尊重关爱他人,“爱人”是“仁德”的基础。儒学“以仁为本”的教育思想是以肯定人的存在和价值为理论前提的。“恭”、“宽”、“信”、“敏”、“惠”是“仁”的品格特征,是履行“仁爱”的五条路径。“恭”是恭敬,“生于内为恭,发于外曰敬”,“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宽”是宽厚,宽大为怀,宽以待人;“信”是诚信,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敏”是勤敏,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惠”是慈惠,施行仁慈。“仁爱”的思想体现对个体的尊重和理解以及对“人的本质”的规范和设计。“仁爱”构成了儒学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根基,体现在教育对象上“有教无类”;在教育内容上“崇尚人文”;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教育主体的作用;在教育目标上造就“君子”、培养“圣贤人格”。“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爱”境界的方法,重在“克己”,即要学会自我约束和控制。
3.“真、善、美”——儒学的精髓
“真、善、美”是社会追求的永恒价值,是价值观教育的精髓所在。首先,“真”贯穿于儒学整个思想体系。儒学在完善自身修养和追求学问等方面坚持求“真”,在待人施教时坚持求“真”,在与人交往以及对待教育事业等方面坚持求“真”。其次,儒学是道德至上论。认为“善”包括很多方面:“恪守正道”、“谦恭”、“宽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礼让”等。因此,儒学以“温、良、恭、俭、让”的方法和“与人为善”的指导思想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最后,“美”的思想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以“伦理情感”为基础。儒学的“尽善尽美论”为中国的“美学”奠定了基础。掌握客观规律是“真”,符合道德规范是“善”,能动的创造是“美”。
4.“尚中贵和”——儒学的目标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儒学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是“和”。“和”是和睦的关系、和平的环境、和洽的气氛、和谐的状态。为了创造“和”的理想社会状态,必须依“礼”而动,依靠“礼制”、“礼乐”达到社会和谐。“忠,敬也,尽心曰忠。”( 《说文解字》段注本) 个体之间如果能够相敬且尽心,那么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必然是和谐融洽的。“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说文解字》) 子女如果能够善事父母,那么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必然和谐友爱,这是一种“尽善尽美”的人伦关系。
5.“修己安人”——儒学的方法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修身正己”是社会管理的基础。儒学认为,“修己”需要“格物”、“读书”、“致知”、“持敬”,从而方能“安人”——“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是指学习知识并积累经验,“正心诚意”是要有正确的思想和真诚的愿望,内外结合才能使个人修养得到提升。“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中庸》)“修身”的起点是好学,即学习为人的道理,并努力去实践合乎规范的学问,同时要懂得礼义廉耻。
(二)价值观教育的儒学本体论借鉴
1.以人伦为基础
百善孝为先,儒学思想内涵的第一要义是孝悌。儒学注重血缘亲情和人与人的基本伦理关系,“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人……”“孝悌”作为儒学思想的起点和基础,是“爱人”的基础表达。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关爱家庭方能关爱社会。儒学的孝悌注重持之以恒,“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2.以仁爱为核心
儒学思想的核心是“爱人”,是对待他人的关爱。一方面,“爱人”源于重民、爱民的民本意识,例如,“视民利用迁”,根据百姓的利益来决定迁都;另一方面,“爱人”即“泛爱众人”,爱护所有的百姓,体现了朴素的民本主义思想。儒学认为爱民不仅要关怀百姓的生活,更应该尊重和爱惜百姓。
3.以人格为导向
儒学思想认为,个体坚持以“仁”为规范来约束自我的言行,时时“为仁”就能够将“仁”内化为自我的品格,而后方能“行于天下”。儒学指出个体品格塑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主张通过两方面塑造理想的品格。一方面是通过学习和接受教育,另一方面是通过自我克制和锻炼,使自我的品格达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以和谐为目标
仁学思想视“和”为要素赋予个体社会性的属性,主张以和谐为追求,让个体承担社会性的义务,并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社会关系视为“成仁”的重要标准和人性的本质。“和”是指个体之间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强调国家内部和谐与共同进取精神,社会体系上下协调一致,内和外争,即“尚中求和”、“政通人和”。
5.以修身为方法。
儒学思想注重以个体的维度来思辨以追求关乎内在修养的终极理想。“修身”是个体修养的自我提升,是儒学思想的价值追求。儒学把“修身”以“成仁”作为根本要求,把践行“为仁”作为基本规范。儒学思想强调只有通过自我约束和强制规范,并在完善提升自我的同时不断内省,才能使个体的言行举止合乎德行礼数,才能够实现“成仁”和“为仁”的要求。
三、价值观教育的儒学方法论资源
(一)儒学的方法论解析
1.“立志有恒,自省自讼”——注重内化
“立志有恒,自省自讼”,讲求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不动摇并在自我省察和批评中得到提升。教育的本质是使个体的言行符合社会公认的规范准则,从内在的视角分析,“立志”是教育内化的基础,同时坚持自我信念并恪守自我实践是第一要义。个人的坚定信仰和不懈努力决定了“立志有恒”能否实现,“立志有恒”是具有精神性和内在性的,外在性的和强制性的约束也只能通过内在的坚定信念才能起到促进作用。“自省自讼”,强调的是在处理矛盾时注重自我省察,在解决问题时注重自我批评。通过自我省察来判定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正确的就坚持,不正确的要敢于认真对待和自我批评,这是进行全面的自我教育的方法,“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立志有恒”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念而积极进取和不断创新,“自省自讼”能够以社会规范进行自我省察。“立志有恒,自省自讼”具有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特点,有助于促进自我进行思想监督和思想分析,促进教育的内化。
2.“思学并重,身体力行”——强调践行
“思学并重,身体力行”强调学习与思考并重,思想与言行统一。“思学”即独思性学习,是观人自省和见事明理的治学方法。儒学的“思学”方法注重在人情世故中锻炼品性,在世事情理中洞明事理,在现实生活中求贤弃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思”与“学”的内在辩证关系。感性知识必须经过理性思考才能内化为自我认知,才能转化为外在言行举止。“身体力行”是知行统一的行为实践和言行一致的集中表达,是检验教育活动实效性的重要标准。“思学并重,身体力行”,主张在面对人情和世事时进行以修己德行为目标的思考和践行自我改造的行为,这是儒学教育方法的基本线路。“思学并重”,要求认识事物时具备自我分辨的能力,正确处理“思”与“学”的关系。“身体力行”,要求把教育内容应用于实践中并在实践中继续提升,在自我扬弃的选择中不断进步。
3.“以身作则,友贤成德”——重视榜样
“以身作则,友贤成德”,是指树立学习的典范,结交贤友而成就自我的德行。儒学非常重视“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是孔子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集中阐释。从教育方法视角分析,“以身作则”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原则。“以身作则”是教师树立威信的基础,崇高的威信是教育实施的必要条件,受教育者能够从教师的言行举止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友贤成德”强调的是要会交朋友,择贤者而交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同正直诚信、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能够取得修养和学识的进步,同谄媚奉承、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会受到不良的影响。“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益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着重强调了选择良友的重要性。“以身作则,友贤成德”,注重的是培养身边的贤能环境和良好的教育氛围。
4.“褒贬结合,改过迁善”——力主自新
“褒贬结合,改过迁善”,主张的是运用表扬批评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注重发扬优点和克服错误的迁善过程。“褒贬结合”将表扬和批评视为统一的体系,过于表扬容易引起骄傲自满,过于批评容易造成自卑自贬,正确适度地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教育方法才能够保证教育的正常实现。“改过迁善”强调正确处理过失与改进的关系,是把教育的过程作为“改过迁善”的过程。“改过迁善”的教育方法强调在处理过失时应该更加重视改过的过程,强调受教育者要敢于承认自己的过失,敢于面对自我而不应该掩饰自己的错误,敢于将“迁善”的思想落实到言行举止,“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过则勿惮改”。另外,“改过迁善”体现了在教育过程中反对主观偏见而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受教育者在实践中的过失存在是必然,关键是如何对待自己的过失以及如何将自己的思想付诸实践。
(二)价值观教育的儒学方法论介入
1.以立志为起点
“立志”是“仁学”教育的起点,“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立志是指确立志向,包括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立志”本质上是为了解决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动力问题。因此,“立志”需要处理好志向的确立和志向的坚守之间的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引导受教育者重视持之以恒和坚守志向,经受住意志的考验。当然,解决“立志”问题的关键是能否正确处理好远大理想、宏伟目标与现实利益的关系,在教育环节中要注重引导受教育者注重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使现实利益服从于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确保价值观教育的正确方向。
2.以躬行为原则
儒学教育方法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强调躬行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言”( 《论语·里仁》),“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学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 。儒学在教学实践中要求受教育者不能徒托空言,要做到言行一致并多做实事,树立道德实践的风范。可见,儒学的“思学并重,身体力行”,着重于“行”,值得当代价值观教育重视和借鉴。价值观成于内而行于外,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因此,必须在认真接受价值观教育的同时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把身体力行和言行一致作为考察价值观教育成败的一项重要指标。
3.以榜样为导向
儒学的教育方法强调榜样的作用,即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身教重于言教”。教育者把抽象的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行动能够更好地起到示范的作用,这是儒学教育中最重要的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着重强调了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孔子是教育的实践者,他非常注重以自我的行为给学生做出表率,以自我的人格魅力影响并感化学生。同时,以身作则的优势还体现在能够以身垂范,具有直观性强和感召力大的特点。
4.以褒贬为助力
儒学的教育方法强调褒贬的助力作用。“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述而》) ,孔子表扬颜渊有坚定的政治情操;“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论语·公冶长》) ,孔子批评宰予言行不一。可见,在儒学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十分注重运用褒贬法来辅助教育。而在现实的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表扬和批评也是常用的教育方法,两者相辅相成且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坚持表扬不滥用,批评不可无,注重适时适当并符合实际,以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的风纪风貌,这又能够反过来促进表扬和批评教育方法的有效实行。
[1]郭丽芳:《孔子“仁”的思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价值》,载《鸡西大学学报》,2011 年第12 期。
[2]李晓红:《从孔子的“孝、忠、信”思想谈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载《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 年第29 期。
[3]钟添生 邓 彦:《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资源支持》,载《理论界》,2007 年第9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