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路径思考

2014-02-02王志民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干部

王志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北京100029)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要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习近平总书记对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时特别强调,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1]。本文力图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基础,从建立长效机制出发,探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路径,即坚持制度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

一、坚持制度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系到“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党内之所以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其根本原因是某些党员干部缺乏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理论修养和理想信念,未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导致在实际工作中严重脱离群众。习近平总书记严正指出:“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2]党中央要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3]。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政治理想是党员干部的基本修养,而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理论修养则是源自于深刻认识和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弄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

列宁指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4]毛泽东也教育党员干部:“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5]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制度化的系统理论灌输和自觉学习实现的。列宁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而社会主义学说则是由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历史和经济的理论中成长起来的。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按他们的社会地位来说,也是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6]列宁还强调:“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组织一个和自发工人运动有紧密联系的革命政党。”[7]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只有通过灌输,才能被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所掌握,无产阶级才能由自在的阶级上升为自为的阶级,才能担负起解放自己和全人类的历史任务。

马克思主义灌输论作为党员干部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式,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涵义。第一,灌输论发挥正面宣传、教育、启发和引导的作用,使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来武装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头脑。马克思主义灌输论注重理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系统灌输的形式使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并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精神武器。第二,灌输论的目的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现实社会和当今世界,把握中国社会和时代潮流的发展方向,解决现实问题,并逐步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培养成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第三,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器,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思想的侵蚀,充分认识中国革命、建设的曲折道路和伟大成就,自觉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全球化发展趋势存在不确定性和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各种思潮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各种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调不断出现,严重扰乱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宣传思想工作的“两个巩固”,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干部、年轻干部尤其要抓好理论学习,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8]。

中国共产党有着制度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优良传统。从延安时期的“新哲学会”、七人哲学小组等,到今天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都是制度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目前,各级党政机关虽然有着诸如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制度,但大多被研究具体业务工作所取代,没有真正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没有对领导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直接导致领导干部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没有理论自信,则无法做到实践自觉,致使某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无法正确处理权力和利益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目的,就是要使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通过系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认识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根据中国国情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以古今中外为视角进行比较研究,从而由历史到现实引申出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命令主义、尾巴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骄傲自大的工作态度等项弊病之所以一定不好,一定要不得,如果什么人有了这类弊病一定要改正,就是因为它们脱离群众……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9]建国之后,毛泽东直接以先生与学生的关系比喻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意义,即“要当先生,就得先当学生,没有一个教师不是先当过学生的。而且就是当了教师之后,也还要向人民群众学习,了解自己学生的情况。”[10]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真正要做到的就是,将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中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在现代化建设中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方略。

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当代中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处于主体地位,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其首创精神不断得到发挥,不断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理论总结。坚持马克思主义灌输论和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已经和正在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双向互动。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不仅成为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而且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治国之道。

第一,人民群众是时代的主体和历史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的发展史首先是生产方式的发展史,人民群众是生产方式的主体,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财富,对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做出了直接的贡献,人民群众中曾经涌现出诸多科学家、发明家、文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正是在总结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适应时代的步伐不断发展,正是将人民群众的智慧升华为科学理论的结果。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得到充分发挥,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时代的产物,随时代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体现出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被中国人民所接受,实现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其说是马克思主义顺应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不如说是顺应世界人民和各国人民的要求而不断创新,进而被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人民群众丰富和发展。

第二,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主体。中国的国家机构名称大都冠以“人民”的前缀。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央人民政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其中第一条就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牢固树立人民主体地位,不仅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体力量是人民群众,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改革的基本动力。深化改革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最终的成功取决于人民群众的参与。特别是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复杂性、紧迫性和艰巨性都大大增加,只有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改革才能持续深入地进行下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特别是近年来的阿拉伯之春及乌克兰事件的发生都是执政者脱离群众所造成的后果,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的事业,改革开放必须为人民群众带来福祉。

第三,党的群众路线依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活的灵魂。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概括。群众路线与实事求是、独立自主之间互相依存、相辅相成,构成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目标是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11]目前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正是因为某些领导干部忽视群众路线这个活的灵魂,严重脱离群众,忽视人民群众利益,直接导致某些地区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不仅破坏了社会和谐局面,而且严重伤害了党的形象。领导干部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这个活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2]。

三、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3]毛泽东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4]党员干部首先应该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领导能力,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改革开放的推动者。党的领导干部只有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素质,才能发挥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首先,正确认识领袖、政党、群众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列宁指出:“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在多数情况下,至少在现代的文明国家内,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15]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仅不同于封建社会中父母官与子民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也不同于近代西方社会契约论中的“每个人都放弃天然自由,而获取契约自由”的观点。党的领导干部则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体现的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必须从理论上弄清楚和掌握几条:一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和实现的,都是属于人民的;二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在全国执掌政权,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三是我们所有党员和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绝不允许搞任何形式的以权谋私。”[16]

其次,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立正确事业观。虽然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否认领袖人物的重要作用,但“这种领袖是在群众斗争中自然而然地产生的,而不能是自封的。同过去剥削阶级的领袖相反,工人阶级政党的领袖,不是在群众之上,而是在群众之中,不是在党之上,而是在党之中。正因为这样,工人阶级政党的领袖,必须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必须是服从党的组织、遵守党的纪律的模范。”[17]体现的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党的领导干部能否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关键看其秉持什么样的事业观。领导干部也是普通人,面临着个人政绩优先还是人民幸福优先的选择,甚至还面临着权、钱、色的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树立正确事业观,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对待政绩,要坚持实践观点,把求真务实作为实现政绩的基本途径;要坚持群众观点,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坚持历史观点,把科学发展作为衡量政绩的主要标准,做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18]共产党人的事业观体现的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永远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第三,始终怀有人民公仆意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党员干部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和中国人民先锋队的代表,同时又是人民的公仆。虽然每个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做事风格和所处地位均不相同,但是只要坚持党性原则,以集体利益和全局利益为重,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要地位,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才能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方针政策,邓小平曾深有感触地指出:“我个人做了一点事,但不能说都是我发明的。其实很多事是别人发明的,群众发明的,我只不过把它们概括起来,提出了方针政策。”[19]时代要求党员干部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总结人民群众的创新成果和创新经验,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秉承中华文明优良传统,融合时代精神,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之道。

第四,永远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本质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是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密切联系群众,要求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在任何情况下必须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时刻关心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求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立足于帮助同志和自我反省以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不愿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人,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也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是否践行为人民服务,是衡量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合格与否的基本标准。每个党员必须牢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为人民服务是信仰。

[1]《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强调,扎实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载《人民日报》,2014 年1 月21 日。

[2][13]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载《人民日报》,2012 年11 月19 日。

[3]《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载《人民日报》,2013 年4 月20 日。

[4][6][7]《列宁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242、247、209 页。

[5][14]《毛泽东选集》(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533、526 页。

[8]《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载《人民日报》,2013 年8 月21 日。

[9]《毛泽东选集》(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095 页。

[10]《毛泽东文集》(第8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324 页。

[11][19]《邓小平文选》(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265、272 页。

[12]《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载《人民日报》,2013 年6 月19 日。

[15]《列宁选集》(第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197 页。

[16][18]习近平:《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 年第9 期。

[17]《邓小平文选》(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234 -235 页。

猜你喜欢

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干部
党员干部新书架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