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变化的环境因素分析
2014-02-02叶松庆
叶松庆 吴 巍 荣 梅
(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学报编辑部,青少年研究所;安徽 芜湖241000)
为了了解影响当代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变化的环境因素,课题组开展了调研。调研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个案访谈为辅的方式进行。调查选取六省市(安徽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和湖北省)27 个城市的64 所中学(城市中学35 所,乡镇中学29 所),共发放调查问卷3 115 份,回收有效问卷2 968 份,有效回收率95.28%。调查对象具体分布为:男未成年人1 540名,女未成年人1 428 名;城市中学未成年人1 650 名,乡镇中学未成年人1 318 名;省示范中学未成年人1 781 名,一般中学未成年人1 187 名;初中未成年人1 135 名,高中未成年人1 833名。留守未成年人453 名,非留守未成年人2 411 名(该项有104 个缺失值,总计2 864 名);独生未成年人1 608 名,非独生未成年人1 318 名(该项有42 个缺失值,总计2 926 名)。此外,在全国部分省(市)选取74 名在校未成年人进行个案访谈,年龄在15 -17 岁之间,其中男性40名,女性34 名,并在相关中学召开小型座谈会8 次,共91 人参加。此次调查的对象是处于未成年人阶段的青少年,涉及面广,结构性与随机性相结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变化的环境因素
(一)社会环境的变化
1.社会转型
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转型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问题随之增多,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社会转型被提上日程。无论在政治思想、经济形态、文化结构、文明程度、行为方式,还是在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转型。这势必会给人们的道德观的建构带来一定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未成年人也深受影响,因自身生理和心智的不成熟,道德观发展变化的不稳定性更加明显。
2.社会价值导向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社会价值导向,且这些社会价值导向不是恒定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发展、社会转型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价值导向普遍被人们所接受。科学的、进步的社会价值导向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到其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构建。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之一,未成年人对“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态度是怎样的呢?调查显示,选择“赞成”和“比较赞成”的比例达到66. 37% 和26.42%;选择“无所谓”和“不知道”的只占到3.74%和3.47%。可以断定,绝大多数未成年人还是认同并肯定现存的社会价值导向的。虽然如此,受多重价值导向的影响,未成年人的社会价值导向仍呈现出不确定性。“受访者认为对自己思想道德影响最大的社会因素”的调查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英雄行为”,占29.20%,所占比例较高;其他选择率相差不大,依次是“见义勇为”(12. 20%)、“优良传统”(12. 13%)、“社会丑陋现象”(9. 30%)、“残酷竞争”(8.12%)、“其他”(7.68%)、“不法分子的行为”(4.35%)、“社会思潮”(4.14%)、“社会时尚”(3.94%)、“父母亲的不良行为”(3.30%)等。可见,未成年人有着多重的社会价值取向,社会价值导向的认同程度也影响着未成年人道德观的发展变化。
3.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在贫困家庭中成长的未成年人和在富贵家庭中成长的未成年人势必会在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等方面出现差异。如不正确引导,富贵家庭的未成年人容易贪图享乐,缺乏最基本的传统道德素养等。而贫困家庭的未成年人则容易出现自卑,盲目追求金钱和眼前利益,对生活丧失信心,干扰了道德观的发展。
4.西方观念的影响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一方面给广大未成年人提供了认识世界、开阔视野的大好机会;另一方面,西方某些敌对势力借此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加紧对我国未成年人进行文化渗透。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很大,这些文化渗透不仅腐蚀了未成年人的思想,而且容易使其滋生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自私自利、不愿奉献的思想,直接威胁到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少数未成年人受到消极影响,还可能出现道德行为失范的状况,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二)学校教育的影响
1.学校教育模式的影响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二十条中明确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1]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方面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德育状况整体上不断健全和完善,但现行教育模式的弊端却影响到德育效果的发挥。近些年来,学校功利化的教育模式并未彻底得到改变。特别是培养未成年人的中小学校,成绩的好坏,分数的高低,能否考入名牌大学是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最关心的话题。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压力,使得未成年人不得不更加注重自己的学习成绩,而把思想、道德的建设等放在次要位置。这种本末倒置的教育模式直接影响到未成年人道德观的发展变化。
在“老师对学生最关心的某个方面”的调查中,53.81%的未成年人认为,老师最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排在第一位;剩下的各项依次是“身体健康”(16. 91%)、“道德品质”(10.21%)、“政治素质”(5. 80%)、“思想进步”(4. 55%)、“同学关系”(2. 49%)、“其他”(2.26%)、“不知道”(2.26%)和“孝顺长辈”(1.72%)。可以看出,老师对未成年人的学习成绩期望非常高,而对于“道德品质”、“孝顺长辈”这些道德建设所大力提倡的选项,关心得较少。一些未成年人为了取得好成绩,不惜考试作弊;一些未成年人为了考取名牌大学,编造虚假获奖经历,从而谋求高考加分。这些都是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宗旨相悖的。
课题组设计“自己的考试观”这一问题,我们将“从不作弊”(46.23%)和“根本不想作弊”(13.04%)视为该未成年人考试不会作弊,比例占到59.27%,剩下的未成年人则是“有时作弊”(22.76%)或者“想作弊但又怕被老师发现”(12.97%),以及“经常作弊”(6.50%),所占比例较高,这部分未成年人应该引起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学校应注重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不是片面强调未成年人的学习成绩。
2.老师的模范带头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2]。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观教育的主渠道,是未成年人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未成年人可塑性、接受能力强,极易模仿,老师与未成年人接触很多,其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未成年人,所以通常老师是他们日常行为效仿的主要对象。因此,老师的为人师表作用对未成年人道德观的发展变化也起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关于“未成年人对自己所在学校老师诚信情况的认同度”调查中,认为老师讲诚信的只占到47.24%。根据程度的不同又分为“不太讲”(32.24%)、“不讲”(8.19%)、“不愿讲”(2.46%)、“别人不讲他也不讲”(1.89%),还有9.03%的未成年人选择“不知道”。从中可以判断,未成年人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可能会效仿老师“不讲诚信”等一些道德失范行为。个别老师不仅不能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而且成为未成年人效仿的反面教材。
(三)网络介入生活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愈加密切,但网络是把双刃剑,它给未成年人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宽广的信息获取渠道、方便简捷的求知途径,但同时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应引起高度重视。网络资源和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而未成年人的判断筛选能力不强,很难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不易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些未成年人上网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接触一些黄色、暴力、迷信、反动的信息,这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还对社会的稳定带来不确定的隐患。此外,网络的娱乐性、虚拟性往往使未成年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不仅影响到未成年人正常的学习生活,而且影响到未成年人身心的健康发展。网络甚至会颠覆未成年人的思想和道德价值取向,使得个别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在关于“未成年人对网络上什么内容最感兴趣”的调查中,“国内新闻”(20.25%)、“国际新闻”(12.97%)、“文学阅读与音乐欣赏”(11.62%)等三个选项居于前三位,可见网络给未成年人带来的积极影响仍是主流。同时,“游戏”(7.75%)这一选择居于第四,上网玩游戏的未成年人依然占很大比重,这部分未成年人需要加强引导和监督。其余各项选择率如下:“企业家成功之路”占7.18%,“社会趣闻”占5.90%,“青少年事件”占5.80%,“其他”占3.84%,“科学文化知识”占3.27%,“不知道”占2.90%,“军事”占2.70%,“网聊”占2.49%等等。少部分未成年人上网最感兴趣的是“爱情”(4.65%)、“涉黄”(2.29%)、“凶杀暴力”(1.55%)、“网恋”(0.74%)、“网婚”(0.44%),这部分未成年人很容易受到网络负面影响而误入歧途,特别是在目前网络监管并不到位的情况下,引导未成年人科学合理健康地使用网络显得尤为重要。
(四)家庭环境的影响
1.家庭背景差异
(1)家庭出身影响道德观的发展变化。此次调查的2 968 名未成年人中有1 650 名城市未成年人,1 318 名农村未成年人。家庭出身的不同,以及家庭整体道德状况的不同,使得他们从小接受的道德教育各异,这是影响他们道德观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2)单亲家庭影响和亲情氛围异变。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新婚姻法的出台,离婚率呈现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出现。未成年人生活在这样亲情氛围异变的家庭中,容易产生各种困惑,也是影响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变化的因素之一。(3)留守未成年人问题。随着我国城乡二元差距的持续存在,青壮年远离家乡,进入经济发达地区从事第二、第三产业服务,在广大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未成年人。本次调查的未成年人中,557 人为“留守”未成年人,多集中在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在其成长过程中,很少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呵护,缺乏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在价值观、道德观形成阶段很难找到像父母这样的效仿对象,遭受挫折时容易不知所措,进而出现个性和心理发展的偏离,出现相应的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更糟糕的是,“留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并没有引起其在外父母的重视。除了挣钱以保证生存,这些在外父母很少有精力和能力更多地关心“留守”未成年人道德观的发展变化。
2.家庭经济收入差异
家庭经济收入差异会直接影响未成年人道德观的发展变化。经济收入稳定的家庭,未成年人从小衣食无忧,可能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但容易出现不愿吃苦耐劳、只想贪图享乐的问题。而经济收入不稳定或经济收入较低的家庭,父母过多地忙于养家糊口,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道德教育较少,未成年人容易出现道德缺失问题。在与经济收入较高家庭的未成年人之间交往时,经济收入较低家庭的未成年人容易出现自卑或不自信的情况,如不正确引导,可能会影响这部分未成年人道德观的发展变化[3]。
3.家庭道德教育影响
未成年人道德观的发展变化与家庭的道德教育的效果密切相关。调查表明,未成年人最崇拜的人是自己的父亲和母亲,未成年人认为对自己思想道德影响最大的人也是自己的父亲和母亲。在“对你思想道德影响最大的人”中,23.35%的未成年人选择了“父亲”,21.56%的未成年人选择了“母亲”,分别排在第一、二位。其余各项依次是“任课老师”(19.34%)、“班主任”(11.73%)、“其他”(8.12%)、“朋友”(6.54%)、“同学”(4.38%)等。但在未成年人眼里,父母最关心他们的并不是“道德品质”(6.64%)、“政治素养”(3.57%)、“思想进步”(3.20%)、“同学关系”(2.22%)、“孝顺长辈”(2.16%)等这些道德教育所提倡的方面,而是他们的“身体健康”(51.21%)和“学习成绩”(26.85%)。此外,“不知道”父母最关心自己哪个方面的占1.58%,“其他”占2.56%。看来,很多父母在言传身教方面并没有成为未成年人所期待的道德榜样。
(五)个体心智发育差异
一方面,未成年人的心智依然不够成熟。他们的生活阅历还不够丰富,社会适应能力较低,易受外界影响,道德是非判断不够准确,思考问题不够全面细致,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未成年人心智的发展充满矛盾,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也影响着未成年人道德观的发展变化,如不加以引导,很容易出现大的道德行为偏差。
另一方面,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人类在生物性成熟方面存在着全球性提前的倾向,即未成年人面对发育超前这一问题。发育的超前促使未成年人更早地接触到性和爱情,但由于未成年人自身心智发育的不成熟,往往对正常爱情的追求和对异性的好奇会出现相应的偏差,发育的超前导致生理诉求的提前,也会影响到未成年人道德观的发展变化。
二、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变化环境因素分析的启示
(一)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变化的社会氛围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整体道德状况,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针对当前社会环境的变化给未成年人道德观的建设带来负面影响,我们应该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道德观建设的社会氛围。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大力提倡和宣传公平正义、民主科学,以及符合民族精神和时代要义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激励未成年人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道德观念。坚决批判各种道德失范行为和腐朽落后的道德观念,帮助未成年人辨别是非。时刻谨防腐朽落后的价值观念的侵蚀,强化正面因素,减少负面因素,为推进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变化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全面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在众多影响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变化的因素中,学校教育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因素之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一直都是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应始终把道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可以说,学校道德教育是社会、家庭等其他因素不可取代的。因此,要加快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道德教育资源,结合未成年人自身实际和目前学校道德教育的实际,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把道德教育放在各项教育的首位,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同时,要改变学校功利化的教育模式,转变重智轻德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正面教育和宣传,引领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准则。
(三)切实重视和加强家庭道德教育
家庭是人才成长的源头,家庭道德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家庭内部的和睦和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社会良好风俗习惯的形成和国家的安定团结。因此,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家庭道德教育,不仅要注重整个家庭的道德建设,而且还要关注家庭成员对各自家庭中未成年人的榜样示范作用。
(四)在社会加强网络监督的同时未成年人应注重自身道德观的建构
网络对于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和道德观建构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当下存在着网络监督不到位等相关问题,阻碍了网络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鉴于网络介入未成年人的生活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社会、学校、家庭应形成合力,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监督和引导,充分利用网络道德教育资源,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此外,未成年人还要从自身出发,尊重自身生理、心智的客观发展实际,从小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在发扬传统道德的同时,建立符合当下社会价值导向的道德观。
[1]吴潜涛:《当代中国公民道德状况调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年版,第228 页。
[2]鲁 静:《〈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4 -10 页。
[3]叶松庆:《当代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 年第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