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社会治理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2014-02-02天津体育学院思想政
(天津体育学院 思想政
田治 理
论
丰
课教学部,天津300381)
关于生态文明的问题,我们以往更多的是将之归因于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等,而忽视我们在生态社会治理方面的缺陷与不足。面对当前经济社会的转型,我们传统的生态社会治理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与不足,无论是在治理结构、治理能力,还是在治理体制机制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严重滞后性,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
一、推进社会治理结构的多元化,构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格局
(一)从政府治理到社会治理:推进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党的十八大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环境问题不是简单的自然问题,归根究底是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的加剧要求治理体系必须要给予积极的回应,以满足日益紧迫的环境治理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然而在政府主导经济发展模式的当代社会,环境问题首先离不开政府组织的积极干预,尤其是在工业社会环境治理体系下,政府行为在治理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我们正在不断地完善顶层设计和基层监管活动,不断加强环境立法和进行制度创新。
然而,我们在强调政府治理重要性的同时,也不难发现其治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滞后的一面,尤其在面对环境危机时,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政府治理的乏力与低效。正如有学者所说,政府治理的优势在“宏观环境管理”方面,“它的劣势领域,往往是在那些对大量发生且分散度大、每一项又涉及到较大成本的环境权益冲突的处理,即一般称之为‘微观环境管理’的事务上”[1]。要从根本上实现对生态环境的良好治理,就需要对政府主导的治理进行反思,努力克服环境治理领域中因政府管理失灵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必须不断更新社会生态治理理念,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
当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社会治理的新理念,这也正是对克服政府治理弊端的积极应对。所谓社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私人的机构和个人,管理共同事务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社会治理蕴涵了有限政府、公众参与、社会公正等理念,以共同治理为本,谋求政府公共部门、社会组织和公民等多种社会管理主体之间进行广泛交流,协同解决问题,在社会公正的基础上提高全面社会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具体到环境治理问题,往往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才能达到有效治理。重视生态社会治理就是要改变政府管理的基本运行方式、政府与市场和公众之间关系的基本定位,尤其是要不断改变传统重政府强控的生态治理机制。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从强调政府治理到倡导社会治理是推进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二)从一元化治理到多元化协同:推进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在逐渐改变着国家一元化社会治理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强调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由此我国开始进入到一个政府与市场合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阶段,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市场本身的盲目性和趋利性,包括一些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加之监督的缺失,使得生态文明建设又面临极大考验。进入新世纪的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转型和社会“再组织化”,民间社会组织不断增多,公民社会渐次形成。大家开始寻求新的组织渠道来主张权利、表达利益诉求,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平等交流、自由讨论和激烈辩论,由此形成公共舆论。这种强烈的权利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治理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社会治理的道路,正是对新时期国家、市场和社会关系的深刻调整。它通过国家—市场—社会三者协同互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合力,共同维护良好的生态。事实上,在生态治理结构中,由于一些市场组织和民间组织的积极参与,不断推动政府理念和职能的转变,最终形成政府、企业和民间组织等多种行为主体共同参与的有活力、动态的生态治理新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强调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体制,实际上已经体现了多元协同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克服政府生态责任困境,转变治理理念,寻求多元生态治理责任机制和培育路径。除应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治理功能外,还要发挥企业“自律”和“他律”作用,实现民间社会自治,不断超越个体、集团和时代的局限性,形成生态社会治理的整体观念。这些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倡导社会治理的民主化,不断提升大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生态社会治理只有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才能更好地推进。人民群众对社会生态治理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有力地保障了生态社会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生态治理,形成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从而推进社会治理的民主化。群众参与,一方面是做好社会生态治理的关键所在,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需要人们在思维方式、社会实践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都要相应地发生改变,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觉地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另一方面也是新时期推进社会生态治理创新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形成政府与民众在社会生态治理中的双向互动,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生态治理的新局面。
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治理模式的变迁是对传统社会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即由行政集权式向民主式、参与型转变[2]。公民是否关注、认同并参与生态文明构建,对全社会生态治理的成败极为关键。实际上,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生态文明的建设状况。这就要求我们在充分听取民众意见、尊重民意的基础上解决相关社会生态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以制定满足民众实际需求的社会生态公共政策。同时,公众作为社会参与的主体,逐渐成为重要的社会协同与制约力量,一方面,它通过个人或者组织的形式积极参与,不断推动社会管理的民主化,成为新时期社会生态治理不断进步的重要促进力量;另一方面,它又可以通过组织化方式来制约和监督政府公共权力的运行,提高公民对政府的公信度,也有助于政府社会生态政策决策的制定和执行。
当然,只有坚持推进生态社会治理的民主化,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参与生态社会建设的主体意识,提升人民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增强人们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激励公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提倡节约资源、爱护生态环境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行为。从一定意义上说,公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永恒动力,有利于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社会治理的民主化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积极正面的影响,反映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呼唤,有利于推动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能够进一步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调整自身的行为,营造爱护生态的良好风气,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三、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优化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生态治理理念的创新:推进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
西方国家走过的老路,我们确实应引以为戒。新时期的社会生态治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由“重物”到“重人”,则是当代生态治理的重要理论指引。“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3]把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基本定向,有效防止了发展中的GDP 崇拜,从而不断解决了“为谁发展”问题。因此,现阶段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治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应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社会生态治理过程中管治双方的相互协调与良性互动。坚持既要治标又要治本,实现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的有机结合,做到决策、控制、调节、监督等各个环节密切相联、相互促进。
(二)生态治理方式的创新:推进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从治理方式来说,过去长时间依靠行政手段解决社会生态治理问题。实践证明,依靠直接强制性的行政手段解决,并不能有效进行社会生态治理,无法调动社会各方开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性。为此,生态治理方式的创新成为当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之所在。
首先,必须倡导“规则之治”,强调社会行为的规范性、社会秩序的规则性,不断推进全体社会成员法治意识的培育和对法律规则的遵循。一般认为,由政治导向控制模式向公共导向的法律模式转变的社会治理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新时期能否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是社会能否有效实现生态文明治理的根本保障。尤其在当今时代,需要不断加大生态立法与执法力度,拓展法制运作空间,发挥法制协调、解决生态问题的威力。要不断通过法治的力量促进社会生态治理的规范化,构建起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协同互动的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生态环境公共治理体系。
其次,倡导伦理手段对生态治理的重要性。面对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对生态的伦理道德关爱愈发显得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没有随市场经济的扩大而相应地建构起与之相适应的生态道德体系,生态治理中的道德缺失进而导致了生态保护意识的实质性低迷。道德缺陷成为经济增长与生态建设相隔膜、生态利用与生态治理相脱节的重要原因。因此,强调对自然感恩的情愫、道德的洞察以及责任的担当正是我国当前构建生态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把伦理道德置于生态治理体系之中,把生态关爱的理念深植于人们内心,催生生态保护意识的觉醒,从而使伦理道德转化为持久而稳固的生态保护力量。
最后,加强科技治理,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以实现生态保护的技术关爱。同时还要学会运用经济、行政、思想教育等生态文明治理措施,形成综合化的治理手段,注重全面协调的原则,从多方面为社会生态治理提供保障。
四、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科学化,提升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水平
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4]在当代中国,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优化社会生态治理的体制机制,才能最终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态治理的顶层制度设计。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与治理迷失在经济增长和物欲的陷阱中,生态社会治理的运行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还不完善,以致于未能形成多方治理的合力,并成为当前生态恶化的社会根源。因此,务必要不断完善生态社会治理的顶层设计,构建既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又符合当代中国的稳定可靠的整体运行体制机制。
其次,需要不断完善生态治理协调与保障机制。当今,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动力,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现代社会治理的强大动力。但是,如何制衡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对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尤其是其对自然带来的破坏,成为社会治理必须要考虑的重大社会问题。要通过完善社会生态保障机制,建构社会生态的安全网,发挥其稳定器和协调器的作用,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最后,要树立生态社会治理的科学评价机制。现代生态治理往往是将整个生态环境作为一个动态的、无限循环运动着的系统来对待,需要建立建全科学完善的生态治理评价体系。很长一个阶段内,由于我们片面强调政绩考核的经济性,而导致生态社会治理机制的扭曲,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障碍。因此,新时期生态社会治理应在坚持客观公平原则的基础上,强调把生态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把刚性考评与软性考评相结合,关注人民利益的价值定位,明确不同治理主体的权限,形成一套引导、激励和约束功能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不断推进生态治理的科学化。
[1]夏 光:《论环境治道变革》,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 年第1 期。
[2]孙晓莉:《社会治理模式的变迁》,载《学习时报》,2005 年6 月6 日。
[3]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83 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38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