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共青团研究的现实困境及其超越

2014-02-02华中师范大学马克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共青团学科理论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

思主

义学

院,湖北 武汉430079)

一、高校共青团研究的需求

1.领导关怀与政策引领:高校共青团研究的政策传统

高校共青团是面对团干部和青年学生的青年组织,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全团工作中的战略性地位。高校共青团研究的兴起与发展是理论上对高校共青团战略地位的积极回应。2014 年,秦宜智在全国高校共青团工作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要深刻理解团的根本性问题,不断夯实高校共青团基础性战略地位;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首要任务,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实效;紧紧围绕青年学生最需要的现实需求,不断提高高校共青团的服务能力。重视和加强理论研究,积极推进共青团工作创新,是党中央、团中央对共青团工作的一贯要求。

2.“高位徘徊”与“二八现象”:高校共青团研究的时代课题

当前高等学校共青团工作存在“高位徘徊”的阶段性特征。秦宜智指出,“高位”是指我们学校共青团的工作基础好、传统好;“徘徊”是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压力,特别是在带头破解团的工作吸引力和凝聚力不足、有效覆盖面不够方面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当前高校共青团存在着对青年学生特点把握不够,对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问题。同时高校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着“二八”现象,即20%的同学参加了80%以上的活动,很多活动看起来很热闹,但是真正的覆盖面不广。积极应对和化解高校共青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着力推动高校共青团组织自身建设,增强高校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是高校共青团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如何破解“高位徘徊”和“二八”现象,是当下高校共青团研究的重大课题。

3.团学研究与学科成长:高校共青团研究的学术价值

有学者将早期的共青团研究纳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范畴,也有学者认为,共青团研究属于青年学范畴,只是青年学尚未取得学科地位而已。今天,高校共青团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多年的发展使高校共青团正在形成自己的发展范式。作为青年研究的重要论域,高校共青团的理论和研究范式正在走进学界的研究论域。高校共青团研究有社会需要的现实张力,这为高校共青团学科化或者成为一个深度的研究领域提供了潜在可能,并为推动青年研究的学科化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高校共青团的发展及其研究还不具备学科化条件,所以当前的高校共青团研究仍然处于“前学科”阶段,青年研究学科化问题依然未得到解决。理论研究并不一定实现学科成长,但是学科成长一定需要理论研究。正如陆玉林所言:“学科从现象形态上可以分为知识形态的和组织形态的,而组织形态的学科一般以知识形态的学科为基础。换言之,在知识形态的学科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有组织形态的学科。”[1]可见,高校共青团研究是共青团学乃至青年学学科建设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开展高校共青团专项研究,不仅可以提高青年研究的理论水平,还可以服务青年工作的具体实践,并为高校青年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

“一个学科之所以成为一个学科,就在于它有自己独特的范式。范式观念层面上的范式建构,目的在于形成一种知识传统或思想传统,或者具体地说是一种研究纲领,以便同行之间相互认同为同行,以便新人被培养训练成这项学术事业的继承者;社会建制和社会运作层面上的范式建构,目的在于形成一个学术共同体。”[2]高校共青团研究本身以及围绕高校共青团研究而开展的建制工作将直接推动高校共青团研究的学科化和学术化发展,培育高校共青团的研究团队是团学研究范式的价值所在。高校共青团研究的学科化实质上就是促进高校共青团研究向“高校共青团学”研究转化。

二、高校共青团研究的现实困境

1.研究论域与时代课题的失衡——高校共青团研究的主题困境

理论视野决定研究论域。当前高校共青团研究视野多局限于共青团的意识形态教育特质,由此导致高校共青团研究的聚焦点多局限于具体的团建理论和团建实践层面,而历史视角、社会视角、文化视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视角乃至国际视野下的高校共青团研究被忽视,高校共青团研究“被简单化”。高校共青团的活动及组织建设是近年来研究的主要论域,而对高校共青团的性质、历程和发展等研究相对不足。由于高校共青团研究者主要聚焦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领域的某一问题或某些问题,因而使得研究论域呈现出碎片化特征,碎片化研究导致重复研究增多,这不利于共青团工作的科学化发展。高校共青团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困境既具有特殊性又具有普遍性,环境的快速变化使得高校共青团建设面临的困境也随之转变。高校共青团研究相对于高校共青团时代课题的变化而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失衡——高校共青团研究的范式困境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本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指在揭示社会本质、规律等基本理论方面提出新学说、新观点、新概念、新方法或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应用研究是基础研究成果在社会实践中的延伸,它运用基础研究成果对具体理论问题进行研究或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以求获得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深化和完善基础理论,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3]高校共青团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失衡反映了高校共青团研究的范式症结。基础研究是关于高校共青团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元研究。以“高校共青团”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统计,发现高校共青团元研究方面呈现“学术真空”的特征,元研究的缺乏表明高校共青团研究的学术积淀不足。在元研究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高校共青团的应用研究则相对繁荣。但是,这种表面繁荣却难以掩盖尴尬的学术生态。高校共青团的应用研究是建立在其他学科元研究基础之上的。我们且把这种研究模式称为多学科或者跨学科视野下的共青团研究,然而多数研究都是跨学科研究的表层切入,缺乏真正由表及里地开展研究。高校共青团研究缺少一定的独立性,这不利于高校共青团自身范式的形成和理论的构建。当前我们强调学科交叉,高校共青团研究能从中实现综合创新,但我们却忽视了高校共青团的前学科特征。高校共青团要实现科学化发展,就需要高校共青团话语系统、基本原理的本土化,也就是高校共青团的基础研究。

3.实践工作者与理论研究者的失衡——高校共青团研究的主体困境

根据对三十余所985 高校共青团研究成果的统计,发现高校共青团工作者存在“学术失语”的现象。高校共青团干部从事科研活动较少,任期内的研究活动严重不足。而从事高校共青团研究的理论工作者虽有成果,但是成果的实践性不强。高校共青团研究与实践渐趋分离,突出表现在共青团研究在发展的同时,逐渐表现出理论成果对共青团实践的解释力和影响力的不足,指导性不强。高校共青团的实践工作者与理论研究者事实上分化成了两个不同的“学术共同体”。高校共青团干部有专职团务工作,但是共青团专业研究素质相对缺乏;高校共青团理论工作者致力于从事专业的团学研究,但研究的可操作性却有式微的趋势。高校共青团研究是从现象到现象,或者从理论到理论,而没有实现从现象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印证理论的良性循环。这不利于高校共青团研究队伍的整合与培育。

4.研究平台与研究互动的失衡——高校共青团研究的平台困境

当前高校共青团研究既缺乏领军人物和群体性特征,也缺乏研究的整体性和话语权。高校共青团研究呈现出院际封闭、校际封闭甚至区域封闭等困境。高校共青团研究平台严重缺失,导致研究资源共享难以实现,研究互动活动极少,研究成果缺乏交流,致使高校共青团批判性研究严重不足。高校共青团研究组织化程度不高具体表现为研究协会较少、研究刊物较少、课题支撑较少。

1999 年成立的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共青团工作研究会以年会的形式召开高等师范院校共青团工作研讨会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等师范院校共青团系统之间的交流,但是研究会的覆盖范围仅限于高等师范院校之间,受众较小,研讨会的影响力有待提升。2014 年,广东高校共青团与青年工作研究会成立,这是高校共青团组织通过创新机制、加强团内协同、促进团外协作的一种探索,但是类似于上述的高校共青团研究组织毕竟只是少数。目前仅有《中国青年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青年探索》等为数不多的青年类核心期刊专门开设共青团研究栏目,刊发高校共青团研究的学术论文,但数量有限。高校共青团研究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和栏目缺乏,表明当前对高校共青团研究的重视不够,学术阵地的建设也有待加强。

通过对团中央近5 年来青少年和青年工作研究课题的统计,发现关于高校共青团的一般性课题增长较快,而关于高校共青团研究的重点课题却为数不多。同时高校共青团研究单位呈现非均衡分布,研究论域碎片化,理论研究略显不足。2014 年,团中央首次决定在部分地区、大中学校实施“学校共青团重点工作创新”计划,通过立项的形式促使团的工作者进一步深刻把握包括高校在内的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时代内涵和重要价值,更好地认识和遵循高校共青团的工作规律。这既反映了对高校共青团研究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增强,也说明了我们此前的研究和创新不足。

三、高校共青团研究困境的超越

1.高校共青团研究要树立问题意识,坚持与时俱进

波普尔认为,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而非始于观察。“问题及其解决是理论生成的出发点和归宿,问题意味着智慧。人们发现了问题,往往意味着人们有了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研究视角,才会有破旧立新之举和原创性的成果。”[4]高校共青团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可以而且应该成为我们研究的对象,我们要加强学习和深入研究。“学习研究既是团干部成长的内生需求,也是团的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5]在问题面前应树立课题意识,要把对高校共青团的批判式反思、会议式总结提升到学术研究的层面,通过研究型总结助推问题的解决。因此,树立问题意识以及培养解题能力是实现高校共青团研究转型的重要路径。

当前高校共青团处于“高位徘徊”的特殊时期,也存在着“二八现象”的困局,高校共青团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文化建设面临着巨大挑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共青团如何更好地组织青年、引领青年、凝聚青年是高校共青团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也应成为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青年、服务青年、引领青年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如何克服志愿服务的形式化与社会实践的泡沫化,应该成为高校共青团研究着力解决的重要议题。高校共青团研究的与时俱进是促进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2.高校共青团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要兼顾

高校共青团研究不论把它放在哪个门类和学科之下,不论它是否可以成为一个学科或者还是作为一个研究方向,青年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以及我们党的事业的需要要求它必须遵循学科建设的客观规律。重视高校共青团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实现对象研究、实务研究与自身研究相结合,正是符合了这一规律。

高校共青团要重视基础研究,研究要从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型。这就要求实现对高校共青团研究对象、高校共青团基本问题和高校共青团“学科性质”的重新认识和科学定位。高校共青团研究频繁地移植和借鉴管理学、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部分理论,这种多学科介入、交叉渗透和跨学科整合是高校共青团研究的必经阶段。但是,当前高校共青团研究也要解决高校共青团学原理、高校共青团工作方法论等元问题。高校共青团有必要进行理论创新,形成高校共青团自身独立的理论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更有助于推动高校共青团学理论研究范式的形成。

高校共青团还要重视应用研究。高校共青团应用研究就是指为解决当前共青团建设面临的难题而进行的研究。加强和完善应用研究,而不是局限于浅层的描述性、解释性研究。深入开展实证研究,对于推动实现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应用研究要注重与团建工作的背景和环境相契合。高校团建中出现的内外困境既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的研究论域。因此,共青团研究要在兼顾宏观和微观环境的同时解决如何实现高校共青团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思路创新、自身建设创新的现实问题。

3.培育高校共青团研究群体,打造研究型团组织

叔本华说,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宾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要实现对高校共青团研究困境的超越,客观上要求培育研究群体。

团干部要特别注重提高理论素养。团干部肩负着为党引导青年的重要任务,理论素养是十分重要的能力要求。团干部开展理论学习要有硬任务、硬要求。各级团干部要深入学习和领会党的重要理论和党对共青团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要求,注重对共青团工作和建设的实践探索进行理论总结和提炼,在学习党的理论、总结实践经验、把握客观规律的过程中提升理论素养,提高工作水平。加强高校共青团研究要求高校共青团打造研究型团组织。目前从事高校共青团研究的多为团内的专兼职人员,他们的研究是碎片化的,缺乏系统性。从事高校共青团研究的专家、学者数量不多,研究的理论深度不够。因此,要加快整合高校共青团实践工作者与理论研究者,培育高校共青团研究群体,加强高校共青团工作者的学术意识和高校共青团研究者的实践意识,增强高校共青团建设理论的实用性。研究群体的培育实质上是高校共青团智力资源建设的一个过程,也是研究型团组织打造的过程。工作在高校共青团的各级团干部,既具有与青年之间同辈交往的优势,也具有多学科、高学历的理论基础,具备了共青团研究的优势与潜力。团内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要具备青年工作的学术关怀、理论品格与科学精神。只有切实重视和加强对青年工作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克服团干部的“本领恐慌”,才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实现高校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的深化。

4.打造高校共青团研究平台,推动封闭式研究向开放式研究转变

高校共青团研究群体形成以后,还需要研究平台发挥媒介作用,研究群体的合力才能更加凸显。高校共青团研究需要建设一条从研究到产出的“生产线”。提高高校共青团研究的组织化水平,需要团建课题、团学期刊、团建研讨会议等平台的支撑。

当前高校共青团研究需要来自顶层设计的团建课题平台。要加强高校共青团课题研究的顶层设计和资助力度,可以考虑以开展学校共青团重点工作创新试点立项为契机,促进高校共青团研究从问题研究向课题研究的纵深发展,推动高校共青团研究的规范化、项目化、常态化和系统化,为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夯实基础。

高校共青团研究需要行业共同认可的团学期刊。创办高校共青团系统共同认可的学术期刊,对于推动高校共青团研究从封闭走向开放具有重大意义。行业期刊是行业的晴雨表。学术刊物是学术成果的集中体现,通过创办刊物可以团结一大批国内外学者。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创办学术刊物,可以促进学术交流、使更多的人了解学科的发展前沿。创办高校共青团研究专刊,科学规划并合理增设高校共青团研究栏目,可以推动高校共青团研究的互动与资源共享,使研究成果得以传播,并服务于共青团工作实践。专刊的创办也可以为高校团干部的成长提供思想平台和学习场所,有利于研究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提高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除了研究课题、研究刊物,推进高校共青团研究还需要经常召开学术会议。举办全国性、区域性、行业性的高校团建论坛,对于营造高校基层团建学术研究的良好氛围具有重要意义。学术会议作为一种重要的学术交流形式,具有特殊功能。它能强化高校共青团干部的学术意识和身份认同,有助于学术共同体的形成。举办高质量的高校共青团研究学术会议,对高校共青团研究人员的论文发表、学术交流、思想碰撞、信息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高校共青团系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被同行认可的公共学术平台和信息平台,这是高校共青团工作从实践走向理论、又从理论回归实践的重要环节。

[1]陆玉林:《我国青年研究的学科化问题及其超越》,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 年第5 期。

[2]吴国盛:《学科制度的内在建设》,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 年第3 期。

[3]庾光蓉:《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思考》,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年第8 期。

[4]柳海民 李伟言:《教育理论原创:缺失归因与解决策略》,载《教育研究》,2003 年第9 期。

[5]袁金祥:《青年视角的共青团工作》,载《当代青年研究》,2011 年第3 期。

猜你喜欢

共青团学科理论
【学科新书导览】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