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研究中“教育科学研究范式”的应用

2014-02-01缪小燕

职教通讯 2014年8期
关键词: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科学研究

缪小燕

德育研究中“教育科学研究范式”的应用

缪小燕

“教育科学研究范式”分为定量的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和定性人文主义研究范式两类,在德育研究工作中灵活运用这两种研究范式,既能体现德育研究的科学性又能体现出德育工作以人为本、注重差异个性的特点。

德育研究;定量;定性;教育科学研究范式

一、教育科学研究范式内涵解析

1962年,美国著名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范式”这个概念。我们把“范式”理解为某一领域中所遵守的研究规则、典型或模型,它有三个基本构件:一是遵守它的研究者;二是一套规则、典范;三是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有了三个构件,便可构成一个“范式”。[1]

教育研究作为一门科学,所研究的不仅是冰冷的事物的行为和现象,更是要研究被教育者所蕴涵的生命意义。在研究的过程中,重视每个被研究者的个体性,全面了解他的生活史、所处环境对他的影响。[2]因此,教育科学的研究既具有科学缜密的逻辑性,又富有人情味。

教育家们从库恩的“范式”理论中得到启发,定义了“教育科学研究范式”。胡森(T.Husen)在《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指出,20世纪教育研究的两大主要研究范式:“一是模仿自然科学,强调适合于用数学工具来分析的、经验的、量化的观察,研究的任务在于确立因果关系,并作出解释。另一种范式是从人文学科推衍出来的,所注重的是整体和定性的信息以及理解的方法”。[3]因此,我们可以将“教育科学研究范式”分为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和人文主义研究范式。

二、德育工作中的“教育科学研究范式”的应用

(一)德育研究的重要性

德育工作是一个学校的社会使命和历史使命,如何更好的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更好的让学生找到自身发展的意识形态和价值方向,这都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分不开。德育工作的内容、方法、途径是具有系统性的,需要我们去进行思考研究。[4]德育研究是为了探究德育工作的规律,更好去进行德育教育,也是一所学校必须要进行的一项科学研究,其重要性高于其他任何一门学科。

德育研究中,方法的应用至关重要。德育研究的传统方法是观察、调研、统计和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心理研究法、计算机信息研究法等科学手段研究的应用,德育研究的方法变得多种多样。这些研究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定量和定性来分类。

(二)“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在德育研究中应用

根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的定义,“科学主义研究范式”是一种定量的研究范式,主要研究方法有教育实验法、调查法、定量观察法等,其操作技术有抽样、资料收集、数据统计、教育测量。

在德育研究中,往往在对整个群体进行某项研究时,需要运用“科学主义研究范式”。例如,一位班主任,要对班级进行内涵建设,首先要了解班级的整体情况,就可以运用调查法对班级成员进行资料收集、数据统计。男女生数、生源结构、家庭背景、班集体形成情况(团结、舆论、班风等)、班级历史状况、班委组织情况、班与班的关系、班级与任课(专业)教师等这些都可以通过“科学主义研究范式”进行定量研究。而在这样的研究中,我们就能够回答出“家庭背景”与“成绩差异”之间的关系,也能够找出“男女生比例”与“参与学校活动类型”之间的联系。以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设备工程系建安11中职班进行定量研究,如表1所示。

表1 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设备工程系建安11中职班进行定量研究结果

这种定量的研究范式可以给出普遍的客观事实,也能找出其中出现的变量的相互关系。以活动为例,建安11班需要展现个人风采的活动(唱歌、演讲、主持等)一般城市孩子报名的多;而集体性的项目,农村的孩子奉献精神要更加强烈些。以成绩为例,学习成绩与宿舍卫生成绩是成正比的。

“科学主义研究范式”通过对群体的调查,将现象与现象之间进行比对,最后再归纳分析,这样利用统计学的逻辑,能够得出一个普偏性的结论,有助于我们德育工作在大方向上的开展。

(三)“人文主义研究范式”在德育研究中应用

德育研究是对“人”的研究,个体之间由于背景的不同存在极大差异,“科学主义研究范式”的研究方式只能给出现象并揭示整体之间的关系,但是不能找到差异现象的本质。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德育过程中,在对个体学生进行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要体现教育的深刻性,这就要求我们使用“定性”的方式来进行研究。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指出:“人文主义研究范式”是一种定性的研究范式。主要研究方法有案例研究、个案研究、质的研究、理论思辨研究、参与性观察、实地调查等,其操作技术有访谈、实地观察、实物分析、文献查阅、比较推理等。德育研究中对不同学生的研究利用“人文主义研究范式”,强调尊重和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提倡宽容、主张研究者(老师)和被研究者(学生)平等地位、在研究过程中重视维护学生的隐私。

目前,比较常见的有案例研究,案例研究主要是要讲述一个故事,拥有从开始到结束的有趣情节,要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中心议题上,提出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作出的决策的评价,叙述中能提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案例研究可读性强,可模仿力也比较强,但是研究者(老师)会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研究的结果会比较理想化。另外,比较常见的方法是参与性观察研究,如在一些班级或者学校的活动中老师会深入的观察学生,这对老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是比较高的,要求老师全面地观察记录和分析,不能带有主观色彩和偏见,更加不能对不同的学生有好恶情绪。

(四)“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和“人文主义研究范式”在德育研究中的融合运用

在一个整体团队中使用“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对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数据分析,有助于宏观上的进行德育研究,其弱点是只能看现象找规律,不能看本质;而想要开展深入的德育教育,了解每一位学生,开展每一个成功的活动,则需要运用“人文主义研究范式”,它的弱点在于教师的主观意识太强烈,对人的科学研究,既要尊重科学型也要以人为本,一切从德育实践出发,加强科学范式和人文范式的互动,将两种范式在德育研究中融合运用。

总而言之,“教育科学研究范式”是一种规范模式,用来研究教育问题的。我们将它应用到德育工作中来,就是要对德育的普遍性和真理性进行研究。德育作为一所学校最重要的命题,充满了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同时,又存在普遍性问题。我们运用“教育科学研究范式”中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这两种研究范式去归纳总结普遍性规律、找到不同现象后面的联系,同时又关注了不确定因素、个别和差异。德育问题是相当复杂的,要综合运用研究范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剖析问题,了解本质,从而达到教育的最优化效果。

[1]邢伟荣.德育研究:质的研究视角[J].现代教育论丛,2008(5):(6-8).

[2]延凤宇.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J].文化.教育,2006.11(下):(116-118).

[3]裴娣娜.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8.

[4]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M].上海:上海出版社,1999:325.

G711

A

1674-7747(2014)08-0067-02

缪小燕,女,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建设分院设备工程系助教,南京理工大学在职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生教育管理。

[责任编辑 秦 涛]

猜你喜欢

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科学研究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反科学主义与“世纪末”文学的“时空”意识重构
“科学主义”影响下的五四文学
民间资源、自然神性与人文主义立场——阿来小说论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宁夏人文主义戏曲现代化探索之路
“新史学”语境下的音乐新面孔——以16世纪意大利牧歌的人文主义倾向为中心
西方文论关键词:后人文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