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对于生态城市规划的思考
2014-02-01李婧
李 婧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1)
城市建设属于一项漫长、艰巨的建设任务,任何针对城市建设的规划都不能只着手于眼前利益,而必须要从是否能够推动城市有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层面来着手。城市属于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不但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功能性需求,同时还应当反映出人文方面的精神需求[1]。因此,无论是从城市形象建设的层面上来说,亦或是文化传承的层面上而言,其都应当围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来进行[2]。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作为影响整个城市环境质量及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也必须要纳入到城市规划的范畴当中,只有将生态环境保护落实到城市规划当中,才能够推动整个城市建设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1 生态城市规划面临的困境
1.1 城市综合症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不断深入,在城市文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随着而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如城市生态环境污染、住房供应问题、交通拥堵、资源匮乏等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1.2 气候恶化
城市当中高楼林业,各个建筑物之间的密度不断增大,各种热量无法扩散,再加上各种工业污染,城市当中形成了保温效应。此外,道路黑化的大面积推广,导致城市对于太阳热量的吸收不断加强。种种因素的交叠,最终生成了热岛效应,城市中的日照、风向以及风速都受到了巨大的干扰,整个城市的温度与降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3 环境污染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地下水系统与地表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降水、蒸发以及径流都被重新分配,倘若遭遇暴雨,城市的排水不畅及地面积水等内涝问题越来越严重,地面沉降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除此之外,城市中各种汽车尾气、工业污染以及生活污染等,使得城市生态环境遭受了巨大的破坏,整个城市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
2 生态城市规划的措施分析
2.1 设计适合城市特征的体系指标
城市规划的理论研究及政策制定都涉及到整个城市的关键资源,其所构建的详细体系指标都必须构建在适合我国国情及城市特征的基础上,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是必不可少的。而生态城市建设并不是简单的指增加植物种植密度及提升城市绿地面积以及大面积植被覆盖等。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多元化的,还包含着生产、人口、社会、经济结构等各种目标,必须要充分利用整体、全面的生态城市系统理论诠释城市政治、经济、环境和社会人文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在生态城市规划的时候,必须要综合考虑到城市的各种特点,在制定总目标的基础上,设定不同的阶段性规划目标,包含初级规划阶段、过度阶段以及高级阶段等,并且要要规划一个健全的评价体系指标。
2.2 构建相应的制度保障措施
正如上文所述,生态城市规划不但是整个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同时也涉及到科技、教育、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制度的改革创新,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制定一系列的制度保障体系来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例如,针对一些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企业,政府应当给予贷款优惠、减少税收等相关政策,以此来促进这些企业的发展,在城市当中形成鼓励资源节约、规范和谐共生、弘扬生态文化、激励改革创新、抑制环境污染、倡导绿色消费的良好氛围。
2.3 切实做好生态城市设计
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还必须要切实做好生态城市的设计工作,才可以真正达成城市生态化建设的目标。生态城市设计的目标是构建在园林、建筑为主的人文景观及各种自然生态景观的生态基础之上。建筑景观设计的关键在于平面规划的基础,必须要切实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尤其是各种沿着重要街道的景观设计工作,不仅要做好高层超高层建筑景观设计,还应当适当设计一些底层的生态建筑。而园林规划设计的重点则在于城市广场、城市公园以及沿江等岸边的绿化带的景观设计,将现代化生活、现代生活理念、历史传统、城市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进行有机的结合,切实提升城市景观效应与生态效应的一体化。除此之外,生态城市规划要建立产品开发、设计、孵化中心,逐渐针对当前城市的各种产业进行改革与创新,最终实现产业生态转型的目标,切实提升城市生态经济在整个GDP当中的比例,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3]。
3 结语
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怎么推动生态城市规划朝着结构分配优化、节能无污染、经济效益好、科学技术高的途径发展,特别是当前我国许多大城市正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关键阶段。这就需要相关的政策制定及城市规划相关责任人必须要高瞻远瞩,通过正确、积极得到引导,才能够推动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1]李浩,李建东.生态城市规划实效论——兼议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矛盾性与复杂性[J].城市发展研究,2012(03):154-155.
[2]沈清基.城市生态规划若干重要议题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9(02):333-334.
[3]吕斌,佘高红.城市规划生态化探讨——论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J].城市规划学刊,2006(04):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