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改进措施
2014-02-01庞凌壬
庞凌壬
(云南省罗平县环境保护局 云南罗平 655800)
现阶段我国对环境进行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进行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的方法也有很多,环境监测工作的主体是环境质量监测。
1 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人类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因而,环境监测的内容与含义也逐步扩大。环境监测的数据要对环境问题进行准确、真实的反映,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对环境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现在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可以进行自动连续监测,监测范围已经能够覆盖一个地区、国家,甚至是全球,环境监测的方法也已经从单一的环境分析发展为多样的生物监测、物理监测、卫星监测和遥感监测等等。
2 我国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
首先,环境监测参数已经基本完善,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行业排放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提升,现有的环境监测分析分析手段往往不能满足这一需求。有些监测标准中的参数没有涵盖新的污染监测需求。环境监测对污染源的监测仍旧以常规因子为主,特征因子基本不会涉及。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兴行业随之快速诞生,对这些行业采用常规因子监测方法将无法对废水排放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映。对一些污染严重的行业需要制定与之相对的排放标准,但是这些标准中还存在一些监测盲点。
其次,现行的水环境监测方法没有系统性,选择的环境监测参数无法对水环境的质量状况进行全面的反映。我国现有的污水排放标准和水环境质量标准与现阶段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不适应,缺乏系统的水质量监测方法。现阶段的水环境监测指标已经无法准确的反映污染物的污染程度、种类和类型,因此,水环境监测方法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全面开展对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工作。
再次,空气监测的指标仍旧是多年来持续使用的一些监测项目,对臭氧的光化学污染生成机制以及特征、霾污染等等方面的监测技术尚未成熟。现阶段,环境空气监测的项目主要有气象参数以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TSP等等。对存在于废气和空气中的VOCS的分析方法还比较少,甚至没有。
最后,对噪声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还需要不断完善。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过去并不明显的振动源和噪声逐渐显现,比如轨道噪声、飞机噪声、装修噪声、空调噪声等等,对这些噪声和震动的监测都需要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现在,噪声污染已经成为环境污染的首要对象。传统的对噪声污染的监测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环境监测网络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需求。
3 环境监测方法的改进措施
首先,对与环境监测方法相配套的环境监测措施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从国家层面制定环境监测标准和规范。对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的制定要继续推进,从而保证环境质量、废弃物和污水排放标准的彻底贯彻执行,尽量将环境监测方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对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加强对环境参数的综合分析水平,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既有对环境质量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又能够分析器规律,还能够提出相关的决策和建议。
其次,对欧洲、美国、日本、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环境监测方法进行借鉴,跟踪国外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发展成果和趋势,并将其转化为我国的实际应用技术,从而全面提高对空气、水环境、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方面的监测能力。与此同时,对一些特定工业区域存在的特征污染因子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再次,环境监测方法在应用方面要加强对高新技术的利用。随着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要在环境监测的实际工作中不断采用各种新技术和新方法,鼓励相关部门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环境监测分析。对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运用也要不断加强;利用GIS技术和遥感技术为生态环境和水环境的监测分析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对环境污染源实施在线动态监测和同步跟踪,以及时掌握污染源和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和实时情况,对污染源的影响程度和范围进行确定,从而为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准确、全面的数据;大力发展快速、简易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完善和加强对突发性环境污染的监测能力。
最后,加强对环境监测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工作的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专业技术强、综合素质高的环境监测队伍,努力引进人才,对现有的在岗监测人员进行定期的技术和理论知识培训。
4 结语
环境监测部门在对相关的环境监测方法和标准进行制定时会参考相关的环境监测数据,因此,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靠性会对环境监测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和制定产生重要的影响。环境监测方法会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增多,但是,我们不能只追求数量,而忽略质量,不管哪种环境监测方法都要进行不断的改进,只有这样才能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
[1]宋国强,谢夏青.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应用中几点问题的探讨[J].中国环境监测,2011(27).
[2]郭丽.大气采样器检定注意事项及常见故障排除[J].中国计量(技术篇),2011,(4).
[3]王冠群.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应用中的相关问题研究[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