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长输油气管道工程环境影响前置评价的作用及方法
2014-02-01李国君
李国君
(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 吉林设计院环境工程分院环境评价室 吉林省吉林市 132002)
我国已经相继建成中哈、中俄、兰成渝、陕京线等多条油气管道,按照国家能源发展规划和油气干网规划,“十二五”期间将建设管道总长度80km以上。
通过掌握长输油气管道工程环境影响特点,进行有效的环境影响前置评价,并与设计路由选择有机结合,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合规建设的基本前提。
1 油气管道工程特点
1.1 建设内容
长输油气管道一般由线路工程、站场工程、辅助工程和控制系统组成。
1.1.1 站场
长输油气管道站场一般由首站、中间站、末战组成。
输油管道首站一般由油罐区、输油泵区、计量区等组成,有的还设有加热系统;中间站处于首、末战之间,一般主要有泵区、加热系统(加热站)、计量系统(分输站、接收站)、储罐(接收站)等;末战为工程的终点,一般由罐区、计量系统。
输气管道首站一般由加压区(压缩机)、计量区组成;中间站主要为压气站、分输站、清管站等,由增压(压气站)、清管设施、调压(分输站)、加热等组成;末站一般为终点配气站,由调压、计量等组成。
1.1.2 线路
长输油气管道线路工程主要包括管道、阀室、防腐等设施以及穿跨越工程等。
1.1.3 辅助工程
配套辅助工程主要有通讯系统、水电热供应系统、抢维修中心等。
1.1.4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一般为分级的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称为SCADA系统。
1.2 施工方式
长输油气管道一般有沟埋敷设、土堤敷设和地面敷设三种敷设方式,我国长输油气管道采取沟埋敷设方式为主。
一般沟埋管道的施工程序为:划定作业带-清理作业带-修筑必要的施工道路--管沟开挖-管道现场焊接、补口、补伤、防腐-下管-试压-覆土回填-清理作业现场-恢复地貌。
1.2.1 一般地段敷设
一般地段管沟施工方式为机械作业大开挖、回填。
1.2.2 山石地段敷设
一般山石地段管沟施工方式为爆破、机械或人工清理、回填。山岭区一般采用挖掘隧道的施工方式。
较大规模的沟壑(或山间沟壑)地带一般采取跨越的施工方式。
1.2.3 公路穿跨越
等级以上公路的穿越一般采取顶进套管的施工方式。
1.2.4 铁路穿跨越
铁路穿越一般采取顶进套管或箱涵的施工方式。
1.2.5 河流穿跨越
根据穿越处地形、水文地质条件等,采取穿越或跨越的方式,其中穿越又有定向钻、隧道(钻爆、盾构、顶管等)、大开挖(围堰导流、分段等)的施工方式。
1.3 工程特点
长输油气管道工程为线性工程,具有建设距离长、跨越地域空间大等特点,涉及不同自然环境区域、不同地质地形地貌区,同时又可能涉及多处环境敏感区;另外,长输油气管道工程输送介质为易燃易爆,存在发生油气泄漏和火灾爆炸的危险因素。
2 油气管道环境影响特点
长输油气管道的工程建设特点,决定了其环境影响具有可逆性和不可逆性、短期和长期影响并存的特点,其中工程站场、阀室等永久占地为长期、不可逆影响,施工期及其临时占地大多为短期、可逆影响,而运营期(站场,正常工况)为长期影响。
2.1 施工期
2.1.1 清理场地、施工便道、管沟开挖、敷设、回填
(1)临时占地改变土地功能。(2)土壤扰动改变土壤结构、组成等,影响植被作物的生长。(3)植被破坏、农业损失、树木砍伐,影响生态环境。(4)弃土处理处置占用土地,处置不当引发水土流失。(5)施工扬尘影响大气环境。(6)施工爆破噪声影响声环境。(7)焊接粉尘影响大气环境。(8)施工废水、施工活动影响地下水环境。
2.1.2 穿越
(1)河流大开挖扰动河流底质,影响水质及水生动植物。(2)弃土不当影响水体水质、阻塞河道。(3)穿越施工临时占地改变土地功能。(4)定向钻施工产生弃土及废弃泥浆,处置不当会影响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环境。(5)隧道穿越破坏地下水、土壤环境和植被,隧道排水影响地表水环境,弃土处置不当会引起河流阻塞及水土流失等;隧道爆破施工还有爆破强音、振动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2.1.3 站场阀室建设
(1)永久占地改变土地功能。(2)施工扬尘影响环境空气。
2.1.4 其它
管道穿越公路采用开挖管沟的施工方式时,会短时阻断交通,还会产生一定量弃土。施工机械设备油污、施工中丢弃废物、施工机具废水、管道试压排水、施工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对环境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2.2 运营期
2.2.1 正常工况
正常运行工况主要表现在站场产污、排污的影响。
采暖或加热的燃烧废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储运废气(储罐大小呼吸的NMHC)等,会对大气环境产生长期、累积影响。
清洗废水(COD、石油类)、生活污水(COD、氨氮)等会对水环境产生影响。
清管废物、罐底泥、生活垃圾等处理处置会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泵类等机械噪声及放空噪声会对声环境产生影响。
2.2.2 事故工况
泄漏油气对社会、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环境产生影响。
火灾爆炸次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等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
3 油气管道环境影响评价的首要因素
长输油气管道涉及不同自然环境区域、不同地质地形地貌区,又可能涉及多处环境敏感区,同时其输送介质具有易燃易爆特性,因此,其环境影响评价重点为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和运营期环境风险。
而避免、减缓环境风险和生态破坏,要求在工程选址选线中尽量避绕环境敏感目标,因此,路由评价是长输油气管道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首要因素,通过路由比选,选择环境影响和环境风险尽可能小的路由,是长输油气管道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要素。
4 油气管道环境影响前置评价的作用
凭借其多年的长输油气管道环保合规建设的管理经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于2011年颁发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强化六大制度,首次提出“环保前置论证”制度,在随后的多条长输油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实施前置评价的作用明显,避免了路由环保不可行的情况,避免或减少工程建设因环境制约造成重大变更,规避环保法律风险,为后续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顺利开展以及加快环境影响评价报批进度提供条件。
在某成品油管道工程建设的环保管理中,通过环境影响前置评价,识别出了可研初选路由的多处环评不可批、或环评可批而建设不符合“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的敏感路由方案。
其中在工程某个支线段,前置评价识别出初选路由穿越两处地下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按照地方环保部门的要求,如果采用原方案,则应采用地面架空敷设的方式,并需更严格的风险防范措施;前置评价根据穿越的环保难易程度提出避让方案并被设计采纳,变更后的路由方案达到了环保可行的条件。
在干线末段,前置评价同样识别出原路由方案穿越地下水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并经避让优化,最后的路由方案达到环保可行的条件。
5 油气管道环境影响前置评价方法探讨
目前,长输油气管道环境影响前置评价还没有固定的规范可循,结合我公司实际承担的几项长输油气管道环境影响前置评价工作,总结其方法和内容供探讨及参考。
5.1 介入时期
长输油气管道的可行性研究设计分为预可研、可研A版、可研B版、可研0版等几个阶段。
其中预可研为最粗的路由选择阶段,细化路由在可研的后几个阶段,因此,环境影响前置评价的最佳介入时期为预可研规划初步路由后的阶段,或者可研A版设计路由探勘阶段。
在此阶段,业主在委托设计后即可以同时委托环境影响前置评价,评价单位与设计单位协同勘察路由、识别环境敏感点,可以使路由方案具有环保可行性,减少设计工作量,缩短设计工期。
5.2 调查方式
建议采取与设计路由勘察协同的调查方式。
长输油气管道涉及的地域跨度较大,设计办理路由许可涉及沿线有不同级别的不同政府主管部门,环境影响前置评价需调查的敏感区主管部门,均包含在设计办理路由许可涉及的主管部门,因此,采取协同调查方式,可以在同一部门一次索取各自所需的资料,避免同一部门多次重复索取资料的现象,更加便利、快捷,节省繁琐手续。
5.3 识别内容及范围
环境影响前置评价主要是识别路由及附近的环境敏感目标,包括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重要水生生物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天然林;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居住区、学校、医院等人群集中活动区;等等。涉及的主管部门有水利(务)、建设、林业、农业、文物、国土资源、城乡规划等。
调查过程中应扩大调查范围,调查至路由两侧2km左右的范围,对于河流段的水源至少应调查上游1km、下游10km的范围,这样,可以根据环评经验,初步判定工程对敏感目标环境影响的可接受水平,避免进行环评后发生环境影响不可接受而调整路由的现象。
5.4 报告编制及评估
长输油气管道前置评价的目的是识别路由涉及的环境敏感点、评估路由环境制约的水平,因此,对于识别出的环境敏感点,应根据保护目标、保护类别、管道工程对其的影响、主管部门的管理要求,判定环境制约水平,为设计单位提供路由环保合理与否的意见。
环境影响前置评价报告应采用专家技术评估的方式,通过有专业经验的专家技术评估,更好地为设计路由选择提供环保合规基础。
5.5 前置评价与设计结合
不仅是路由勘察及环境敏感点识别有机结合;更重要的是前置评价报告与设计路由选择的有机结合,根据前置评价报告提出的路由选择环保建议,设计单位进行路由方案的确定工作,可使设计最后确定的路由具有环保可行性。
6 结语
长输油气管道环境影响前置评价不仅可以使路由方案具有环保可行性,同时可以减少设计工作量,缩短设计工期,为后续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顺利开展以及加快环境影响评价报批进度提供条件。
因目前该工作处于初始摸索阶段,还没有标准规范可以遵循,建议相关部门制定相关规范,同时作为制度推广至整个长输油气管道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