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防移位腹带的制作
2014-01-31任金梅
孙 平,任金梅,王 靖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a.妇科三病区;b.心内3科;c.泌尿外科,湖北 十堰 442000)
腹部手术后,病人由于咳嗽、翻身等因素造成腹压增加时,可引起伤口疼痛加剧,甚至造成缝线脱开或组织撕裂,使伤口裂开或部分裂开形成腹壁疝,尤其肥胖病人更加明显。使用腹带可以有效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1]。由于人体生理曲线等原因,术后卧床及翻身活动时腹带容易移位,上移至腰部及上腹部,下腹部伤口及敷料裸露在外,容易致伤口感染等,失去了腹带应有的作用。同时手术当日腹带包扎沙袋压迫伤口止血,手术次日伤口外敷大黄、芒硝散中药袋有利于切口的愈合[2]。由于腹带与沙袋、中药袋是独立分离的,翻身时沙袋、中药袋易移动至低位一侧,导致沙袋、中药袋与伤口错位,沙袋不能安全有效地压迫止血、中药袋不能与伤口紧贴,有效发挥作用,不利于伤口愈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作者在普通腹带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制作一种多功能防移位腹带,自2013年6月—2013年9月在临床使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1 普通腹带结构
腹带(由河南省新乡市龙凤制衣有限公司提供)有大、中、小号,材料为棉布,以中号腹带为示范。有1块腰面布(35 cm×18 cm),2块腹面布(18 cm×15 cm),腰面布左右两侧分别用4条弹力带(10 cm×3 cm)与腹面布相连。左腹面布背面、右腹面布正面分别有3条魔术贴。普通腹带结构示意图见图1。
图1 普通腹带结构示意图
2 多功能防移位腹带制作方法
在普通腹带的基础上改良:腹带腹面布内面包扎伤口处缝1个18 cm×14 cm的夹层口袋,侧面安上拉链。夹层口袋贴伤口部位缝制3条长6~8 cm弹性布条。腹带左、右弹力带上留有2个引流管通道,并各缝制2个(共4个)魔术贴。腹面布靠近弹力带处垂直连接2条5~8 cm连接带1,腰面布距离左右弹力带5 cm处连接2条5~8 cm连接带2。连接带下面再水平连接2条带一段弹力(60 cm×3 cm)的大腿固定带,末端安上魔术贴。其结构示意图见图2。
图2 多功能防移位腹带结构示意图
3 使用方法
术后当日用多功能防移位腹带,腰面部放于患者腰部,将沙袋置于腹面布内面夹层口袋内,拉上沙袋拉链。然后左右两边同时用力,均匀地把两边腹面布向前拉拢重叠,2块腹面布用魔术贴粘上,用于包扎伤口,减轻切口张力,固定沙袋在切口部位不移位。手术次日若伤口敷料无渗血,移去加压沙袋,将大黄、芒硝散中药袋放在固定中药弹性带内紧贴伤口敷料。腹腔引流管从多功能防移位腹带弹力带空隙处穿过来,用弹力带上的引流管通道的2个魔术贴固定,防止翻身、活动时牵拉管道引起疼痛甚至滑脱。包扎伤口后,将多功能防移位腹带下面左右各一的长60 cm×3 cm的大腿固定带缠绕固定在左右大腿上,粘上魔术贴,防止多功能防移位腹带上移及左右移动,固定防移位。
4 体会
多功能放移位腹带能弥补普通腹带的不足,结合人体结构、与大腿固定,防止上移。腹部包扎伤口后沙袋、中药袋和腹带结为一体,放置稳定、安全,不易因翻身向低位下滑,紧贴伤口敷料不错位,保证了沙袋、中药袋在伤口部位有效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使用腹带移位导致的伤口渗血等情况。多功能防移位腹带连接有弹性带,可以结合身体部位随意调节松紧,患者依从性高;也可用于腹腔引流管的缓冲固定,防止患者翻身、起床活动时牵拉管道引起疼痛、甚至脱管,解除患者不敢翻身、活动的顾虑,改善患者的舒适度。操作方便,减少了医务人员在病情观察中因疏忽而致沙袋或中药袋容易滑落的顾虑,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易消毒,可重复使用;制作简单,成本低,方便清洗消毒。
[1]姜 波.两种腹带的临床应用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07, 22(19):1814.
[2]王玉梅.大黄、芒硝外敷用于促进妇科术后切口愈合[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