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臂植入式输液港与中央静脉植入式输液港的应用比较

2014-01-31吴胜菊全小明赵文韬林洁芬曾韶凤李小燕

护理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上臂植入式锁骨

吴胜菊,全小明,赵文韬,林洁芬,曾韶凤,李小燕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5)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central venous port access system,CVPAS),简称输液港,是一种可以完全植入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主要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系统组成,为需要长期输液治疗及化疗的患者提供了可靠的静脉通路[1-4]。输液港在国内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植入途径多选择颈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等中央静脉,输液港注射座多埋置于锁骨下胸部皮下,近年来,一种新型的前臂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已经引入临床,经上臂贵要静脉与肱静脉植入静脉导管,输液港埋置于前臂皮下,该方法暂未见国内文献报道。本院PICC小组于2013年5月引进了上臂植入式输液港技术,由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在超声引导下经患者上臂植入静脉导管系统,在手术医生的协助下,于患者上臂部位放置注射座。PICC小组对上臂植入式输液港与中央静脉植入式输液港的两种方法及临床应用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3年1月,中央静脉植入式输液港患者9例,年龄26~67岁,平均48岁,为多疗程化疗需要长期间断输液治疗的患者。选用的是单腔三向瓣膜式静脉输液港(美国巴德公司生产),配套的一次性无损伤针穿刺注射座建立输液通道。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签字后,由医生在手术室进行置管,选择锁骨下静脉为植入静脉,输液港注射座的埋植部位选择在锁骨下窝。2013年5—9月,上臂植入式输液港患者6例,年龄38~77岁,平均53岁,为多疗程化疗需要长期间断输液治疗的患者。此次选用的是单腔6.0 Fr静脉超小型输液港(美国巴德公司生产),末端开口单腔ChronoFlex强化聚氨酯导管,配套的一次性无损伤针穿刺注射座建立输液通道。征得患者家属同意签字后,由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在深静脉置管室进行置管,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型塞丁格技术选择肱静脉进行穿刺,由手术医生协助在穿刺点的下方2 cm处埋植输液港注射座。1.2 置港及使用方法

1.2.1 中央静脉植入式输液港 由医生在手术室操作,经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并置入中心静脉输液港。操作步骤如下:穿刺锁骨下静脉或颈静脉,沿导丝置入静脉留置导管(美国BD公司4.0 F BARD-PORT);分离锁骨下窝皮下组织呈囊袋状;使用隧道针将导管由穿刺点引入囊袋内;透视下调整导管位置,缝合切口;术后用沙袋压迫输液港体埋入处4~6 h;需输液时,用无损伤针穿刺输液港,连接输液接头并接上输液,结束输液时用20 mL无菌生理盐水脉冲式封管。

1.2.2 上臂植入式输液港 由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在专用的深静脉置管室操作,操作步骤如下:患者上肢外展,B超引导下选择穿刺静脉,测量距离,穿刺点至右侧胸锁关节,右胸锁关节至同侧第三肋间,两者之和为进管长度;B超引导下采用改良型塞丁格技术穿刺静脉成功;局部麻醉后,通过插管鞘放置导管,导管进入20 cm让患者头部转向穿刺上肢方向并尽量靠近锁骨,继续送管直至预定长度;退出插管鞘,连接注射器,冲洗导管;手术医生在局麻下于静脉穿刺点处做一长约2.5 cm的横切口;钝性分离凿出位于皮下的皮囊,维持导管尖端预期位置不变,于预期测量刻度90°弯曲下修剪导管;将导管由穿刺点引入囊袋内,缝合切口;向导管内注射肝素盐水,用正压接头或肝素帽正压封闭导管;穿刺区域用弹力绷带包扎24 h;X线透视确认导管位置;输液港使用方法同中央静脉植入式输液港。

1.3 维护方法 中央静脉植入式输液港埋植后每1~2 d行无菌伤口换药1次;72 h后用无损伤针穿刺输液;7~10 d行伤口拆线;补液期间每周更换1次无损伤针;预防处理输液港并发症。上臂植入式输液港基本维护步骤同中央静脉植入式输液港;10~14 d行伤口拆线,预防处理输液港并发症。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置港时间、维护时间和舒适度情况。置港时间:从皮肤消毒开始至置管结束的时间。维护时间:包括伤口换药、并发症观察、冲封管、拆线时间,培训PICC小组内已取得省护理学会《静脉导管维护培训证书》的2名护士进行专职维护,遵照输液港维护流程及维护间隔时间,从患者准备暴露注射座部位开始记录,包含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记录置港4周内总维护时间。舒适度问卷调查:埋植输液港后的疼痛程度采用数字疼痛量表评价,洗澡与翻身的影响程度采用0~5评分,数值愈小影响程度愈小,反之亦然;调查的时间均选择埋港后第1、第2、第3、第5、第7、第10、第14天共7个时点,取平均值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置港及维护时间的比较见表1

表1 置港及维护时间的比较(±S,min)

表1 置港及维护时间的比较(±S,min)

组别 n 置港时间 维护时间中央静脉植入式输液港组 9 78.0±9.3 63.0±8.5上臂植入式输液港组 6 45.0±6.1 37.0±5.4 t 7.619 6.611 P 0.000 0.000

由表1可见:中央静脉植入式输液港的置港时间、置港4周内总维护时间均显著高于上臂植入式输液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舒适度的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舒适度的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舒适度的比较(±S,分)

?

由表2可见:中央静脉植入式输液港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洗澡与翻身的影响程度均显著高于上臂植入式输液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上臂植入式输液港的操作时间较短 中央静脉植入式输液港由医生在手术室操作,而手术室存在接台的等待时间不确定的因素,而深静脉置管室为PICC小组专用,可以优先安排上臂植入式输液港患者,确保置港时间的确定性与可控性。其次上臂静脉可在超声引导下置港,我院PICC小组2013年1—9月,在超声引导下采用改良型塞丁格技术留置PICC472例次,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已熟练掌握主要技术环节,与中央静脉植入式输液港在明视下凭解剖点与个人经验相比,上臂埋植输液港更能节省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2 上臂植入式输液港的维护时间较短 上臂植入式输液港与中央静脉植入式输液港都是两种新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其导管尖端通过各自途径到达上腔静脉,可将各种药物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为患者化疗、静脉营养、输血或血制品、标本采集以及危重症患者的救护开辟了一条理想的静脉通道,解除了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减少对静脉的破坏,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5]。上臂植入式输液港维护体位可采取坐位,挽起衣袖就可以暴露注射座;而中央静脉植入式输液港在维护时需要先协助患者脱衣服,再安排患者平卧才能充分暴露注射座;其次上臂埋植的注射座通过皮尺测量,更加易于及时客观地观察注射座周围皮肤肿胀的程度。

3.3 上臂植入式输液港患者舒适度较好 患者习惯从上肢输液,尤其对于卧床患者,上臂较锁骨下窝易于观察注射座,而在冬天气温低的季节或夏天使用空调的环境,上臂埋植的输液港进行维护或观察时无需暴露躯干部位,更易于保暖。上臂的注射座可以通过抬胳膊这一常规常见动作翻身,相对于需要小心翼翼地移动躯干,避免牵拉引起疼痛,担心翻身不小心挤压锁骨下窝埋植的注射座而言,上臂埋植的输液港对于患者翻身的影响性更小。长期输液患者上臂部位的皮肤清洗擦浴时更方便用保鲜膜包扎保护,可以淋浴的患者通过抬高埋植输液港的上臂,就能避免无损伤针穿刺部位沾水。

3.4 上臂植入式输液港更能加强医护合作性,并体现护士价值 上臂植入式输液港主要由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在深静脉置管室操作,取得医生配合埋入注射座,更加强调医护合作性,体现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的专业价值。中央静脉植入式输液港须由医生在手术室操作,配合的器械护士并不是临床护士组成,存在临床护士参与度不够,并发症的观察与配合完全依赖于手术医生的指导,护士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

3.5 本研究局限性分析 经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患者,导管夹闭综合征发生率为80%[6-8],蔡秋琴等[9]研究发现,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细菌培养结果以葡萄球菌为主。由于上臂植入式输液港在国内开展时间较短,本研究存在样本量小等不足,上臂植入式输液港埋植的注射座离上腔静脉的距离平均有35 cm,能否有效减少导管夹闭综合征、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是否影响上肢活动,是否增加堵管率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比较研究。

[1]乔爱珍,朱秋红,马 威.输血后静脉输液港所需冲洗液量的体外试验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9):788-789.

[2]罗永琳,高 艳,范冬菊,等.完全埋植的体内输液港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6):56-57.

[3]王灵晓,宋慧鹃.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患者的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5):28-29.

[4]戴宏琴,薛 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上海护理,2008,8(1):57-58.

[5]Levine M,Kakkar A K.Catheter-associated Thrombosis:Thromboprophylaxis or Not[J].J Clin Oncol,2005,23(18):4006.

[6]Hinke D H,Zandt-Stastny D A,Goodman L R,et al.Pinchoff Syndrome:a Complication of Implantable Subclavian Venous Access Devices[J].Radiology,1990,177(2):353.

[7]Jordan K,Behlendorf T,Surov A,et al.Venous Access Ports:Frequency and Management of Complications in Oncology Patients[J].Onkologle,2008,31(7):404-410.

[8]Shimada J,Yanada M,Nishimura M,et al.Treatment for Pinch-off Syndrome Using a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Report of a Case[J].Kyobu Geka,2006,59(6):483-485.

[9]蔡秋琴,叶 军,王珏颖,等.肾移植术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细菌定植情况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07-108.

猜你喜欢

上臂植入式锁骨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与PICC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儿童上臂罕见骨外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右侧锁骨下动脉迷走并起始部闭塞致锁骨下动脉盗血1例
上臂整形术的研究进展
上臂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体内植入式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究
试论植入式广告在春晚中的应用
一种可调节的限制结构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PICC导管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效果比较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