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M黏着性棉布伸缩包带“Y”型固定法固定经鼻气管插管对鼻部压疮及舒适度的影响

2014-01-31石应实

护理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鼻翼鼻部胶带

石应实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南楼消化科三病区,北京 100853)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由于压力、摩擦力、剪切力和浸渍所引起的缺血坏死性皮肤损害[1]。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对压疮的防治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压疮的发病率与15年前相比没有下降的趋势[2],至今仍是护理学领域的难题,有效预防和治疗压疮是衡量医院护理质量的标准之一[3]。临床对尾骶部、足跟部、枕部、肩胛部、脊柱等骨突出部位发生的压疮关注较多,但因长期固定经鼻气管插管所致的鼻部压疮则很容易被忽视,为有效预防鼻部压疮的发生,笔者改进经鼻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7月—2013年6月在我院老年病房住院的经鼻气管插管患者120例,经鼻气管插管时间为12~94 d。根据置管日期单双日分组,单日置管者为对照组,共62例;双日置管者为观察组,共58例。排除标准:特殊用药的患者,如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过敏体质的患者;鼻部皮肤外伤或已有感染破溃者及其他不适合鼻部胶布固定者。两组患者均采用同一医疗器械厂生产的同型号同规格的气管插管,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及置管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固定方法 先用生理盐水清洁鼻部及口鼻之间的皮肤,去除油脂,并用干棉球擦干鼻部及口鼻之间皮肤。对照组采用3M微孔通气型胶带固定,先用油性笔在气管插管外露部位标上记号,取1条长15 cm,宽1.3 cm的3M微孔通气型胶带,先将胶布的中点粘贴于气管插管外露记号上方,缠绕气管插管2圈,再交叉贴于鼻尖或鼻翼;另取1条长7~8 cm起加固作用的胶带,横贴于交叉的胶带上,之后贴于口鼻之间,使胶带与气管插管及皮肤充分贴合。观察组取1条长7.5 cm,宽2.5 cm 3M黏着性棉布伸缩包带(3M multipore-light brown adhesive tape),沿胶带的纵向从中间剪开约5 cm,呈“Y”型,未剪开的部分贴于鼻翼上,用手指压平,使胶布与鼻翼皮肤充分贴合,剪开的胶布两端分别从左右方向缠绕贴于气管插管上,同时将胶布压紧、压平。

1.2.2 观察指标 患者在经鼻气管插管期间由专人进行观察、记录,统计插管7~21 d两组患者鼻部压疮的发生率,固定胶带更换时间间隔,并了解患者舒适度的感受情况。(1)鼻压疮共分4期[4],淤血红润期(Ⅰ度):皮肤出现红、肿、热、麻木或触痛,压力解除30 min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炎症浸润期(Ⅱ度):受压皮肤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常有水疱形成,极易破溃,有疼痛感;浅度溃疡期(Ⅲ度):表皮水疱逐渐扩大、破溃,真皮层疮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有脓苔坏死覆盖,疼痛感加重;坏死溃疡期(Ⅳ度):为压疮严重期,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感染可向周边及深部扩展,可深达骨面,脓液较多,坏死组织发黑,有臭味,严重者可引起脓毒败血症。(2)当固定胶带被汗液、唾液、血液浸湿或出现松脱时更换固定胶带。(3)无书写能力者通过手语、问答方式,有阅读书写能力者通过笔谈方式了解患者对气管插管不同固定方法的感受。舒适度标准采用视觉模拟尺,100端表示舒适,50端表示中度舒适,0端表示不舒适[5]。本研究70~100为舒适,40~69为中度舒适,0~39为不舒适。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u检验比较;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鼻部压疮发生率及固定胶带更换间隔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气管插管鼻部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固定胶带更换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发生Ⅰ度鼻部压疮共8例,经解除局部压迫、创面外涂凡士林或红霉素处理后在4~8 d内恢复。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鼻部压疮发生率及固定胶带更换间隔时间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舒适程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舒适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舒适度的比较(例)

3 讨论

3.1 3M黏着性棉布伸缩包带“Y”型固定法可有效减少鼻部压疮发生率

3.1.1 改进固定方法的作用机理 导致压疮发生的局部性因素主要是压力和潮湿[6],不适当地使用胶布将对鼻翼的拉力增大,导致鼻部的皮肤坏死[7]。对照组固定气管插管的方法是先取1条胶带贴于气管插管上方,缠绕2圈后再交叉上提粘贴于鼻部,其上提的拉力较难掌握,易造成气管插管紧贴鼻部黏膜。同时,另1胶带横贴于前1条胶带后再贴于口鼻之间,其下压的压力使气管插管紧压于鼻腔下部黏膜,也使压疮的概率增加。而观察组采用“Y”型固定法,其胶带先自上向下粘贴于鼻翼上,此时气管插管在鼻腔中处于自然位置,再把分叉的2条胶带分别从左右顺势缠绕贴于气管插管上,鼻黏膜与气管插管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因此压疮发生的概率相对降低。

3.1.2 改进固定材料的作用机理 在临床中个别患者可能对胶带过敏,从而引发局部皮肤的过敏反应,如皮肤湿疹、红肿等。因此,在使用胶带时,应尽量选择一些透气性、吸水性良好的抗敏胶布。本研究对照组所采用的3M微孔通气型胶带为纸质胶带,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亲肤性,但伸缩性和吸湿性较差,用来固定气管插管的粘附性不强,胶带与鼻翼接触面积小,气管插管粗、硬且活动度差,加上患者鼻部油脂分泌多,易出汗,故容易滑脱。因此,护士往往会用较大的牵引力拉住粘贴有气管插管的胶带贴于鼻翼部皮肤上,以防止胶带脱落导致气管插管的滑脱,从而加大局部皮肤的受压。观察组采用的3M黏着性棉布伸缩包带为棉质弹性胶带,柔软贴合、透气性好、弹性好,能随皮肤皱褶的活动而伸缩自如,不易拉断或脱落,适宜长期多次粘贴;同时其吸湿性能适应潮湿多油的皮肤,其伸缩性提供了较好的缓冲。因此,当患者出汗时或者活动度较大时,使用富有良好伸缩性、吸湿性、透气性、黏着性温和等功能的胶带,护士不需用较大的牵拉力去粘贴胶带,可减少鼻部压疮的发生。

3.2 3M黏着性棉布伸缩包带“Y”型固定法可提高患者的舒适感 经鼻气管插管后由于导管的刺激、固定方法不同、各种仪器及机械通气等原因,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和明显的不舒适感。采用对照组方法固定气管插管时由于导管对鼻部周围组织的压迫、胶带的刺激等因素,会增加患者不舒适感。采用观察组方法固定导管时,由于使用的胶带有良好的伸缩性、吸湿性、透气性及温和的黏着性,护士不需用较大的牵拉力去粘贴固定,导管对鼻周围皮肤组织压迫及胶带对鼻翼皮肤的损伤均减少,患者无紧绷感、牵拉感。另外,不断更换胶带造成的不良刺激也减少,患者舒适感明显增加。

3.3 3M黏着性棉布伸缩包带“Y”型固定法可减轻护士工作量 观察组使用的3M黏着性棉布伸缩包带不易受汗液、鼻涕、血液影响,其固定效果好、美观耐脏。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固定胶带更换间隔时间更长,同时采用“Y”型固定法更换简便,不易造成导管滑脱。撕去胶带后残胶概率小,便于清洁,无须用松节油或石蜡油脱胶,只须用温水轻轻擦洗即可,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综上所述,应用3M黏着性棉布伸缩包带“Y”型固定法固定经鼻气管插管可降低鼻部压疮的发生率,可增加患者舒适度并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蒋琪霞.伤口护理临床实践指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114.

[2]葛兆霞.压疮护理的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6,2(2):80-82.

[3]郭 艳.新型伤口敷料的运用在压疮护理的新进展[J].中外文健康文摘,2011,8(35):234.

[4]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86.

[5]温江丽,武淑萍,祁晓磊.改进经鼻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J].现代护理,2006,12(30):2862.

[6]王 泠.压疮的管理(一)[J].中国护理管理,2006,6(1):62-64.

[7]何华英,杜 峻,王素芳,等.压疮危险因素预测及预防护理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0,16(23):2831-2832.

猜你喜欢

鼻翼鼻部胶带
鼻翼肥大的分类及临床治疗进展
鼻翼过宽整形的研究进展
纸胶带随身笔
胶带有故事
简易胶带座
鼻唇沟双叶皮瓣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常见运动创伤的简单处理方法(二)
方便胶带
鼻部整形术的观察与护理研究
自体耳软骨移植联合硅胶假体置入在鼻部整形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