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环境监测中质量保证及控制的探析

2014-01-31刘扬朱绍盛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年4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样品

刘扬 朱绍盛

(1温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浙江温州 3250002 浙江竟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000)

1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管理体系

保证水监测质量的首要任务是健全环境监测管理体系。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规定,建立和保持能够保证其公正性、独立性并与其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管理体系。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阐明与质量有关的政策,包括质量方针、目标和承诺。制定完善的技术文件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通过完善健全管理体系规范水环境监测过程,明确规定作业流程及工作人员岗位职责,使各环节工作人员严格按职责履行工作流程以控制和保证监测质量,确保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能够有效运行。

2 提高监测人员素质,加强监测人员能力。

工作以人为本,监测技术人员的能力和专业素质决定了监测工作的质量。面对越来越精良的仪器设备,越来越现代化的监测技术,越来越复杂的水环境,越来越枯燥的监测工作,极易消耗监测人员的工作热情和技术创新精神,因此对监测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测是一项重复性强的枯燥工作,其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受监测人员的技术经验判断所影响,因此对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极高,提高监测人员能力确保人员素质符合现代化监测工作需要。从事监测工作的人员须经过考核合格后获得相应的助理水环境监测工程师、水环境监测工程师、高级水环境监测工程师资格证书才能持证上岗。通过对监测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对新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进行培训,定期对新监测技术组织培训学习,掌握行业新动态,创造机会组织监测人员到业内先进单位进行互访交流,累积监测人员技术经验,提高监测人员业务水平,加强监测人员专业能力。同时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每名监测人员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升水环境监测的水平,有效保障水环境监测质量。

3 正确采集、保存、运输、交接样品

正确的样品采集过程是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的前提,全过程包括样品的采集、保存、运输、交接四个环节,每环节都至关重要,不能掉以轻心,负责相关环节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作业指导规范操作,按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规定进行规范采样,才能保证采集样品的代表性。

3.1 样品采集前的准备

采集前首先要确定采样点位,将各点位排顺序号,各点位建立水样品采集记录档案(记录单或记录卡),依据本次采样监测目地,确定所要监测分析的项目,选择盛装样品的容器,清洁容器,根据每个样品所要分析的项目,按剂量准备所需添加的保护剂,如水温、p H、DO、电导、流速等需要现场测定的项目,应准备好相应的现场测量仪器。

3.2 样品的采集

水样品的采集应满足《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对各项目的要求;避开死水和激流水域,选择水流平缓的水域采样,采样时不得搅动水底部沉积物,应用采样水荡洗采样器与采样瓶2~3次(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油类、有机物、余氯、DO、BOD 5等除外)。同时按规定增加室内空白样、现场空白样、现场平行样和现场加标样,按规定要求采取10%-20%现场平行样。如采集特殊样品,要特殊对待说明记录,出现异常要有详细附加说明记录。

3.3 样品的保存

样品保存、运输各个环节操作必须严格遵守《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 493—2009)。为防止水样品受到生物、化学、物理、自然待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导致测量结果与实际水样代表性不符,需要将水样中添加保护剂以抑制水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保护水样原始形态不破坏,保护剂添加种类与添加剂量根据要测量的项目不同而确定。

3.4 样品的运输和交接

尽量缩短样品的运输时间,采集完后应尽快送至实验室,以防水样产生变异,交变异机率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运输时要清点好样品数量,检查容器密封效果,防止在运输过程碰撞使样品损坏或泄露。运输过程中指定专人负责对样品进行有效的保护处理和保管,送至实验室后,由专门运送样品的负责人与实验室人员进行交接登记。

4 样品的正确分析和数据处理是质量保证的关键

在对送达实验室的样品进行分析前,分析人员首先要对样品标签与采样记录详细核对,以保证监测数据的有效性。标签与采样记录描述相一致的样品才能进行下一步分析工作,对于标签与采样记录描述不相符的样品,要与采样人员进行沟通确认,要求采样人员对于不符的项目进一步予以说明,确认无误后,才能进入下一步分析工作。样品分析应满足《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的相关项目标准,或按最新发布的官方监测标准要求分析,保证分析中所涉用使用的各种试剂的有效期、纯度、浓度等符合规定标准。为保证检测数据的精确和计量标准的相对统一,检测数据的行业可比性,检测所用的计量及分析仪器要经过质量技术监督机构或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检定,为确保仪器的精准,在仪器设备的日常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核查和维护。对从事监测数据分析工作与监测报告审核工作的人员,要求必须经过专业考核,持从业资格证书上岗,并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经验,可以报出监测报告。

检出限以浓度表示,是指由特定的分析步骤能够合理地检测出的最小分析信号x L求得的最低浓度c L,当测定结果在检出限以上时,报实际测得结果值,当测定结果低于检出限时,报所使用方法的检出限值,并加标志位“L”。

经过一定组分的检测,建立标准曲线,标准曲线是物质的物理/化学属性跟仪器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建立标准曲线来推导样品的理化属性。标准曲线适用于较宽的样品浓度范围。在较宽的浓度跨度和有限的标准点的情况下,均匀的分布浓度点是最佳选择,这样对该标准曲线覆盖的浓度范围内,对于所有的浓度所提供的信息量都是相同的。奇数点的设置来源于我们的信息,我们总是先知道浓度的范围,在该浓度范围先确定中间点,然后在中间点左右分布对称的标准曲线点,所以出来的总是奇数个点。点多点少,最后影响的是标准曲线所查出样品理化属性的不确定度。

5 三级审核制度保证水环境监测过程提高监测数据质量

监测报告是环境监测过程的综合反映,它体现了环境监测的结果,为报告使用者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因此监测报告及分析数据必须真实准确权威。环境监测报告制度第二十八条规定:“为了保证环境监测报告的准确性和严肃性,各级环境监测站应按计量认证的有关规定实行三级审核。”确保监测数据的“五性”(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

一级审核为相关各室主任;数据经质控室审核质控负责人签字为二级;三级为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盖章。一级审核主要对报告编制人提交的分析数据检查,发现异常数据及时处理,一审通过后科室主任签字转至二级审核;各实验室在报出分析数据的同时,应向质控室提交相应的质控数据,待质控负责人审核无误后,全部数据方能认为有效,二级审核通过;三级审核主要是对各类技术记录的审核,负责对监测过程中技术问题充许偏离范围的批准。经三级审核无误的监测报告和分析数据,由站领导签字后加盖公章方可对外提供发放。

6 结语

综上所述,实施质量控制贯穿水环境监测过程的始终,从监测方案制定、踏勘、布点、采样、到分析和数据处理以及审核,采取硬件设备与软技术相结合,才能确保监测结果在布点、采样的时空代表性及实验室分析测试的精密性和准确性,从而有效保证监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1]谢立新.对水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认识[J].甘肃农业,2010(09).

[2]康红.我国水环境监测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J].科技创新导报,2012(32).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监测样品
Optical and 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titanium-gallium-zinc oxide transparent semiconductor thin films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Preparation and opto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transparent conducting titanium-magnesium codoped zinc oxide thin films
Gallium-incorporated zinc oxide films deposited by magnetron sputtering and its microstructural properties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中国环境监测第33卷(2017)总目次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