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国际时讯
2014-01-31
天津滨海:首个光伏发电并网投运
近期,天津市首个地面光伏发电项目在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并网发电,总容量9.6兆瓦,覆盖中央大道和北部高压带两片区域,总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 项目每年可发电约1110万kW·h,供4000余户居民使用,实现年均节煤3700吨,减排二氧化碳11000吨,二氧化硫50吨。 该项目预计可运行20年,累计总发电量约2.2亿kW·h。
北京:减少低速行驶污染首入法
《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已于3 月正式实施,其中新增“在学校、宾馆、商场、公园、办公场所、社区、医院的周边和停车场等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的地段,机动车驾驶员在停车三分钟以上时,应当熄灭发动机。 ”为一大亮点,首次将“减少机动车怠速和低速行驶造成的污染”纳入立法。 据测算,一辆国2 标准的汽车,每秒钟排放一氧化碳约11 毫克、碳氢化物3.7 毫克、 氮氧化物0.3 毫克, 合计为15毫克。 假设一辆汽车每天怠速3 分钟,合计排放污染物为2.7 克, 假设有10 万辆国2 标准的汽车,每天合计排放污染物为270 公斤, 每年合计98.6 吨。由于这些污染物都是低空排放,对人体健康会造成直接的危害。
上海:节能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
上海市日前明确2014 年全市节能减排工作的主线为“节能低碳、清洁空气”,今年上海市政府将加大政府投入和工作力度, 共安排12 个方面120余项重点工作。2014 年主要目标是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3%左右; 煤炭消费总量实现负增长;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3%;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1%。
青岛:水煤浆燃烧脱硫节能又减排
在PM2.5 的主要来源中各类燃煤占了40%,为此青岛市研发出 “水煤浆流化悬浮高效洁净燃烧”技术, 将现有燃煤锅炉的热转化能率最高提升15%。 以两台35 吨/小时中温中压流化悬浮燃烧水煤浆锅炉为例, 运行一年可节约标煤18045 吨、二氧化硫减排量288 吨、 二氧化碳减排量32120 吨。该技术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可广泛应用于城市供暖和工业用燃煤锅炉的新建和改造上。
广西:磁力热分解垃圾站投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首个采用磁力热分解消纳技术的垃圾处理站日前正式投入使用。垃圾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烟气通过氧气磁化激活技术进行分解处理,实现了低温热解垃圾的目的,并且各项排放检测结果远低于国家标准,其中二恶英排放值仅为国家标准的1/6。 按每天运行10 小时计算, 设备日处理垃圾15吨, 垃圾灼减率为1/300,1 吨垃圾处理后仅剩15 公斤,1 吨垃圾的处理成本仅需40 元左右。 目前,此项技术已在北京、广东等地投入运营。
美国:纳米复合材料电池性能高
美国高校通过在电池的压电材料里添加纳米颗粒形成纳米复合材料,大幅提升了电池的充电效率和存储容量。 它可以在不借助电源的情况下,利用周围环境中的机械形变和振动,在压电效应下促使锂离子从阴极向阳极迁移,直接为电池充电。 添加纳米粒子后电池的性能显著改进,即电池的工作效率提高,存储容量是以前的2.5 倍。这为开发新型便携式移动电源以实现自供能系统和便携式个人电子器件提供了全新的方法。
日本:新型电解液大幅缩短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间
日本高校人员日前研发出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可将充电时间缩短三分之二以上。 新型电解液中的锂离子浓度是普通锂离子电池的4 倍多,锂离子可在这种高浓度环境中高速移动,一次充电时间不到普通锂离子电池的三分之一。通常锂离子电池电压因为电解液的耐电压问题被限制在4 伏左右,而新型电解液可在5 伏以上的电压下稳定充电。
新加坡:太阳能电池可用作透光玻璃
新加坡目前正在研发一种名为钙钛矿的新型玻璃材料,是一款新型太阳能电池。 这种材料不仅可以用作透光的玻璃,而且白天产生电能、夜里还能向外发光, 它能将城市大楼的玻璃转化成为巨幕的显示屏。同时,它还可以用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 另外,这种材料比硅材料的太阳能电池要便宜五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