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碱地西瓜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
2014-01-31刘彩玲苗锋2赖德强2张文有
刘彩玲苗 锋2赖德强2张文有
(1河北省青县农业局,河北青县 062650;2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河北沧州 061001)
旱碱地西瓜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
刘彩玲1苗 锋2赖德强2张文有1
(1河北省青县农业局,河北青县 062650;2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河北沧州 061001)
河北沧州地区旱碱地面积较大,通过选用抗旱耐盐品种、冬前开沟集雨及覆盖不同颜色地膜等技术,可提高西瓜的种植效益。在施肥方面应注意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量,不要施碱性肥料和含氯肥料。
河北省旱碱地面积较大,仅沧州地区就超过10万hm2(150万亩)。由于其特殊的生态条件,生产的西瓜风味独特、品质优良。近几年,随着沧州旱碱地区西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笔者通过多年的试验示范,优选出抗旱耐盐西瓜新品种,并研究集成配套地膜覆盖、冬前开沟集雨、平衡配方施肥、整枝压蔓、病虫害合理防治等高效栽培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旱碱地西瓜的种植效益。
1 品种选择
通过在旱碱地开展品种比较试验,优选出一些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尤其抗旱耐盐性较强的西瓜品种,如西农8号、京欣1号、郑杂5号、郑杂7号等,这些也是目前东部旱碱地区普遍种植的品种。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地块选择 选择土壤含盐量在0.3%以下,光照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前茬为非瓜类作物茬口的地块。
2.2 整地施肥 为增加旱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应增施有机肥料。前茬作物收获后,每667 m2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 000 kg、磷酸二铵20~40 kg、P2O55~8 kg、 K2O 7~10 kg,忌施含氯肥料。其中70%全面撒施,深翻30 cm,使肥土混合均匀,剩余30%肥料集中沟施。
2.3 冬前开沟集雨 由于旱碱地区普遍不具备灌溉条件,完全依靠自然降水。因此,为了充分有效地保蓄自然降水,提高水分利用率,满足作物生长需要,笔者研究并推广了冬前开沟集雨技术。即在整地施肥后,按照种植行做宽60~70 cm、深40~50 cm的瓜沟,蓄存冬春季节自然雨雪,早春雨雪过后,及时封沟,做成略低于大行的种植畦,种植畦宽70~90 cm,爬蔓畦宽300 cm。
2.4 地膜选择 种植畦采用0.015~0.020 mm厚、幅宽80~100 cm的聚乙烯无色透明膜。爬蔓畦可采用0.015~0.020 mm厚、幅宽150 cm或300 cm的聚乙烯黑色地膜。
2.5 浸种催芽 播前4~6 d(天),选择晴好天气,将种子在阳光下晒1~2 d(天),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然后将种子放入55 ℃的温水中,不断搅拌,当水温降至40 ℃左右时停止搅拌,继续浸泡4~6 h(小时);再将种子放在20 ℃温水中浸泡20 min(分),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3 h(小时),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用湿布包好,置于25~30 ℃条件下催芽。4 d(天)左右种子露白时再置于5~8 ℃的条件下低温处理24 h(小时),常温下芽长0.3~0.5 cm时播种。
2.6 露地直播 当5 cm地温稳定在15 ℃时即可进行露地直播,河北地区一般为4月上旬。首先在种植畦内按株距35~40 cm、行距35~50 cm开2行播种穴,浇透水,然后将催芽的种子平放穴内,每穴3~4粒,覆土1~2 cm厚,稍压实。播种后及时覆盖地膜,两侧各留10 cm埋入土中并踩实。
2.7 育苗移栽
2.7.1 育苗 利用日光温室进行营养钵(8 cm×10 cm或10 cm×10 cm)育苗。选用5 a(年)内未种过瓜类蔬菜的园田土与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按6∶4(体积比)配制,然后每立方米加入磷酸二铵1 kg、硫酸钾0.5 kg,混合均匀,过筛备用。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与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按9∶1混合,并按每平方米(指苗床面积)用药8~10 g与床土15~30 kg的比例混合,配制成营养土。日光温室一般3月中下旬育苗,在育苗地挖15 cm深苗床,浇透水。营养钵装入配制好的营养土,8 cm深。选晴天用喷壶浇透水,每钵播1粒种子,上覆营养土1.5~2.0 cm厚,覆盖地膜保温。
2.7.2 苗期管理 幼苗出土后,苗床应尽可能增加光照时间。出苗前温度白天30~32 ℃,夜间18~20 ℃;出土至破心白天22~25 ℃,夜间15~18 ℃;破心至定植前7 d(天)白天25~28 ℃,夜间16~18 ℃;定植前5~7 d(天)白天20~25℃,夜间15~17 ℃。
苗期适宜土壤湿度为70%~85%,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定植前5~7 d(天)适当通风排湿炼苗。当幼苗株高10 cm左右、三叶一心或四叶一心、苗龄30~35 d(天)时即可定植。
2.7.3 定植 终霜过后定植,河北省一般在4月下旬。双行种植,株距35~40 cm,行距35~50 cm,每667 m2种植900~1 000株。定植前种植畦先覆膜,定植时在地膜上交错挖穴,点水移栽,水渗下后填平定植穴,封严地膜划口,定植深度以营养土块的表面与畦面齐平或稍深(不超过2 cm)为宜。
2.8 田间管理
2.8.1 水肥管理 缓苗后至开花坐果期,要控制水分,防止植株旺长、难坐瓜。伸蔓期及坐瓜后应适当加大肥水供应,有浇水条件的可随水追施三元复合肥(N∶P∶K为15∶15∶15)15 kg。遇降雨后要立即排干田间积水。采收前7~10 d(天)不浇水。西瓜膨大期可结合施药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若植株长势较弱,可与0.2%~0.3%尿素混合喷施。西瓜蔓长40~50 cm时,爬蔓畦如未覆盖黑色地膜应及时中耕除草。
2.8.2 植株管理 采用一主一侧双蔓整枝。第1次压蔓应在蔓长40~50 cm时进行,以后每间隔4~5节再压1次。压蔓时可用压瓜铲开沟,将瓜蔓拉直,放入沟内,用土挤紧压实,并使各条瓜蔓在田间均匀分布,主蔓、侧蔓都要压。选用主蔓第2~3朵雌花坐瓜,每株留1个瓜,如未坐住,可选择侧蔓第2朵雌花坐瓜。坐瓜前除保留坐果节位瓜杈外,其他全部抹除,坐瓜后应减少抹杈次数或不抹杈。主蔓瓜坐住后,在瓜上部留15~18片叶摘心,其他侧枝留8~10片叶摘心。
2.8.3 人工辅助授粉 天气晴好时一般无需人工授粉,若天气不好影响坐瓜时,可在7:00~10:00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2.8.4 其他管理 在幼果拳头大小时将果柄顺直,然后在幼果下面垫麦秸、杂草,并将幼果摆在斜坡上。果实停止膨大后要进行翻瓜,翻瓜宜在下午进行,顺一个方向翻,每次翻转角度不超过30°,每个瓜翻2~3次即可。
2.9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苗期猝倒病、枯萎病、疫病、白粉病、病毒病、炭疽病和蔓枯病。苗期猝倒病在发现病株后可用72.2%霜霉威水剂400倍液喷雾防治,每平方米喷兑好的药液2~3 L;也可用64%恶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枯萎病在定植时每667 m2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 kg、细土100 kg混匀,施入定植穴内,发现病株后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灌根1次,每穴灌药液250 mL。疫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可用20%三唑酮乳油60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应及时防治蚜虫,4~5月田间喷施10%磷酸三钠溶液以钝化病毒,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炭疽病可用80%福·福锌(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蔓枯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恶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主要虫害有瓜蚜、红蜘蛛、潜叶蝇。瓜蚜可用5%吡虫啉乳油2 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可用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500~600倍液喷雾防治。潜叶蝇可用10%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
2.10 采收 早熟品种在授粉坐果后30 d(天)左右,中熟品种35 d(天)左右,晚熟品种为40 d(天)左右即可采收。采收时每个果保留一段绿色的果柄。
刘彩玲,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852622817@qq.com
2014-01-05;接受日期:2014-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