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海平:笑面人生 乐对科研

2014-01-31徐芳芳

科学中国人 2014年12期
关键词:彩民彩票

本刊记者 徐芳芳

人们知道陈海平和他所做的工作,是在近几年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社、新华网等各大媒体对问题彩民研究的宣传报道上。他作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彩票事业研究中心研究员,首次在中彩网、腾讯网、新浪网等网站就问题彩民的群体特征和流行率开展大规模网络问卷调查,第一次给出了中国彩民规模及其问题彩民规模的数量估计,为问题彩民勾勒了“群体画像”。

镜头中的陈海平总是笑容可掬,意气风发。但只要对他的经历有所了解的人,都不得不感慨,这笑容背后,饱含着一种历经风雨后仍可笑面人生的乐观和从容。

成长源于每一次积累

陈海平,心理测量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原国家人事部公务员考录司《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暨人事选拔命题专家;北京市人事考试中心结构化面试命题专家、专业考官兼考官培训讲师;国家人事考试中心命题专家暨考官;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分会理事兼秘书长。

陈海平1982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86年保荐本系研究生,师从赫赫有名的张厚粲教授从事普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研究,也成为该系培养的心理测量学专业首批学子之一,之后坚持攀爬象牙塔,与很多前辈及师兄弟一起,见证和亲历了中国人才测评的发展和壮大。

20世纪90年代初,采用心理测量技术选拔人才完全还是一个新生事物。陈海平在学期间就借助专业之便接触和使用了一些心理测量技术,用于企业和教育部门的人才选拔。本科毕业那年曾经和同学一道,在老师指导下对少年大学生进行智力测试,尝试运用测评技术助力超常教育。研究生一年级,他就有幸担任当时的心理测评泰斗、北京师范学院林传鼎教授的助教,并担任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智力筛查工具使用人员培训班的教员,教学员学习使用韦氏儿童智力测验。

作为中国心理学的发源地,20世纪80年代初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在张厚粲教授摒弃空洞思辨,提倡技术实用的思想影响下,培养汇集了一批精英人才,学习西方先进的测量和统计技术,率先在高考改革和企事业人才测评中应用,成为我国人才测评探索工作的“孕育熔炉”。“沐浴”在如此优良的环境下,陈海平一方面聆听恩师教诲,拼命吸取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养分;另一方面积极融入到各项研究和应用中,在理论上“武装”自己,在实践中磨练自己。本科学习期间,他就参与了多项导师组织的学术和应用工作,承担起一些“抄写稿子”、“翻译英文资料”、“整理材料”等“不起眼儿”的工作,这些工作虽然细小、繁琐,但对陈海平来说却是“希望的种子”。兴趣爱好的培养,为他之后在这一领域埋首奋进垫就了事业的基础。那时候,对他来说,每周最兴奋的事情,就是周六晚饭后与同门师兄弟去恩师家里,帮助恩师整理资料之余,听恩师纵论天下学人,剖析学理幽微,享受知识盛宴。精力超人的恩师,往往一谈就是几个小时,叙谈结束的时候往往已是万籁俱寂的凌晨。

在陈海平的印象中,早期的探索和积累是一段充满艰辛却“价值和成就感十足”的过程。1989年硕士毕业后,他起初被人事部交流调配司录取,到北京三里河的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工作。这本是发挥其专业特长的岗位,但深知自己性格不适合做官的陈海平,临报到之际拒绝了这个金饭碗的诱惑,转而接受了当时刚刚留美回国、立志弘扬中国特教事业的陈云英博士的邀请,到中央教科所特殊教育研究室工作。从此,他开始为普及发展中国特教的理想不遗余力地奋斗着。当时国家财政困难,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发展特殊教育举步维艰。经常到特殊儿童学校的陈海平,面对困顿中的残疾孩子,为自己个人力量的渺小、现状的无奈深深困扰,那种自己无能为力的强烈感受,刺痛了他的神经,最终刺破了他对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幻想。

1992年底,陈海平回到母校心理系任教,有了更多机会参与选拔人才的测评工作,用心理测评技术和各种心理测验甄选政府官员,选拔幼少英才,配置企业管理人选……对他来说,每一次进步都融入在点滴的工作积累中,而每一份经验的累积都需要他认真去吸取和对待。

机遇总是留给有所准备的人,这句话用在陈海平身上再合适不过。

20世纪90年代,恰逢我国人事部公务员考试进入探索阶段,陈海平凭借过去的经验累积融入到这一“洪流”中。一开始他做的只是一些基础简单的工作,收集素材,编制各种类型的题目,几年后对公务员考试有了自己的理解,开始承担一些开拓性的研究,涉及一些与技术配套的制度建设问题。“一群人摸索了好几年才慢慢形成一个制度”,“当时的东西看似简单,但对我们来说从不测到测是一个革命性的转变,它能帮助我们把一些素质差的人员淘汰掉,效果非常明显。之后政府机关人才选拔都是在此基础上‘锦上添花’慢慢发展完善的。”陈海平如是评价最初的工作。

他尤为感到骄傲的是当年与同门师兄弟合作承担的“复杂测评技术应用于管理人才选拔”的探索,正是因为有这段经验的积累,若干年后,才有了后来遍地开花的结构化面试、文件筐评价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等这一系列的形式。1996年,当时的地矿部需要挑选副司级干部,这次选拔尝试复杂测评手段,且开高层次领导社会公开选拔之先河。选拔任务由陈海平当时在人事部的同门同学组织实施,邀请陈海平的团队参加。在此之前,陈海平及其团队在啤酒企业选拔干部的实践中成功摸索出了一套无领导小组讨论、模拟决策等方法,何不将这一成功经验用在这次选拔中?他这样想。根据司局级领导实际工作中需要面对的问题,陈海平他们为这次选拔“量身定做”了一套测评方法和程序,效果明显,反响非常大。当时地矿部从部长到书记五大领导都到现场观摩,还惊动了中组部。后来地矿部为此还专门开了座谈会,介绍这次选拔经验。“这次选拔虽然只是一次小事情,但意义非常重大,打破了过去人才的‘部门所有制’,为一些真正有才华但不一定受部门重视的人提供了向上发展的通道,开拓了中高层领导干部科学选拔的路子。得益于这次积累,1997年北京市委展开第一次大规模招聘副处级干部的试点活动,公开招聘57个岗位,同时拿出市委办公厅、市信访办以及市经委三个部门试点复杂测评技术,由我主导试验,我们在此经验基础上,加入了情景模拟、应急处理、人际沟通等实际需要的环节和题目,同样影响深远。”陈海平回忆这段经历时如是总结。

成长源于每一次细小经验的累积,成功源于每一个平凡工作者的贡献。如今,我国在人才选拔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全面、民主、专业的机制,能够系统、科学、方方面面地选拔人才。这离不开那个时期陈海平作为其中一员的那一批人的努力。在这条探索的道路上,陈海平依然耕耘不辍……

以严谨科学之风为中国彩票带来思辨之气

陈海平及其团队的研究向来都是应社会所需,测评工作如此,彩票事业研究同样如此。

据陈海平介绍,2011年我国彩票销量突破2200亿元。同时亿元大奖不断刷新纪录,激发了彩民前所未有的热情,中国彩票事业正在快车道上高速运行。与此同时,问题彩民的频频出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我国“彩民”一词与国际的“赌客”(gambler)一词大致对应。但实际两者是差别很大的群体,后者包括的范围要大得多。彩票与其他博彩一样会容易上瘾,一旦购彩成瘾,常常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问题彩民”是国内购彩上瘾的人的俗称,并不包括赌博成瘾的人。彩民一旦购彩成瘾,不仅给自己带来困境,也给家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困扰和危害。

那么中国的问题彩民到底有多少?按照什么标准鉴定一个人是不是问题彩民?他们都有什么特点?为解开这一系列疑问,陈海平带领他的团队立足于申请到的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彩民购彩的心理限度》,开始踏上了了解我国彩民的购彩行为习惯和群体性格特征,确定问题彩民的特征行为、甄别标准和流行率,探索彩民的购彩理性、研究彩民的购彩信念及其非理性行为的研究之旅。

网络调查是他们课题研究的一部分,区别于以往的彩民调查,这次调查规模庞大,参与人数达到176200人,且对数据的筛选要求非常严格,科学性和严谨性毋庸置疑;调查问卷内涵广泛,角度丰富,结合国际标准和中国实际,保证了结论的可靠。

通过调查数据的科学分析,他们得出结论:我国彩民规模在2亿~4亿之间,极重度问题彩民最保守估计大概有四十几万;“五有一缺”是网络彩民的特征,“五有”即有学历、有技术、有家庭、有结余、有梦想,而“一缺”是指自我感觉缺乏社会地位,绝大多数这类人会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处在底层或中下层,他们想通过买彩票一夜暴富来改变这种地位;女彩民比男彩民更容易上瘾等。

这些结论一旦公布,各方面反响强烈,问题彩民如此之多一时成为话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缺乏相应的机制来加以规范和引导;另一方面,彩票行业自身的宣传误区和被社会公众认知的程度还存在不足。为此我们倡导‘公益彩票、科学彩票、健康彩票’的理念。彩票是一个行业,同时也是一个产业链,而问题彩民则是这个行业产生的‘环境污染’,要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首当其冲需担起治理的责任。包括研究中国问题彩民防治体系,制定发展规划;确立中国彩民的甄别标准,开展问题彩民监测;开展责任彩票内涵的研究,探索中国特色的责任彩票体系建设等;而社会也应树立起正确的意识,宣传要回到培育理性彩民、树立彩票慈善理念上来。”

陈海平他们的研究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报告送达最高领导并有批示,该项工作为开展我国问题彩民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中国彩票的发展提倡责任之举”,陈海平如是表达自己的心声。他和他的同仁们都希望搭建一个公共的、学术的平台,汇智聚贤,共同为中国彩票事业的大变革大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别看如今的陈海平已经有了一份自己的事业,但获取的历程异常艰辛。

他是个有故事的人。出生于山区农村,“风雨飘摇”的年代,他看过父亲因为“富农”身份遭受虐打,也因为自己是“富农子弟”受到过无端欺凌而辍学。因为家庭贫困,他四处迁徙转学,为谋生计打柴、割草、捞河沙、伐竹尾、运木下山、装卸搬运……好不容易有机会考大学,却因为不服从分配而高分落榜;复读初期,他曾坐在走廊里听课,倔强不服输的性格促使他伴着星星晚课再伴着晨光早读……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陈海平终考上北京师范大学且因成绩突出获教授们青睐而有机会留校任教。但命运多舛,多年艰辛击垮了他的身体,事业上升期,他被迫病休,在鬼门关徘徊了十年……就算如此,在陈海平身上丝毫看不到自怨自艾、甘于放弃的迹象。就算如此,他也一直努力再努力地为自己的人生寻找突破口,追寻一份属于自己的精彩。笑面人生,乐对科研,这就是陈海平。

猜你喜欢

彩民彩票
一张图看懂2017年全国彩票大数据
买彩票
噜噜猪买彩票
江苏省老年体育彩民消费动机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守号加机选购七星彩 漯河彩民中得500万
生日礼物
高收入体育彩民购彩心理与行为特征研究
彩票摊
黑帮收购中奖彩票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