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勘单位经济发展及运行质量的提高
2014-01-30谢惠英王秀珍
谢惠英,王秀珍
(中国地质图书馆,北京100083)
改革开放前的地勘单位属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随着属地化管理的实现,地勘行业改变为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国家财政虽然每年拨给一定量的事业费,但如果不从事市场经营活动是支撑不了地勘单位的正常经济运行,地勘单位的属地化推动了地勘单位走向企业化管理模式,这为当前地勘单位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地勘单位为了队伍的生存和发展,发挥行业优势、开发延伸产业,企业化发展目标逐步确立,地勘单位经济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目前实际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地勘单位经济发展的思路有待创新、经济质量仍需要进一步提高。
1 地勘单位现状
当前,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时间表已定,各地正在加快推进地勘事业体制的改革,地勘单位一部分将成为承担公益事业任务的纯事业性单位,其他的逐步建设成现代企业组织。目前地勘单位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产业经济结构不合理等现象仍然存在,加上队伍老化、负担重、市场竞争力不强等,地勘单位的现状严重的影响着地勘经济发展,也制约着改制的进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队伍规模大,负担沉重
地勘单位成立时间大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地质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地勘队伍不断壮大,至今单位职工人数都比较多,离退休人员所占职工比率高,队伍老化现象严重,财政拨款不足,事业经费难以养活队伍,属地化改革时出现的大量富余人员难以得到有效安置,资产也适应不了新市场的要求,基地分散老化等都给地勘业的发展带来沉重包袱。
1.2 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结构复杂,市场盈利能力不强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走向市场以来,地勘单位相继成立了许多多种经营实体,有地质矿产勘查、矿产品开发与加工、工程勘察施工、机械仪器制造与修理、餐饮住宿、医院等经济实体,经济结构比较复杂,部门分割、规模小,在市场竞争中显现缺少发展后劲、发展不平衡、未形成优势产业、市场竞争盈利能力不强等弊端。
1.3 经营管理机制不活,体制不顺,缺乏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活力
目前,地勘单位的地勘经费投入、资产管理、工资分配制度仍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无论单一性还是综合性的地勘单位进行经济责任考核指标相同,没有全面调动各单位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束缚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1.4 经验不足,自立能力差
多数地勘单位还有一定量的国拨地勘费和国家财政拨款项目的支撑,日子过得还平稳,少部分困难单位也在“稳定压倒一切”中得到上级扶持,一旦断了“皇粮”则弱不禁风,自主生存不强。一些地勘单位进入市场后,缺乏市场经验,经营手段和管理方法缺乏有力的抓手,不少职工没树立市场观念,主动进攻能力不强,捕捉市场信息能力差,有等待观望的思想,没有充分利用自身潜能捕捉市场信息,而失去了发展机遇。
2 发展地勘单位经济的几点认识
从计划经济时代走来的地勘单位属地化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从纯事业单位逐步过渡到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初步形成了地质市场、矿产开发、多种经营等多种产业并举的格局,目前地勘部门产业经济的发展仍然存在对事业体制的依托和对地勘事业费的依赖。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当前实际,就地勘单位经济发展谈几点粗浅认识。
2.1 地勘单位经济发展应融入“地方经济”发展中
随着地勘单位属地化,地勘单位与当地政府有了往来联系,但还不够密切,有的文件看不到,有的会议参加不了,地勘经济融入到地方经济还不深。为求得地勘经济的长足发展,我们应多进一步与地方政府沟通联系,使地勘经济发展融入到地方市场经济发展中,与地方经济共谋发展之路。此中,要注重“三多”[1]:多走访地方政府及部门,广泛接触各级组织和领导;多为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作好技术支撑;多反馈在经济发展中的新进展、新问题、新困难,努力争得地方政府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2.2 地勘单位应努力发挥好自身的优势
随着地勘行业战略调整的总体变化,地勘单位多数已迁回或新迁到各中等城市,为地勘单位寻求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商机。各地勘单位兴办了饮食、住宿、医疗、机械加工修理等多“广角”的服务性商业网点和小型企业,安置了下岗职工,也使得发展地勘经济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了增强地勘单位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地勘单位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应坚持“地质立队、地质强队、走出去”的发展思路,同时必须重视“三个环节”的工作:一要做好长远与整体规划造“大船”,不能只图短期效益;二要树立“品牌”意识,加强质量管理,提升地勘单位形象;三要不断拓展区域内的业务市场范围,如从事地质勘查、测量、勘察、环境灾害治理与保护等技术指导服务,或联合有实力的企业进行矿产品深加工,发展地质延伸产业。市场瞬息万变,只有及时研究市场机制运行规律,适时掌握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趋势,合理调整经营方向和理念,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自身的优势才能得到有效发挥。
2.3 地勘单位应积极寻求市场发展“空白点”
在经济发展的产业选项中,我们应及时调整思维,分析竞争者对环境认识的盲点,分析理清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既要特别注意项目选择上的“差异性”,又要像水一样,那里有需要就流向那里,那里有市场就闯入那里,把注意力集中到寻求市场发展的“空白点”上。既要在那些前景广阔的“未来型”行业中进行选择,又要注重在极具生命力和潜力的行业中谋求发展。
2.4 地勘单位要加大改革力度,切实转换经营机制
地勘单位能否确立正确的经济发展思路,并使之在实践中得以全面落实,其至关点还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实施股份制改造,力争使地勘单位的企业成为市场主体。
总之,地勘单位在确立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中,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努力寻找市场发展“空白点”,将地勘经济融入地方经济之中,加快改革步伐,切实转换经营机制,促使地勘经济稳步发展。
3 提高地勘单位经济运行质量的几点建议
属地化后的地勘单位为了更好地生存,努力寻求取得市场经济效益,在这十多年的闯荡中存在各种困难,但也为事业单位的转制打下了基础,如何促进地勘单位的经济持续、建康、稳定发展,下面就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方面谈几点建议。
3.1 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
事业单位改制已进入倒计时,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要积极本着工资总额的增长幅度与本单位经济效益的增涨幅度同步、职工平均实际收入涨幅与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原则,完善职工工资的分配,统一工资结构。一是要统一基础工资和薪级工资标准,按岗位设置,兼顾工龄及资历;二是将绩效工资与单位经济效益挂钩;三是把津贴补贴分为专业技术职称津贴和野外津贴,野外津贴根据不同地区及艰苦程度制定。从而实现职工收入与单位经济效益同步增涨。为了体现不同岗位不同工作量与经济收入的可比性,管理岗位可以考虑履职津贴作为主要工资结构的补充。
3.2 完善资产经营经济责任制,充分调动经营单位生产积极性
资产经营经济责任制是克服困境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但是,在制定的经济责任制中一定要兼顾好国家、单位、职工个人三方利益,正确处理责、权、利的关系。通过资产经营经济责任制建立经营单位的积累机制和单位负责人及职工奖励机制,实现为经营单位减负的目的,同时也要兼顾职工利益,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以确保单位经济能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3.3 完善经济结构,适时整合经营资源
综合性地勘单位要用“大地质”观整合现有的内部技术和人力资源,调整队伍结构,有效地解决地质技术力量不足、产业小而散的现状,从而提升地质市场的竞争能力。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一是加强地质找矿资金投入,地质找矿仅依靠国家地勘费及局商业性地质项目投入是远不够的,不能快速探明地质成果,针对资金投入不足,我们应将现有探矿权进行区别对待,对探矿前景好风险小的项目,队自筹资金投入;对有一定风险,能快速见效的项目,引资勘查;对战略性项目争取国家资金投入,从而实现加快地质找矿步伐,争取早日实现矿产开发见成效。二是发展地质找矿施工手段,加强钻探技术的研究和钻探装备的配置,利用目前地质找矿前景较好的优势,做强施工能力,实现由地基处理施工向地质钻探施工的转移。三是做大做强工程勘察业,利用现有的勘察资源,加强队伍建设,逐步实现由作业施工向经营管理的过度。四是发展多种经营,加强物业的建设和管理,在物业价值得到提升的同时,争取实现更多的回报,从而实现四轮平稳运行和经济快速发展。
3.4 转变观念,调整经营思路
从目前情况分析,事业单位改制是必然的,国家已制订时间表,2020年事业单位改制必须到位,只有承担国家公益项目的才能进公益一类,大部分单位将转为公益二类或转企业。无论是公益二类还是转企,都必须适应新时期要求,寻求市场,以经济利益最大化做为目标,要想做到这点,必须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资质建设、提升技术含量;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拥有一支技术全面、作风过硬的技术人员队伍;三是加强质量、技术管理,获得良好的声誉;四是拓展技术领域,广泛开展技术服务。
3.5 加强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在单位经济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地勘单位发展的管理核心。为了搞好经营单位的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一是要明确地勘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抓好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开展一切财务活动成果的体现,地勘单位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形成自我约束的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机制,适应新的环境,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地勘服务;二是要提高财务人员的核算管理意识与水平,做好成本核算为地勘单位经营领导提供真实、全面的成本情况,为对外经营签订合同提供有力依据,加强核算与管理,保证对外经营项目的收益率。无论项目资金的大小,都要建立项目预算管理模式,以加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的力度,加大财务检查、审计、效能监察力度,避免经济工作失误成本发生,为单位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好条件。
3.6 盘活存量资产
地勘单位在经历了多年的经营积累,有了一定的存量资产,包括资金、固定资产和矿业权等可支配的所有权,要盘活存量资产,首先要清理资产,将毁损、不用或过时无法使用的固定资产和没有含量的矿业权进行清理的,按有关程序报废,盘活资产为地勘单位服务,取得经济效益,如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资金的投入产出、矿业权的利益最大化。
总之,地勘单位应该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事业单位转制的形势政策,适应新时期要求,总结以往经验,强化管理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自己一席之位,从而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1] 万宁华.地矿事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点[J].采矿技术,2006,6(3):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