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应用
2014-01-30万晓芹
万晓芹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肾脏风湿科,上海200233
腹膜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万晓芹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肾脏风湿科,上海200233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全部患者均行腹膜透析治疗,统计对比全部患者透析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血红蛋白、血白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透析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患者透析治疗后血肌酐(513.5±11.2)umol/L、尿素氮(20.3±1.5)mmol/L,明显小于透析治疗前的(725.6±12.3)umol/L、(25.4±1.9)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透析治疗后的血红蛋白(105.6±2.9)g/L、血白蛋白(31.7±2.0)mg/L,明显高于透析前的(93.8±3.1)g/L、(28.2±1.6)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治疗期间感染、出血、腹膜炎、腹腔脏器粘连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16.0%。结论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切透析治疗期间安全性较好,操作方便,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腹膜透析仍需要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推进腹膜透析治疗的发展。
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腹膜透析;临床分析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特有的并发症,多数患者早期未积极干预治疗可发展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随着糖尿病患者例数的不断增加,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比例也呈明显增长趋势,而且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具有较高的危险性[1]。目前临床上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是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手段,腹膜透析作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传统认为腹膜透析治疗具有操作简便、疗效好、治疗费用低、适用范围广等优点[2-3]。但在关于腹膜透析治疗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效果尚无明确立论。我院近年统计发现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其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34~61岁,平均(46.9± 1.4)岁,病史2~10年,平均(3.9±1.7)年,I型糖尿病9例,2型糖尿病41例。全部患者入院后糖尿病肾病诊断明确,并排除严重的心、脑血管病变,急、慢性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严重肝功能损害等合并症。
1.2 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未见腹膜透析禁忌症,完善透析前血肌酐、尿素氮、血红蛋白、血白蛋白等指标。完成腹膜透析置管操作,置管成功后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交代透支置换液的应用过程和注意细节。全部患者均应用相同透析液,注入、放出透析液时注意观察透析管是否通畅,患者透析治疗期间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处理。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患者透析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血红蛋白、血白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透析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对两组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一般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透析治疗前后统计资料比较情况详见表1。患者透析治疗后血肌酐(513.5±11.2)umol/L、尿素氮(20.3±1.5)mmol/L,明显小于透析治疗前的(725.6±12.3)umol/L、(25.4±1.9)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透析治疗后的血红蛋白(105.6±2.9)g/L、血白蛋白(31.7±2.0)mg/L,明显高于透析前的(93.8±3.1)g/L、(28.2± 1.6)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0例患者透析治疗期间感染2例,发生率4.0%;出血1例,发生率2.0%;腹膜炎3例,发生率6.0%;腹腔脏器粘连2例,发生率4.0%;总并发症发生率16.0%。
3 讨论
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是目前临床上透析治疗的一种常见方式,腹膜透析的原理为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透过腹部置入的透析管向腹腔内注人透析液,通过弥散对流和超滤的原理使腹膜一侧毛细血管内血浆和另一侧腹腔内透析液借助溶质浓度梯度和渗透梯度,使废物进入腹腔内的透析液中,通过不断的更换新鲜透析液,清除体内潴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水分,同时补充必需的物质达到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的目的[4-5]。本文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透析治疗前后相比较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明显降低,患者透析治疗后的血肌酐(513.5±11.2)umol/L、尿素氮(20.3±1.5)mmol/L,明显小于透析治疗前的(725.6±12.3)umol/L、(25.4±1.9)mmol/;血红蛋白、血白蛋白水平透析治疗后明显升高,透析治疗后的血红蛋白(105.6±2.9)g/L、血白蛋白(31.7±2.0)mg/L,明显高于透析前的(93.8±3.1)g/L、(28.2±1.6)mg/L,可见腹膜透析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腹膜透析不需要专门的透析治疗设备、场地,患者掌握操作技术后可于家中自行进行透析治疗。但是腹膜透析治疗需要在腹腔内进行置管,而且透析治疗期间患者需要经常置换腹腔内透析液,因此在透析治疗期间,因为操作以及治疗过程可引起感染、出血、腹膜炎、腹腔脏器粘连等并发症[6-7]。本文研究中可见,患者透析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感染、出血、腹膜炎、腹腔脏器粘连等并发症。本文研究中患者感染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既往研究中的感染发生率(既往研究腹透感染率为10.0%左右),可能与患者治疗期间于院内治疗时间较长有关。腹腔黏连的发生率约4.0%,明显小于相关报告中的15.0%,本文研究结果低于报道结果可能于本文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治疗时间短,随访时间有限等因素相关,导致本文统计结果低于同类相关报告的结果[8-9]。但是,腹膜透析治疗期间应加强患者的教育、护理以及管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腹膜透析治疗的有效率。
R587.2
A
1672-5654(2014)09(c)-0151-02
万晓芹(1988-),女,安徽淮南人,大专,研究方向: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