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市农田水利连片治理建设的思考

2014-01-30施丛丛

中国水利 2014年17期
关键词:六合区连片南京市

施丛丛,王 凯

(江苏省南京市水利局,210036,南京)

2011年江苏省南京市启动实施了农田水利连片治理工程,着重提升旱涝保收田面积率指标,努力建成农田水利保障体系。据统计,全市2011—2013年共投入农田水利连片治理资金约10亿元,与其他部门共同建设了旱涝保收田约60万亩(1 hm2=15亩,下同)。为了检查全市农田水利连片治理建设效果,南京市水利局组织调研组,选择了江宁、六合区各一处片区进行调研。

一、调研片区的基本情况

1.六合区竹镇镇大泉富硒重点片区

六合区竹镇镇大泉富硒重点片区为南京市水稻基地、桃子基地、苗木基地、蔬菜基地,规划建设为高标准粮田和标准化菜地。片区有徐庄、同心、崔山等灌溉泵站,总规模4 m3/s,宝贡、陈圩、赵圩等排灌泵站,总规模8 m3/s;有皂河、耿跳河等骨干水系。2012年批复实施六合区竹镇镇大泉富硒重点片区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2 018.08万元。据统计,项目区农田水利连片治理共投资约1.27亿元,整合重点县等水利项目4 000多万元,治理农田6.3万亩 (其中其他部门投资约6 000万元,治理农田约3万亩)。

2.江宁区赵村水库—横溪河灌区重点片区

江宁区赵村水库—横溪河灌区重点片区有耕地14.25万亩。项目区内山圩混合,地形起伏较大,耕地主要分布在圩区及岗、塝、冲之间,以秦淮河为主要水源,横溪河为总干渠,赵村水库为龙头,中、小型水库错落其间。2011年南京市批复试点实施江宁区赵村水库—横溪河灌区重点片区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3 229.38万元。据统计,项目区农田水利连片治理共投资约1.7亿元,整合灌区改造、重点县等水利项目5 000多万元,治理农田5万亩 (其中其他部门投资约9 300万元,治理农田约2万亩)。

二、调研片区的建设情况

1.片区总体建设思路

两个片区均按照自身特色以及当地农业发展需求,合理制定规划。六合区竹镇片区是典型的丘陵山区,总体建设思路是提高区域灌溉保证率,解决缺水问题。主要是改造徐庄、耿跳2条市级骨干翻水线和新河、宝贡2条镇管翻水线,已完成改造提水站14座,改造渠道12 km。江宁区横溪河灌区是半山半圩的地形特征,选择了长兴圩新塘圩农田区、台创园节水灌溉区、石塘小流域等三个区域进行提升改造。长兴圩新塘圩针对突出存在的田间灌排渠系配套不完善,强化田间沟渠路配套建设和提水灌溉站建设;台创园外围河道清淤整治以保证水源,内部发展节水灌溉,新建滴灌200余亩、管灌100余亩,提高园区的抗旱灌溉能力;针对水系不通的问题,石塘小流域通过塘坝河道清淤整治,为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提供保障。

2.工程管护情况

项目建设完成后,两个片区都根据分级管理原则,移交给工程所在地的街道、社区进行管理。骨干灌溉站由镇街水利站作为运行管理单位,落实管护人员和资金,部分项目由所在园区承担日常管理工作,水利站进行监督考核。灌排渠道及其他田间工程由受益村组负责日常维护管理。

3.建后效益情况

六合区竹镇片区通过实施农田水利综合整治,恢复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约4.5万亩,其中恢复和新增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2.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控制面积约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 km2。两条骨干翻水线的改造,从根本上解决了山区缺水问题。

江宁区横溪河片区项目新增恢复有效灌溉面积0.5万亩,其中建设旱涝保收田0.5万亩,建设节水灌溉面积0.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4 km2。台创园节水示范片的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推广作用,节水灌溉技术逐步在横溪农业种植区得到应用,年增产效益15万元,节水效益20万元;通过600亩坡耕地整治、650 m沟道清淤及桥、坝配套,石塘竹海片上游水土流失得到进一步控制,大大改善了村庄水环境。

三、取得的经验

1.建设思路的突破,为片区连片治理提供了前提

2011年,南京市提出了“集中资源、单元治理”的建设思路,进一步强化整合,由集中解决一类水利问题向综合解决一片区域问题转变,以片区为单元,整合建设、系统治理,启动实施了全市农田水利连片治理。

2.投资强度的突破,为片区连片治理奠定了基础

2011年中央1号文件发布后,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三年用于农田水利连片治理水利资金约10亿元,单个项目区投资总量不再限制,区域内所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可同时安排更新改造,有力推进了连片治理建设进展。实施农田水利连片治理工程,改变了以往财政投资“洒香水”的做法,集中一部分资金,区域内工程投资强度大大增加,保障了该区域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3.工程效益的突破,为片区连片治理实现了预期

第一,通过片区连片治理,南京市旱涝保收田面积2011年达到214万亩,2012年达到257万亩,2013年达到278万亩,三年增加64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率已不再是全市水利现代化的短板。第二,通过一年的建设,片区内闸站沟渠路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全部到位,水利工程的整体效益得到发挥,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地水问题。第三,配套完善的土地,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由于提高了农田灌溉保证率,农民要求耕地流转的积极性更高,希望镇村招商引资并流转土地,农户不但可以收取租金,还可以在企业打工增加收入,这样农民可以得到更大的收益。据统计,竹镇已完成基础设施配套并流转土地6.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40%左右。

四、存在的问题

1.片区水利效益还不够凸显

一方面,水利管理标识建设还不到位。调研中发现,目前新建的泵站、涵闸等骨干建筑物上水利标识明显,但一些沟、渠、路以及节水灌溉设施没有醒目水利标识;另一方面,在农田水利连片治理过程中,大部分项目考虑恢复或维持现有工程本身的功能,对一个片区整体水利设施的综合规划还不到位,片区内水利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综合效益等未能很好凸显。

2.片区工程设计还不够到位

在农村河、渠道的生态护砌以及装配式建筑物设计上,引入了宾格网箱、生物通道等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还存在设计针对性不强、设计不够细致、现场勘测工作不到位等现象。调研中发现,竹镇桃花山提水灌溉站的PE出水管按照设计应埋在地下,但现场由于是石头山,无法埋管,目前1 200 m的管道裸露在外,夏晒冬冻雨淋,影响其使用年限;横溪农田渠道放水闸采用装配式建筑物,美观实用,而竹镇部分渠道还采用临时编织袋装土挡水;在一些水闸设计中,未设计建设启闭房。

3.工程建后管理还不到位

如何做好管理,是工程效益长久发挥的重点。调研发现,泵站工程运行管理基本到位,而塘坝、沟渠及小型农田水利建筑物管理困难较大。由于人员、经费等原因,村镇管护制度难以落实到位。

4.尚未形成连片治理整体形象

调研发现,项目区建成后整体连片的规模初步显现,但沟渠田林路配套尚未完全形成。其中有农田水利整合建设机制未建立,部门分割、规划不统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程服务能力不衔接;部分区域农民农田连片治理积极性不高。

五、建 议

1.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连片建设模式

农田水利连片治理与美丽乡村、城乡统筹、农业现代化和水利现代化建设相关,需要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整合机制,整合水利、农业、国土、财政等部门资源,加大各部门项目之间的协调配合力度和责任分工。真正做到 “统一规划、统筹安排、连片推进”,实现部门职能错位不越位,避免项目重叠、重复建设等弊端,使得各类项目建设规模化,资金效益最大化。

2.进一步明确分区治理的思路

南京市丘陵山区、平原圩区并存,须针对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禀赋、水利发展状况,制定差别化的治理措施,明确分区治理的原则。例如山区应当以提升灌溉能力,强化水源调蓄、补给能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为主,连片治理中突出小流域的特色,串联多个小流域,形成整体效益;圩区应当以提升排涝降渍能力,疏浚沟通水系,并完善圩内大片农田的水利基础设施,提升灌排能力为主;乡村旅游区应改善水生态环境,积极打造水美乡村和生态清洁型小流域。

3.进一步提高规划设计的水平

在设计阶段应当深入现场,对各项工程做到定点定位,特别要强化对片区整体建设规划布局的总体优化设计。结合当地历史文化以及乡村旅游需求,建筑物外观设计,融入地域特色。

4.进一步完善工程管理机制

一是明确事权。按照南京市综合改革的要求,要进一步明确市、区、镇街的事权和财权。农水工程管理的主体是镇街、村组,在财权到位的基础上,镇街、村组要积极承担管理的责任,建立村级管水员队伍和系统的管护考核制度。镇街、村财力和受益农户要共同承担日常工程管理经费,水利站管理镇级水利工程,村级管水员负责村级工程管理。二是加强镇街水利站建设。基层水利站是制约建设和管理水平的瓶颈,在尽快理顺水利站机制体制的基础上,建立村级管水员体制,提高基层水利服务水平。三是加强管理标识建设。进一步推进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标志的规范化设计、制作、设置和维护,研究项目区各类水利工程统一设立工程简介牌、管护责任牌等水利标志。

5.进一步打造水利风景区

近年来实施的农田水利连片治理片区原有自然生态等基础条件较好,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节水灌溉示范片、水美乡村和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为打造水利风景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片区可以积极打造水利风景区,能够进一步扩大水利工程的社会影响力。

6.进一步做好效益的统计工作

除了做好旱涝保收田面积增加、灌溉保证率和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等直接经济效益的统计外,要重视工程经济效益的统计,如项目区生产条件改善、土地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增收等;还要重视工程生态效益的统计,如涵养水源、生态基底、生态护坡和生物廊道、改善水环境等;同时探索建立农田水利工程数据库,以片区为单元,对各区域内的桥涵闸站及渠道进行统一编号,信息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农水工程管理水平。

[1]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市六合区水利局.南京市六合区2012年度农田水利重点片区建设方案[R].2012.

[2]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市江宁区水利局.南京市江宁区2011年度农田水利重点片区建设方案[R].2011.

猜你喜欢

六合区连片南京市
统编语文教材九(上)第四单元拓展阅读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贫血及生长发育现状研究
南京市江宁区老年大学校歌
岳阳县某连片池塘养殖尾水冬季处理效果评价
南京六合区举行中小学创新教育嘉年华
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综合绩效模糊评价
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综合绩效模糊评价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连片特困区蓝皮书: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2016—2017)》
南京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