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矿山的概念内涵及其系统构成研究
2014-01-30刘建兴
刘建兴
(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8)
可持续发展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重重阻力;而通过发展与创新,绿色经济为可持续发展理念注入了新的意义[1-4]。随着工业化进程深入,矿产品需求快速增长,中国矿业发展面临经济和环境、短期效益和长远发展的矛盾愈加突出,绿色矿业、绿色矿山、绿色开采理念被提出并受到重视,相关的政策实践也开始逐渐实施推广。
2009年1月7日,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中明确指出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安全、环保、可持续地发展矿业经济”。2010年8月13日,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随文附带了《国家级绿色矿山基本条件》。这是第一份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提出的建设绿色矿山的明确要求,也是后来绿色矿山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如何深刻理解和把握绿色矿山的概念内涵,无论对于有关部门更好的制定、落实或调整有关政策,还是企业着眼战略考虑、主动跟进与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均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绿色矿山的概念内涵
1.1 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表述
矿山开采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大,是制约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矿山生态学是一门将矿山生产与生态环境作为一个大系统来研究人类在矿山生产圈内对环境影响的规律性的科学[5]。从采矿对环境影响规律看,矿山生态建设不仅是破坏后的重建,还包括采前的规划和开采过程中的生态保护;矿山生态建设以系统工程的方法贯穿与采矿全过程,旨在建设一个良性(健康)的矿山生态系统,其理论基础是工业生态学[6]。绿色矿山概念是由中国学者提出并赋予内涵,在矿山生态学和绿色经济理念基础上的进一步突破和发展创新,即试图克服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尖锐矛盾、适应今后现实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绿色矿山的概念尚处在实践中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阶段。
迄今为止,不少学者对此概念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钱鸣高等认为绿色矿山包含科学采矿的内涵,而科学采矿是指既能最大限度地高效开采出矿产品而又保证安全和保护环境的开采技术[7]。其在论述科学开采的概念中,指出科学开采要实行矿产品完全成本化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构建资源与环境协调的绿色开采技术体系[8]。
汪云甲认为矿区的绿色开发是将矿区资源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各种自然资源,实现矿区资源的综合、立体、协调的开发利用,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大系统,是一种立体综合协调开发,需解决大量基础理论、技术工艺、系统优化及政策法规等方面问题[9]。
黄敬军将绿色矿山的基本内涵概括为确立矿山资源环境一体化、突出生态园林矿山、强化经营绿色的理念,认为绿色矿山是一种全新的矿山发展模式,是解决矿山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其本质是循环经济的倡行者[10]。
类似的概念解读还有很多,不一而论。学者对绿色矿山概念及理论的表述,虽有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但都从专业的角度对矿业开发作了较深入的探讨,构成绿色矿山概念研究的部分基本成果。
从实践上看,已颁布的“国家级绿色矿山”的条件要求包括依法办矿、规范管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社区和谐、企业文化等九大方面[11]。推广执行绿色矿山认定工作的积极意义毋庸赘言,但从要求的内容看,目前很多细节规定还很缺乏并难以定量,而且由于概念内涵本身表达不清晰给执行也带来的困难。
总体看,绿色矿山的概念已经得到国家部门和矿山企业的高度重视。既要认识现阶段绿色矿山概念的实践内涵,也需要深入研究和拓展这一概念的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以便推进现有工作的同时,提高认识,改进、丰富和完善绿色矿山的完整内涵,为政策完善或实践操作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1.2 本文对概念的界定和表述
从字面上看,绿色矿山可有多重理解。矿山即是一个自然的地质体,也有区域和经济体含义。绿色可以是环境景观的体现,也可体现安全、自然、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本意。一方面,矿山作企业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目标,无可厚非;另一方面,基于矿产资源不可再生和矿山开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破坏,矿山企业将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设为其应有的目标,有一定的客观依据。
在矿山开发生产的活动中,能满足经济开采活动的需要的同时又保证自然环境得以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样的矿山称之为“绿色矿山”。因此,绿色矿山应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是环境友好型矿山或环保型矿山,即矿产资源开发的客体保持良好的生态系统,不应经济开发而根本改变和破坏;另一方面,矿山环境保护不排斥经济发展,即矿山经济体系“绿色化”或生态化,使矿山生态系统与矿山开发所形成经济系统保持一定的协调性。
“绿色矿山”是新形势下对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和矿业发展道路的全新思维。绿色矿山是从地质勘探、矿山设计与建设,采选冶加工,到矿山闭坑后的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的全过程,按科学、低耗、高效、安全、环保的方式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并实施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力促外部成本内生化,着力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产业链开发和经营,实现矿山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绿色矿山建设不是简单地矿山复垦和绿化,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实质内容。为保持政策的前瞻、适用和连续性,实现绿色矿山建设目标,需要系统深入解析这一概念。
2 绿色矿山的系统构成
2.1 系统层面
所谓系统层面这里指由于系统构成的原则不同,可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多维分类和阐释。其意义在于针对不同层面的问题展开认识和研究,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统筹协调。本文按照实施与可操作性的原则,将绿色矿山概念系统分为战略层面、技术层面、管理层面以及时空范围层面四部分加以阐述。
2.1.1 战略层面
分宏观和微观两部分。前者包括财政税收、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进出口贸易方面等国家、地区和行业层面的政策、法律问题,以体现宏观规划、发展导向(参见《指导意见》)或激励机制的构建问题;后者指战略规划、品牌建设、文化建设等企业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如矿山建设全过程、全局性的设计,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思路,不破坏或少破坏地质环境的环境友好采矿工艺、与环境容量适应的开采规模以及环境友好型矿山机械等内容。宏微观战略之间的关系应协调一致,但允许有超前、过渡或滞后的现实考虑。当前,国家级绿色矿山分批公布认可具备条件的一些典型矿山,有示范和带动效应,是宏观战略实施步骤的体现。
2.1.2 技术层面
技术层面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和保证,绿色矿山的建设离不开技术层面的支持。主要指绿色开采、无废开采技术体系、环境治理和恢复技术、矿产综合利用以及环保产品开发技术等。包括“三率”指标控制技术、岩层移动和空区监测技术、无废开采、绿色开采工艺;资源循环再利用工艺;废弃物二次开发利用或深加工技术等。当前,技术层面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但有效实施还需要整体发挥作用,需要系统的协调支持,需要技术体系的完善和创新突破。
2.1.3 管理层面
管理层面指绿色矿山软实力建设的需要。包括矿产资源价值及环境价值的核算评估、矿山环境影响的度量、矿山环境绩效评价、矿山绿色经济标准化体系建设、矿山节能环保产品认证体系等方面[12]。矿山管理是实现企业与政策对接和融合的需要,也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途径。
2.1.4 时空范围层面
从区位范围看,基于已有的生态省建设思路和政策实践,绿色矿山建设可按大小矿山、先进后进矿山、新老矿山等分层考虑;也可按矿山的子系统构成分类考虑。前者提醒对绿色矿山政策制定应有渐进、过渡等区别对待的要求,后者则有利于深入分析矿山的重点部位和关键问题。
从时间范畴看,绿色矿山建设是全过程、全寿命的建设。因此,既要考虑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又要有可持续性的监督管理措施。比如,条件具备的矿山可以率先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步协调;需要过渡的可一定阶段维持先经济后环境的传统发展模式;不具备条件的可以限制开发,保持原始环境;坚决制止不具备开发条件,既没有经济效益,也没有环境效益的矿山建设项目[4]。
2.2 系统要素
按照绿色矿山的概念内涵,矿山系统内部按功能关系可分为以下要素。
1)人力资源:为增进企业全体员工对绿色矿山概念体系理解和保证政策措施能够较好执行,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专业化培训、教育和配置工作,以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能。
2)绿色物料:投入端物料减量化、环保型;开发生产过程低耗、高效利用;输出端实现废弃物再循环利用或绿色产品综合开发。
3)绿色设备:通过绿色产品设计,在充分考虑产品的性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优化有关设计因素,使产品对环境的总体负影响减到最小。
4)绿色环境:通过绿色规划设计、污染物治理、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绿化工作以及环保产业链研发等实现人类开发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
5)绿色标准管理:从工艺流程、能源和材耗定额、作业规程、工序规范、人员和设备配置等方面入手,建设矿山绿色经济标准化体系,达到规范管理、促进和引导资源合理利用和高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产生和排放,达到安全环保节材降耗的目的,并便于组织实施绿色管理。
6)绿色开采技术:从源头预防,规范与创新设计,提供绿色开采技术方案。绿色开采技术框架体系已有研究,但仍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
7)数字矿山技术:数字化体系建设,提供信息支撑,服务全过程。矿山数字化解决矿山生产规划、动态管理及优化决策,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了矿产开发的社会经济效益。
8)监督评价:实施评价和认证工作,检验成效,及时发现、分析并纠正问题,监督管理,提高发展能力和水平;配合实现绿色理等要素功能。
2.3 系统关联
系统要素的关联体现矿山系统的结构特点。分析结构关系有助于实现软硬件系统协调,以保证实现绿色矿山建设目标。基本思路如下:基于绿色经济政策法规和市场环境,进行绿色矿山建设。分设计规划阶段、地质勘探及采矿生产经营阶段以及后期环境治理和资源综合开发再利用阶段。其中,规划设计阶段重视清洁生产以及绿色开发模式构建,生产阶段从技术、经济和管理三个方面入手。其中,技术体系主要指创新应用无废、绿色、高效、安全、适用的开采技术,已形成绿色矿山技术支持;经济方面原则上以节约、减量、循环、综合利用为目标,进行全程财务监督核算和成本控制;管理方面以战略化、标准化、数字化为特征,不断创新,积极推进环境成本内生化工作。基于以上过程,开发生产绿色产品、服务和设备,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而污染物和环境进行治理和恢复。
3 总结及展望
绿色矿山的概念内涵不仅包含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预防与治理的传统问题内容,更有绿色、可持续创新导向下实现矿山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深刻内涵;绿色矿山建设的意义不仅仅是对矿山当前高强度资源开发、低层次环境管理的规范或修复,更有对矿山系统本身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考虑,如探索与完善无废、绿色开采技术,减量而高效使用矿山自然资本,强化与激励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环保产业链的研发。为保持政策的前瞻、适用和连续性,实现绿色矿山建设目标,无论是理论和实践,都应避免片面性、简单化,有必要深入解析绿色矿山概念涉及的系统性问题。
整理以上分析,对绿色矿山今后研究方向加以展望,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思路。
1)基于循环经济,加强矿产品废弃物和环境资源的综合利用与二次开发技术研究,包括研究充填新技术、新材料开发、环保产业链研发等。
2)基于工业生态学,加强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生态重建)技术研究,包括地质灾害评估、环境影响和压力评估、矿山生态系统健康诊断、土地复垦技术、环境绿化与景观开发工程等。
3)基于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矿业政策、法律、市场机制对绿色矿山的融合和支持的研究。包括技术创新、节能环保、行业优惠、人才培养诸多方面。
4)基于评价指标理论,加强绿色矿山生态服务消费、生态债务或核算研究,有利于矿山可持续发展评估和设计实施相关税费优惠政策。
5)基于物质流、资源流和能量流理论,开展绿色矿山系统工程研究,通过对矿山系统物质流、资源流和能量流分析,研究资源环境利用效率和潜力,协调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 B.N.Porfir’ev.Green Economy: Worldwid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Prospects.Herald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J].2012,82(2):120-128.
[2] David Carfí,Daniele Schiliro.A coopetitive model for the green economy[J].Economic Modelling, 2012(29):1215-1219.
[3] 夏光.“绿色经济”新解[J].环境保护,2010(7):8-10.
[4] 诸大建.绿色经济新理念及中国开展绿色经济研究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5):40-47.
[5] 王胜利,林家聪.矿山生态学的提出与建立——采矿科学的新方向[J].矿山测量,1998(2):47-51.
[6] 卞正富,许家林,雷少刚.论矿山生态建设[J].煤炭学报,2007,32(1):13-19.
[7] 钱鸣高,缪协兴,许家林,等.论科学采矿[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8, 25(1):1-10.
[8] 钱鸣高,缪协兴,许家林.资源与环境协调(绿色)开采及其技术体系[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6,23(1):1-5.
[9] 汪云甲.论矿区资源绿色开发的资源科学基础[J].资源科学,2005, 27(1):14-19.
[10] 黄敬军.论绿色矿山的建设[J].金属矿山,2009(4):7-10.
[11] 王素萍.关于绿色矿山建设规划编制的探讨[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2):32-34.
[12] 黄敬军,倪嘉曾,赵永忠,等.绿色矿山创建标准及考评指标研究[J].中国矿业,2008,17(7):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