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冷热之间
2014-01-29
“今年全年电力消费增速将比2013年小幅回落。总体判断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5%至6.5%,我们推荐的数是6%左右。”7月24日,中电联秘书长王志轩在2014夏季全国煤炭交易会暨第五届东北亚煤炭交易会上表示。
据悉,今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2.6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增速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王志轩称,我国正处于从工业化的初中期到中后期的转型期,用电需求也进入了一个换挡期,增速從10%以上降到10%以下。
增速总体是向下的趋势
据王志轩介绍,电力增长速度放缓的趋势非常明显。“十五”期间,GDP平均增速是9.8%,用电量平均增速13%;“十一五”期间,GDP增速11.2%,用电量增速11.1%;“十二五”前3年,GDP增速8.2%,用电量增速8.2%;2013年,GDP增速7.7%,用电量增速7.5%。“总体来说是一个向下的趋势。”
在这个大趋势中,还有两个小趋势。一是第二产业用电量的比重在2007年达到最高点后,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总的比重仍然很高,尤其是重工业用电的比重,2013年仍占到全社会用电的60.3%。二是东北地区“十一五”以来用电量持续下降。
电力:用电需求进入换挡期
“2013年底我国发电装机首次超过了美国,居世界第一位。”王志轩说,“总的装机容量虽然持续上涨,但增长幅度明显下降。”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4》称,由于近年来火电亏损严重,导致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2006年以来投资完成逐年减少,到2013年已降到928亿元,不及2010年的七成。2013年,火电投资占电源投资的比重降至25%。
“煤炭相对过剩,和火电投资明显下降有直接关系。”王志轩说,“火电的亏损面还有20%左右,特别是供热板块,2013年亏损了53亿元,亏损面达到70%。”
电力结构和布局调整加快
“我国长期处于电力短缺到富余再到短缺的震荡阶段,目前是再次实现了供需平衡。”王志轩称,分地区看电力供需,华北地区平衡偏紧,华东、华中、南方地区总体平衡,西部地区有一点富余,东北地区富余较多。预计2014年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4400小时至4500小时,其中火电4950小时至5000小时。
据介绍,电力空间布局的调整将加快。煤电要加快向西北部转移,核电从沿海向内陆辐射,天然气发电主要布局在用电的需求中心。预计到2020年,我国电力供应达到8.4万亿千瓦时,到2030年达到12万亿千瓦时。
“我国已经进入了电价上涨的周期。”王志轩称,“现在要求能源革命,能源转型,而在低价位上,能源转型是非常困难的。”
虽然非化石能源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王志轩认为,在绿色清洁电力的供应上,煤炭绿色发电依然是最重要的。“如果中国没有煤炭绿色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电力和能源的绿色发展。要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煤炭必须绿色发展,特别是提高煤炭转化为电力的比重。”
“钢材的需求处于峰值,已经到了最高位。钢铁的产能很大,到底是10亿吨、11亿吨还是更多,不同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有不同的说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利群在2014夏季全国煤炭交易会暨第五届东北亚煤炭交易会上说道,“总之过剩很多,所以钢铁的价格也会在低位徘徊。”
据介绍,现在钢材平均价格比1994年还要低,今年上半年,已累计下降了310元/吨。
全行业进人零利润时代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4.12亿吨,同比增长3.0%,增速大幅放缓,预计今年全年粗钢产量将达到8.3亿吨。虽然6月份粗钢日产量达到了231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但王利群认为这主要是出口增长的拉动。上半年,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3.76亿吨,同比增长0.4%,预计后续增长仍然乏力。
现在钢铁行业面临的是原料和产品价格均低位徘徊的局面。“铁矿石和焦炭,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的阶段,所以价格会低位徘徊。”王利群说。由于钢材平均价格已经连续9个月低于1994年水平,因此钢铁行业从微利时代进入到了零利润时代。
王利群坦言:“说起来很不好意钢铁:产能达到新平衡很难思,上半年炼焦煤大幅降价,煤炭行业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但这个差价都被我们吃掉了。”1月至5月,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17.54亿元,同比减少15.27亿元,而钢铁主营业务还亏损了40亿元。接下来,钢铁市场会进入白热化的竞争状态。
同时王利群指出,钢铁行业的能耗指标是稳中有降的。按照钢铁产量来推算,上半年钢铁行业的用煤量,包括电煤和炼焦煤,总共增加了1500万吨至1700万吨。
需要很长时间治理产能过剩
尽管整个钢铁行业形势欠佳,但是依然有新产能加入。
“钢铁的新产能没有控制住,还在增加,有些地区觉得自己产能并不过剩。”王利群说,“我觉得需要很长时间治理产能过剩。这跟市场没有关系,是我们自己无序竞争,不按市场规律做。当然大家都不愿意退出历史舞台,所以治理起来难度很大。”
他还表示,新《环保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执行,这对钢铁行业将会产生较大影响。
“这是有史以来最严的《环保法》,钢铁有很多指标达不到要求。”王利群认为,虽然有可能出现法不责众的情况,但是中央的决心如果很大,就有可能实行像过去电力那种阶梯定价法,将会加大竞争和淘汰力度。
钢铁行业也因此必然面临着成本的增加,一是在环保方面投入的增加,二是对原料的质量要求将会提高。
“对这种常态下钢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我比较悲观。积极主动求生存是多数企业会达到的状态,也有一部分求生存的同时能得到发展,等待观望的企业就会被淘汰了。”王利群认为。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通报,今年前5个月,全国煤炭消费16亿吨,同比仅增长0.4%。其中,电力行业耗煤8,5亿吨,同比增长1.2%;钢铁行业耗煤2.6亿吨,同比下降1.1%;建材行业耗煤2.1亿吨,同比增长0.3%;化工行业耗煤0.9亿吨,同比增长8.6%。
化工行业是煤炭消费4大板块中耗煤量最有可能增长的领域。“传统煤化工实际上已经饱和了,需要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而现代煤化工的发展正当其时,正在布局过程中。”中国石化工业联合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秀江在2014夏季全国煤炭交易会暨第五届东北亚煤炭交易会上说。技术装备突破提供的支撑
“30年来,中国的煤化工技术一直在发展。技术及装备的突破为煤化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王秀江称,例如煤气化技术,截至目前,国内外共有14种煤气化技术,国外5种、国内9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煤气化技术应用种类最多的国家。此外,我国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煤化工產业体系的技术链已经初步形成。
有了这样的技术支撑,现代煤化工工业示范取得阶段性成果,效益初显。
现代煤化工:正在布局过程中
“在国家的示范项目中,煤制烯烃去年实现了将近10亿元的利润;有两个煤制天然气的项目已经投产了;煤制乙二醇2009年投产,经过几年的调试,目前也在高负荷运行。”王秀江表示。
目前,现代煤化工的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据中国石化联合会统计,2013年,全国甲醇产量达到2900万吨,二甲醚产量500万吨,煤制油投产项目产量约170万吨,煤制烯烃产量180万吨,煤制乙二醇产量达到90万吨,已投产的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产量达到27亿立方米,产业规模已居世界首位,基地化的格局正在逐渐形成。
市场有前景,发展需秩序
“我国汽车保有量现在已经达到1.2亿辆,年增长1510万辆,这对燃料的刚性需求是非常大的,现在从国外进口的量也很大。”王秀江认为这是我国现代煤化工发展的一大机遇。
在现代化未来发展趋势上,国家鼓励向大型化、基地化方向发展,向高端高附加值产品发展。王秀江称,未来技术上的趋势,一是向煤、化、电、热等多联产的方向发展,二是煤炭分质利用,三是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可以耦合等。
山西、陕西、新疆、内蒙古等省(自治区)对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热情非常高,现代煤化工存在过热的风险,是业内的共识。
风险不仅是投资过热,王秀江认为:“还包括技术缺失,导致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这些产品长久的经济性将受到严重影响;已有技术的可靠性和项目的经济性有待验证;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尤其是水资源;人才匮乏,技术标准缺失;面临海外低成本产品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