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市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职业高原现状及人口学影响因素分析

2014-01-29付俊英李亚洁

护理学报 2014年20期
关键词:监护室职称高原

付俊英 ,李亚洁

(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临床护理教研室,广东 广州 510515;2.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重症监护室,广东 深圳 518036)

职业高原被认为是员工在当前组织中职业生涯发展的停滞[1]。这种停滞主要包含3个角度:晋升、流动以及责任。在此阶段中个体进一步晋升的可能性非常小,不仅包括垂直晋升的停滞,还包括水平流动的停滞,同时这一阶段也被看作是个体职业生涯的峰点,是向上运动中工作责任与挑战的相对终止[2]。近年来,不同职业领域的职业高原实证研究结果均认为职业高原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投入、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工作绩效、离职倾向等[3-6]。具有跨部门、跨学科、岗位风险大等特点的ICU专科对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代表着医院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C、D级病例逐年增多,重症护理的压力日趋增加,作为核心部门核心力量的ICU护士,日复一日的面对着高强度、高标准、高风险的护理工作,超负荷的工作量,复杂的人际关系,加之高期望值的个人价值观和不相称的社会地位[7],均会导致其承受更大的压力而过早的进入职业高原。ICU护理队伍的活力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重症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关系到治疗的效果和医院的核心竞争能力[8]。职业高原现象的出现,不仅使ICU护士自身发展受到制约,同时也对护理队伍及医院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有鉴于此,本研究旨在了解深圳市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职业高原的现状,探讨其人口学影响因素,为制定降低ICU护士职业高原的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于2014年1—3月,抽取深圳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5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1)连续从事ICU护理工作满1年及1年以上的注册护士;(2)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护理管理者、行政班人员;实习及进修护士;1年内累计学习、进修、休假等原因不在岗3个月及以上者。

1.2 调查工具 包含自行设计的ICU护士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监护室工作年限、工龄、职称、学历、婚姻状况、用工性质8项内容,及谢宝国等编制的职业生涯高原问卷[9]。职业生涯高原问卷包括层级高原、内容高原、中心化高原3个维度。层级高原4个条目、内容高原6个条目、中心化高原6个条目,共16个条目,其中12个负性条目,4个正性条目。采用Likert 6级计分法,正性条目完全不同意、比较不同意、有点不同意、有点同意、比较同意、完全同意分别赋值1、2、3、4、5、6 分,负性条目反向计分。均分≥4 分,可以认定为出现了职业高原现象[9],得分越高,说明职业高原状况越严重。该问卷中的层级高原是指个体在当前组织中进一步向上晋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的一种状态;内容高原是指个体不能从当前工作中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对当前工作产生厌倦;中心化高原指个体在当前层级水平上,向组织中心横向调动的可能性很小[10]。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深圳市三级甲等医院92名ICU护士为调查对象,进行预调查。调查问卷的信效度经评定,得出问卷的内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系数为 0.838,结构效度为0.820。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3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本研究员为主,由经培训后的调查员协助问卷调查工作。应用统一指导语,向研究对象详细解释研究意图、填表细则及每个条目的含义等,并向研究对象承诺资料的保密性和匿名性,问卷由研究者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215份,回收有效问卷205份,有效回收率为95.3%。

1.4 统计学分析 将原始数据采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双人进行数据输入和查对,运用SPSS 17.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205名调查对象,年龄21~47(29.60±4.61)岁,工龄为 1~26(7.85±5.18)年,监护室工作年限 1~22(6.15±4.51)年。男 48 名(23.4%),女 157名(76.7%);大专 66名(32.2%),本科 139名(67.8%);护士 64 名(31.2%),护师 83 名(40.5%),主管护师及以上 58名(28.3%);已婚 107名(52.2%),未婚 98名(47.8%);正式员工 84名(41%),聘用员工 121名(59%)。

2.2 深圳市ICU护士职业高原总体及各维度得分调查结果显示,深圳市ICU护士职业高原总体得分(3.76±0.74)分,层级高原维度得分为(4.26±0.97)分,中心化高原维度得分为(3.97±0.94)分,内容高原维度得分为(3.22±0.99)分。

2.3 深圳市ICU护士职业高原及各维度得分在不同人口特征之间的比较 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人口特征的深圳市ICU护士职业高原及各高原维度条目均分比较±S,分)

表1 不同人口特征的深圳市ICU护士职业高原及各高原维度条目均分比较±S,分)

?

由表1的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可知,不同性别ICU护士职业高原得分仅在中心化高原维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即男性ICU护士中心化高原维度的得分高于女性护士;已婚状态和未婚状态的ICU护士职业高原得分同样仅有中心化高原维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即未婚的ICU护士中心化高原维度得分高于已婚护士;不同用工性质的ICU护士职业高原得分在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维度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即聘用护士中心化高原维度得分>4分,远高于正式在编护士,处于职业高原状态,但其内容高原维度的得分却低于正式在编护士;不同学历层次的ICU护士,职业高原总体及职业高原各维度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大专和本科学历的ICU护士职业高原及职业高原各个维度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由表1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可知,不同职称的ICU护士职业高原得分在职业高原总体及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维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即职业高原总体和中心化高原维度,护师职称的ICU护士得分高于护士职称和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而内容高原维度,随着ICU护士职称的上升,内容高原得分也出现了相应的升高。

2.4 年龄、工龄、监护室工作年限与ICU护士职业高原的相关性分析 对于年龄、工龄、监护室工作年限3个连续人口统计学变量,采用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年龄、工龄、监护室工作年限与ICU护士职业高原及各维度得分的相关性分析(r)

由表2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人口统计学变量中的年龄与内容高原(P<0.01)、职业高原(P<0.05)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工龄与中心化高原(P<0.05)、内容高原(P<0.01)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监护室工作年限又与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年龄、工龄、监护室工作年限与层级高原维度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表明年龄、工龄、监护室工作年限与职业高原总体以及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维度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可以纳入多重线性回归方程,进行进一步分析。

2.5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ICU护士职业高原的影响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分别以职业高原总体及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年龄、工龄、监护室工作年限、性别、学历、职称、婚姻、用工性质为自变量,自变量赋值方法:大专为1,本科为2;职称中护士为1,护师为2,主管护师及以上为3;男性为1,女性为2;已婚为1,未婚为2;正式为1,聘用为2,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其中以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为自变量,层级高原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F=1.339,P=0.219,按照0.05的检验水准,不能拒绝H0,因此认为所建立的多重线性回归方程没有意义,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统计学变量不足以影响层级高原维度的得分。其他结果见表3。

表3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职业高原及其各维度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n=205)

由表3可见,人口统计学变量中年龄、婚姻、职称、监护室工作年限对职业高原及其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维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性别、用工性质、职称、工龄未进入方程,对职业高原及其维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为职称、婚姻、年龄、监护室工作年限与中心化高原具有线性回归关系,中心化高原与职称、年龄呈正相关,与婚姻和监护室工作年限呈负相关;婚姻、年龄与内容高原具有线性回归关系,内容高原与年龄呈正相关,与婚姻呈负相关;职称、婚姻、年龄均与职业高原总体具有线性回归关系,职业高原与职称、年龄呈正相关,与婚姻呈负相关。

3 讨论

3.1 深圳市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职业高原现状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深圳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ICU护士整体处于职业高原的潜高原状态,其中层级高原维度得分最高,高于4分,进入职业高原。对于这个结果,笔者认为,这可能与ICU护士普遍认为目前职业生涯的垂直流动可能性小有关。这种垂直流动,在我国护理行业大环境中看来,主要包含了行政管理职务上的晋升和技术路径中的上升两条途径。从护理管理模式来看,护理行政管理路径以直线式结构为主,技术路径以金字塔式结构为主,这两种垂直晋升路径中,越是向上护理管理岗位和技术职称名额越是有限,正是这种局限,令得护理人员的垂直发展存在瓶颈,因此层级高原得分高。

内容高原维度得分最低,表明ICU护士在重症护理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方面有机会得到充实,能够保持较好学习态势。原因可能与ICU护理工作内容有关,首先重症医学本身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拥有先进、复杂的诊断、治疗、监护设备与监护技术,随着重症医学的不断更新和发展,ICU护理工作内容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快,工作职能不断扩展,专科护理工作内涵不断延伸,为ICU护士新知识、技能的获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内容高原维度的得分最低。由此,笔者认为护理管理者可以把握ICU的专业优势,积极协助护士充实专业知识,开阔视野,以延迟ICU护士内容高原的产生。

3.2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职业高原及其各维度的影响

3.2.1 年龄对职业高原的影响 本研究中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对职业高原总体、内容高原、中心化高原维度均有影响,呈正相关,对层级高原维度无显著影响。究其原因可能为,ICU护士年龄适宜在22~35岁,因该年龄段者精力充沛,反应敏捷,又有一定的临床经验[11],工作热情高,有足够能力及精力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拥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发展意愿,发展潜力大,所以医院、科室更倾向于提拔年轻护士,相比于年轻的护士,随着年龄的增长ICU护士体力、精力均出现下降趋势,在完成日常高强度三班倒的工作之余很难保持足够的精力继续进行学习、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护士们的工作经验不断得到丰富,知识累积也相应的增加,再提高的空间较小,如果科室以及医院不能或者很少提供更广阔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其对新知识技能获取的难度必然增加,因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对内容高原的感知也很可能愈加的明显。年龄愈见增长,护士们的体力、精力受到影响,工作热情也在慢慢减退,学习积极性和动力不够,对新事物接受、创新和应变能力也会相应变差[12],能力提升相应的也会受到限制,形成了恶性循环,加之组织核心位置需要的人员数量有限,其在组织中横向流动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小,感知中心化高原也就难以避免。但是对于层级高原来讲,因为医院的组织管理、晋升模式的限制,年龄的影响因素表现的并不那么显著。

3.2.2 婚姻对职业高原的影响 本研究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已婚和未婚ICU护士中心化高原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婚者高于已婚者,即未婚护士相对已婚的护士,知觉到在当前层级水平上,向组织中心横向流动更加困难。同时回归分析也显示,职业高原总体、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维度均与婚姻负相关(P<0.01),可见婚姻对于职业高原总体以及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的得分有显著影响。结合ICU护士的职业背景分析,笔者认为,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ICU是工作压力最高的科室之一[13]加之深圳是个“移民”城市,护士人群中外来人口的比例相对较大,未婚护士身在异乡,家庭支持力度不足,生活中需要独自处理诸多琐事,工作中又只能独自面对监护室工作的各项压力,更易于感知职业高原。且未婚在一线城市又同时意味着不稳定,生活或者职业上的变化较多,流动性较大,相比之下,已婚护士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更加完善,生活状态更加稳定更容易得到组织的信任,比较易于流向组织核心。另外有研究认为,进入婚姻的女性对工作和职业的投入降低,母亲角色成为生活的重心,形成“看重家庭弱化工作”的状态[14],本研究调查中女性占76.6%,处于此状态的已婚女护士很可能在职业高原总体、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维度上的感知也出现了相应的弱化。

3.2.3 职称对职业高原的影响 表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职业高原总体和中心化高原维度,护师职称的ICU护士得分高于护士和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说明对于处于初级护师职的ICU护士来讲,因组织核心位置有限,且多被更高职称者占据,移动可能出现了停滞。同时能够改变这种停滞所需准备中的向更高一级职称晋升,因为要求的条件更高,职称晋升难度越来越大,更加加重了护师职称护士的中心化高原感知。内容高原维度得分显示,随着职称的上升高原得分增加,说明职称对于ICU护士知觉内容高原有显著影响。职称越高,所能获得的新知识、新技术越少,容易对当前的工作产生厌倦。但是经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职称在内容高原维度未进入方程,究其原因,可能因为与其他影响因素相比,职称对内容高原维度的影响不明显,而被其他因素所取代。

3.2.4 监护室工作年限对职业高原的影响 表3显示,经回归分析,监护室工作年限只在中心化高原维度进入了方程,并对中心化高原产生负向影响,这说明随着在监护室工作时间的增加,ICU护士的专业知识技能逐渐完善,工作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这就意味着随着监护室工作年限的累积ICU护士得以具备更强的实力向组织核心靠拢。究其原因,ICU是一个专业性强的科室,监护室工作年限长是ICU护士理论丰富、专业能力过硬的有力保证,利于护理人员向组织中心移动。

3.3 对策 针对本次调查结果,弱化年龄、职称对ICU护士职业高原的消极影响,发挥监护室工作年限、婚姻对职业高原的积极作用,提出以下对策。

3.3.1 组织方面

3.3.1.1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通过招聘新护士、接受其他科室护士轮转、增加护工等途径,改善ICU护士不足现状,努力实现(3~4)∶1的护理人员与床位比,减少护士工作量,保证休息时间,以利于自我充电,减轻护士身体和精神上的压力,缓解年龄带来的不利影响。

3.3.1.2 规范层级管理,增加核心职位的设置 根据《护理工作管理规范》按层级给予护士工作权限和待遇,履行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15],增加技术途径上升空间;推行组长带班制,设置带班组长职位[16],采取公平的竞争机制,鼓励符合竞聘条件者竞争上岗[17],唤起护士适度的危机感和提升ICU专业成长的紧迫感,为护士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途径向组织中心流动以缓解职称对ICU护士中心化高原的影响。

3.3.1.3 完善培训体系,加强岗位轮换 加强ICU专科护士培训及各种ICU专职护士培训,如仪器设备专职护士、呼吸机治疗专职护士、造口护士、PICC专职护士、营养护士、临床带教老师等,使ICU护士在不同的专职领域中成为专家,在新的角色中找到挑战性,体验到工作的成就感,有利于减轻内容高原和中心化高原的消极作用,更大的发挥监护室工作年限对中心化高原的有利影响;采取护士轮岗制,避免长期固定某一职位主观上产生倦怠或客观上不公平的状况发生,同时岗位的轮换更加利于护理技能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3.3.1.4 帮助护士做好职业规划 鼓励ICU护士进修学习、参与科研和撰写论文,鼓励晋升职称,支持在职提升学历。护理管理者协助ICU护士评估目前状况,设计个性的职业规划,在职业发展中明确目标,变被动为主动,以克服职业高原的消极影响。

3.3.1.5 注重科室文化 重视婚姻对职业高原的负向影响,积极组织联谊活动创造安全有益的社交机会;倡导温暖和谐的科室文化,营造家的氛围,对未婚护士给予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的支持,协助其减轻压力,鼓励已婚护士分享经营幸福婚姻的经验;由于ICU科室环境封闭,鼓励ICU护士业余时间走出工作,体验世界,加强与外界的沟通,舒缓心情,缓解压力。

3.3.2 个人方面 鼓励和引导护士以正确平和的心态面对职业高原这一现实,认识到它是职业生涯过程中的某个阶段而非事业的终止;注意休息,关注健康,适度锻炼,降低年龄和工作压力对身体和精力的影响,同时适当调整职业目标,减轻年龄造成的失落感和紧迫感;确立正确的晋升目标,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和技能的提升,积极面对职称晋升;丰富业余爱好,注意缓解压力,建立积极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本研究不足之处,因多重线性回归方程决定系数较低,其他方面对职业高原及其各维度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1]谢宝国,龙立荣.职业生涯高原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离职意愿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8,40(8):927-938.

[2]王海英,肖东生,梁 波.职业高原研究的文献述评[J].南华大学学报,2008,9(2):43-47.

[3]Clark J W.Marketing Management Implications of Career Plateauing[J].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in Management,2004,(4):201-205.

[4]Lentz E.The Link between the Career Plateau and Mentoring Addressing the Empirical Gap[D].Florida: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2004.

[5]李 华.企业管理人员职业高原与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及离职倾向关系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6.

[6]寇冬泉.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工作效果的关系[D].重庆:西南大学,2007.

[7]谢国莲.解析ICU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和对策[J].华北国防医药,2010,22(4):393-394.

[8]唐吉荣,陈毅怡,张雪岚.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及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8):59-60.

[9]谢宝国,龙立荣,赵一君.职业高原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4):344-347.

[10]谢宝国.职业生涯高原的结构及其后果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11]王秀葵.浅谈ICU护理管理[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3):101-103.

[12]刘 丹,常 虹,周海燕,等.天津市护士长职业高原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9):615-617.

[13]何贵容.护理工作压力源及压力程度的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01,16(11):700.

[14]吴明霞.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结构及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15]李亚洁,彭刚艺.护理工作管理规范[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5-18.

[16]王彩虹,张秀敏.护理带班组长负责制在三级甲等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全科护理,2010,8(11B):2979-2980.

[17]李新华,高燕红.护理人员“职业高原”现象分析及应对策略[J].护理学报,2006,13(12):61-63.

猜你喜欢

监护室职称高原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