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城市群羽毛球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2014-01-29郭磊
郭 磊
1 山东半岛羽毛球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内涵
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来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产生的GDP已占到我国GDP总量的28%,其主要的成功经验就是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1]。北京大学周一星认为,自然地理上山东半岛城市群涵盖了烟台、威海、青岛、潍坊、日照五市。济南和淄博虽然在自然地理上不属于山东半岛,但属于胶济、兰烟沿线的城市密集区;东营和日照虽然不是“城市密集地区”,但他们属于半岛和邻近半岛的沿海城市。在国务院《关于扩大沿海经济开放区范围的通知》中,认定济南、青岛、烟台、淄博、潍坊、威海、东营、日照均属于山东沿海经济开放区,并称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2]。随着2005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和2007年《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的正式发布,山东半岛城市群(以下简称“山东半岛”),这个区域经济板块新锐再度进入全国视野。在2013年全国十大城市群竞争力排名中,山东半岛城市群排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城市群之后,位列第四。
关于“一体化”《牛津现代高汉双解词典》中的解释为:“自四面八方向一点汇合、收敛、聚集”,而具体到体育领域,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关于“经济一体化”,程慎玲[3]认为,它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为了达成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共享、功能互补、联动发展、利益共享,从而形成的一种区际分工和协作的区域发展格局;王冬冬[4]就此提出体育一体化发展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体现“规划一体、优势互补、发展有别”的原则。可见,一体化发展就是要从总体上架构区域内的合作与竞争,降低内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于山东半岛的羽毛球产业一体化而言也就是八地市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统一规划,根据羽毛球产业的内在关联性和地理空间的邻近性,获取产业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通过有效配置和资源整合,促进八地市之间羽毛球产业的协调快速发展。
2 山东半岛羽毛球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可行性
2.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资源
经济学理论认为,区位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本区域经济发展的信息、机遇和发展空间。山东半岛突出入海,地理位置特殊,从地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山东半岛是连接东北、华北与南方沿海省份的关键区域。传统上,山东半岛与长三角虽同属于华东地区,但由于文化差异却较少受到来自上海的影响;山东半岛虽与首都北京同称为“北方地区”,但由于相隔辽阔的河北农村地带,北京的春风也无从南下。这样,在两极的中间地带,山东半岛如要造就经济文化的一极,必然要更多依赖自身资源的有效利用。
山东半岛另一大优势在于城市群同属一个省级区划。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也是自身利益的保护者。在其他城市群一体化建设中,由于群中城市分属不同省份,各省政府之间必然存在资源共享、利益分配等方面的自利性,进而成为一体化发展的阻力之一[6];而山东半岛却能由省政府统一规划,与地方政策协调,减少摩擦,做到政策通达,保障有力。
2.2 雄厚的经济基础
经济社会基础是区域羽毛球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山东半岛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6 228.99亿元,已经超过了辽东半岛城市群所在的辽宁全省,也超过了京津唐三市之和及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和南京之和,从而使山东半岛城市群跻身于全国五大城市群之列[5]。2011年后山东省GDP稳居全国前三,半岛的贡献居功至伟。以2011年为例,山东半岛八地市GDP占到全省的63.38%。与国内其他城市群相比,山东半岛没有特大城市,各市经济实力相对均衡。在全国GDP排名中,青岛、烟台、济南、潍坊、淄博、东营六地市分别排在第12名至第47名之间,位居全国50强,省内人均GDP排名也占据前六。
2.3 省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支持
2009年成功举办全运会之后,山东省首次提出要建设体育强省,实现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均衡、协调发展的目标。2010年在《山东省加快体育强省建设实施意见》中,提出了建设体育强省的任务目标、发展战略和保障措施;2012年9月出台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后简称《意见》),对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优惠举措。这都有利于山东半岛进行羽毛球资源的整合和有效配置,推动产业的一体化发展。
3 山东半岛羽毛球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构建
根据山东半岛羽毛球产业一体化发展内涵,结合丛湖平[7]《论我国东部省份体育产业区域发展模式的构建》一文中对体育产业发展模式的定义,笔者把羽毛球产业发展方式、羽毛球产业区位时序选择、羽毛球产业结构时序选择、羽毛球产业协调机制等作为山东半岛羽毛球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基本构成。
3.1 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方式
依据“均衡发展”、“梯度推进”、“增长极”和“点-轴开发”等理论,结合半岛羽毛球产业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应将非均衡协调发展作为山东半岛一体化发展的方式。一体化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实质是适度倾斜,是在承认客观存在的发展差异的前提下,将有限的资金、技术、资源比较集中地投入山东半岛羽毛球发展中心区,以支持和带动各地区总体水平的快速、持续发展[7];同时针对由于各地资源和自然禀赋的不同,造成的羽毛球行业间发展差异,可采取有的放矢、优先发展优势行业的办法,努力解决制约整个产业链发展的瓶颈问题。
3.2 协调机制的建立
在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中,有许多共同的利益诉求,也有许多利益矛盾和困难,因此,协调机制的建立是一体化发展的难点和重点。笔者参考国内外城市群一体化协调模式,借鉴法国城市(镇)联合体的协调模式,结合山东半岛羽毛球产业的特点,特提出“政府挂帅下的一体化发展协会协调模式”:首先创设山东省体育局局长和各地市体育局局长的联席会议,作为山东半岛体育产业一体化协调的最高决策机制,负责制定统一的制度规范和体育产业政策,提出共同的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每年召开一次例会;其次,成立由政府主管部门、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组建的山东半岛羽毛球产业一体化发展协会,作为日常工作的决策和领导机构,负责对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充分征求民意及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反复酝酿协商后达成共识;最后,共同承诺和签署协议。协会会长也是联席会议的成员,原则上由非政府官员担任。
3.3 发展区位时序的选择
资源的稀缺性及区域间资源禀赋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区域羽毛球产业在发展的时序上应有先后性。如果确定以非均衡协调发展作为山东半岛羽毛球产业的发展方式,就要选择羽毛球产业优势区域,然后通过优势区域带动辐射区的发展。
笔者认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羽毛球产业一体化发展应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选择青岛、济南、烟台三地优先发展,形成三地竞争与合作的羽毛球产业发展格局。
区域羽毛球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内在的成长机制,同时也是与其他影响因素耦合的过程。选择羽毛球产业优势区域,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行业自身和区域视角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和判断。王艳[8]在博士论文研究中通过因子分析法和帕累托分析法,筛选出影响体育产业各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不能量化的体育文化认同因素和难以统计的体育人口数量等因素,其中羽毛球的三大行业均受城市化水平、居民人均收入、羽毛球场馆设施三方面可量化因素的影响。笔者经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也得到了山东半岛各地市相关数据(2012年)见表2。
表2 山东半岛各地级市三项数据比较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城市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吴玉玲[9]通过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筛选出经济、人口水平、生活方式、环境四个一级指标,得出山东省十七个地市的城市化水平综合得分。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济南、青岛两地分数较高,优势明显;淄博、东营、烟台、威海四地均在0.3—0.4分之间,属于第二集团。人均可支配性收入济南、青岛、东营、烟台分列前四位;羽毛球室内场地数量前三位为青岛、烟台、济南三地。兼顾各地市人口总量、城市影响力及羽毛球竞技水平,青岛、济南、烟台三地羽毛球服务业发展条件优势明显,可确定为先期重点发展的三个城市。
第二阶段:以青岛、烟台、济南三地为中心,以点带面,建立辐射周边城市的羽毛球产业圈。
青岛、烟台、济南三地分别位于山东半岛的东、北、西三个方位,考虑到传统地缘因素和各地市发展现状,可将八地市分别结成青岛—日照,济南—淄博—东营,潍坊—烟台—威海三个羽毛球产业经济圈,并辐射至其下22个县级市。产业圈内应加强合作,并通过中心城市扩散影响所产生的“淋下效应”和“示范效应”,对临近地区形成强力影响,以促进产业一体化发展;产业圈外可通过竞争,激发区际间羽毛球产业发展的结构性合作,通过羽毛球企业间的竞争达成资源的合理配置。
3.4 产业结构时序的选择
体育产业结构是指在体育产业内各生产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数量和比例关系。它反映的是各体育用品和体育服务部门之间在生产技术上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反映出各类体育经济资源在各部门的配置情况和体育产业总值在各部门的分布情况[8]。陈林祥[10]在研究中确定体育产业中的体育健身娱乐业是我国体育产业的主导产业,也是体育产业结构的核心。羽毛球健身娱乐业作为羽毛球产业的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较大,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要发展,就必须要依赖于前后关联行业的发展,特别是羽毛球竞赛表演业和培训业的发展。所以在产业结构时序的选择上,要根据城市禀赋进行分工,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水平的行业优先发展。
(1)深入发展青岛市羽毛球竞赛表演业,提高羽毛球赛事区域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增长极的辐射效应。羽毛球竞赛业是通过组织羽毛球竞赛表演,为人们提供高水平的羽毛球劳务产品,满足人们对赛事观赏和精神享受需要的服务。青岛市羽毛球竞赛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自2009年承办第十一届全运会羽毛球全部比赛始,2011又承办第十二届苏迪曼杯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2012年承办羽毛球亚锦赛、全国业余羽毛球冠军赛、全国羽毛球超级联赛,是国内少数几个承办过如此多大赛的城市之一;青岛羽毛球队竞技成绩十分优异,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国羽毛球超级联赛冠军头衔。我们通过走访比赛场馆了解到,比赛的层次对其收入影响非常大,其中门票收入占到总收入八成以上。在此形势下,青岛市一方面要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优异的比赛成绩和火热的球市,积极发挥羽毛球中介的作用,依靠日趋完善的商业运作,提高商业赛事核心竞争力,以吸引更多的国际性羽毛球赛事来青岛举办;另一方面要多渠道开发竞赛业的附带产业,如传媒业的广告收入、羽毛球经纪收入、形象产品的开发,以摆脱过度依赖门票收入的窘境。
(2)努力发展济南市羽毛球竞赛表演业,推动羽毛球培训业的深入发展。济南在成功举办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后,体育产业发展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济南市要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积极争取举办大型的全国性羽毛球赛事,也要利用省会城市之便,多组织全省各行业各层次的羽毛球比赛,并与青岛东西呼应,带动整个山东半岛羽毛球竞赛表演市场的持续升温;同时,济南市羽毛球运动起步早,群众基础雄厚,竞技水平较高,已形成了良好的羽毛球文化氛围,要进一步规范羽毛球培训市场,提高培训质量,努力为省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承担更多责任。
(3)大力发展烟台(及其他五地市)的羽毛球培训业。羽毛球培训业是羽毛球健身娱乐业的关联产业,调查得知,经过羽毛球培训的各类人员大都成为羽毛球健身娱乐业的消费人员。烟台羽毛球球市当前正处在一个稳步上升的阶段,群众参与羽毛球健身的热情高,场地也充裕,但由于其整体竞技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羽毛球技术人才的短缺成为限制烟台市羽毛球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建议有关部门提供羽毛球教练员岗位培训机会,推行业余教练等级制度;打破青岛市竞技人才垄断局面,搭建人才流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推进退役高水平运动员或教练员区域内的自由流动。
(4)积极培育具有品牌竞争力的羽毛球用品制造企业。山东是制造业大省,青岛、烟台、潍坊三地的制造业一直走在国内前列,但羽毛球用品制造业直至目前还没有形成集群优势。在产业一体化建设中,除遵从市场规律外,政策导向的作用也显得至关重要。2012年9月山东省政府《意见》中指出,从2013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设立省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主要以项目资助、贴息贷款和以奖代补等方式重点扶持体育产业基地建设、技术创新、品牌培育、人才培养及体育企业面向大众的健身服务等,并强化金融支持和税费优惠政策。三市企业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政策,依靠自身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品牌竞争力;羽毛球一体化发展协会也要发挥协调指导功能,对市场进行考察论证,以避免重复建设、企业之间的不良竞争,促进品牌的健康发展。
[1] 蔡文琴.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分析[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7(6):55.
[2] 周一星,杨焕彩.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程慎玲.对长江三角洲体育休闲市场一体化及协同发展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5):30~31.
[4] 王冬冬.长株潭体育一体化发展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23(2):36.
[5] 刘冰.山东半岛经济社会发展概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6] 丛湖平.“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4,40(3):1~2.
[7] 丛湖平.论我国东部省份体育产业区域发展模式的构建[J].体育科学,2004,24(12):13~16.
[8] 王艳.我国区域优势体育产业选择及培育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1.
[9] 吴玉玲.山东省城市化水平研究及比较[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11.
[10] 陈林祥.我国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政策选择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7,2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