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2014-01-29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18期
关键词:下壁典型状况

高 红

珲春市中医院,吉林 珲春 133300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高 红

珲春市中医院,吉林 珲春 133300

目的分析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非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护理组患者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状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组患者情绪状况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护理组患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患者心肌酶峰时间、心电图ST段恢复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推进康复进程。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干预;护理效果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并发症多,具有危重性。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常伴有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给予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情绪状况,提升治疗效果[1]。本文以7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探讨了护理干预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疗效,具体分析入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7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伴有胸闷、胸痛等症状,确诊为心肌梗死。按照数字抽签法将70例患者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护理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为46~70岁,平均年龄为(58.2±2.7)岁,广泛前壁梗死15例,前间壁4例,下壁6例,前壁合并下壁4例,下壁合并后壁6例,对照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为47~71岁,平均年龄为(59.0±2.8)岁,广泛前壁梗死14例,前间壁5例,下壁5例,前壁合并下壁5例,下壁合并后壁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后均行卡托普利、美托洛尔、硝酸异山梨酯片口服药物治疗,给予150万U尿激酶静滴治疗,静滴肝素100 mg,常规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心肌酶与心电图。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具体包括营养支持、抗生素治疗、常规护理指导、一般护理等,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具体包括知识宣教指导、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及预后处理(加强针对性锻炼)等。

1.4 观察指标

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评估,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基于患者心肌酶与心电图指标变化评估患者心功能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47.0数据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记作(,均值±标准差)形式,计数资料记作百分数形式,分别行t、χ2检验,用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情绪状况比较

护理前护理组24(68.6%)例患者伴有焦虑情绪,18(51.4%)例患者伴有抑郁情绪,对照组25(71.4%)例患者伴有焦虑情绪,17(48.6%)例患者伴有抑郁情绪,护理组与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状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组患者情绪状况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护理组7(20.0%)例患者伴有焦虑情绪,14(11.4%)例患者伴有抑郁情绪,对照组21(60.0%)例患者伴有焦虑情绪,16(45.7%)例患者伴有抑郁情绪,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效果比较

护理后,护理组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为0.0%(0/35)、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7%(2/35),对照组分别为34.3%(12/35)、17.1%(6/35),护理组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患者心肌酶峰时间为(14.6±2.0)h、心电图ST段恢复时间为(5.4±0.5)d,对照组分别为(16.2±2.8)h、(17.8±1.8)d,护理组患者心肌酶峰时间、心电图ST段恢复时间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长为(12.5±2.0)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3.4±2.4)d,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患者多伴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病症,治疗过程中还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着临床治疗效果的实现。文献报道[2],基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对于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情绪具有显著效果。本次统计结果显示,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规治疗的过程中,联合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病症发作率,改善患者心肌酶指标与心电图ST段指标,症状改善可进一步提升患者舒适度,进而调节改善患者情绪状况,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本文统计结果与文献报道[3]结果相近,提示,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推进康复进程(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笔者基于多年临床研究经验认为,针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状况给予护理干预可以切实起到心理减压、并发症预防等功效,这对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十分有利。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从心理方面到生理方面改善患者状况,提升患者治疗与护理配合度,知识健康教育工作还可以充分强化患者的疾病认知观念,增强患者治疗信心,为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条件。我院在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过程中还制定了后期锻炼护理方案,该护理措施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状况,能够指导预后工作开展与效果实现,护理干预效果极佳,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小慧.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2,24(13):200-201.

[2]齐纳新.护理干预用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28(19):105-106.

[3]程红梅.心理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9(3):698-699.

R473.5

B

1674-9316(2014)18-0020-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4.18.013

猜你喜欢

下壁典型状况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护理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典型催开百花香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Ⅱ导联R/Q值与远期预后的关系
心电图判断中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
“十五大”前夕的俄共组织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