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荨麻疹51例防治措施与护理对策

2014-01-29张春香侯春凤张春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5期
关键词:荨麻疹措施症状

张春香侯春凤张春艳*

(1 长春市宽城区群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 长春 130052;2 吉林省肿瘤医院内二科,吉林 长春 130012)

荨麻疹51例防治措施与护理对策

张春香1侯春凤2张春艳2*

(1 长春市宽城区群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 长春 130052;2 吉林省肿瘤医院内二科,吉林 长春 130012)

目的探讨荨麻疹51例防治措施与护理对策。方法对51例荨麻疹患者进行病情特点分析,进而实施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寻找病因、对症处理)和护理对策(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皮肤瘙痒护理、用药护理、针对性护理、避免复发等护理对策)。结果本组51例荨麻疹患者,经过实施本院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与护理后,不适症状消失或减轻,疹块消除,患者痒痛症状消失或减少,病情恢复,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效果良好。结论对荨麻疹患者进行合适有效的防治与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健康,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实践结果证明,我们的防治措施与护理对策有效可行。

荨麻疹;防治措施;护理对策

荨麻疹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皮肤黏膜过敏性疾病,又将其俗称为“风疹块”、“风团”、“风疙瘩”[1]。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由于其机制尚不明确、十分复杂,患者病情缠绵、反复发作,患者经常会因瘙痒难忍而痛苦,严重影响了其工作和休息,因此,荨麻疹患者的防治措施与护理对策仍然是非常棘手的问题,为了使患者能够减轻痛苦,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高荨麻疹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对荨麻疹患者的防治措施与护理对策进行了总结,现综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51例荨麻疹患者,其中29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年龄在18~59岁,平均年龄27.7岁。病程为8 d~8.5年。患者均有皮疹块、皮肤瘙痒、红肿、呕吐、恶心、腹泻等症状。慢性荨麻疹患者病程超过1个月,表现为反复发病,时轻时重;急性荨麻疹病程持续时间超过1周。

1.2 防治措施

1.2.1 寻找病因。医护人员应该积极协助患者寻找过敏原,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饮食、药物、物理因素、感染、接触史、动物和植物等过敏原,仔细检查患者是否有感染病灶,让患者回忆发病诱因,避免使用致病的食物、药物,避免重复发病[2]。

1.2.2 对症处理。①使用抗组胺药物。临床经常使用的H1受体拮抗剂如息斯敏、新乐敏等,目前临床还联合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甲羟咪哌等。可以联合用药,也可单独使用[3]。②使用拟交感神经药物。对于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重症腹泻型全身症状严重的患者,用1∶

1000肾上腺素,0.5~1 mL进行皮下注射。③封闭疗法。应用300 mg的普鲁卡因,3 g的维生素C,加到250m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

天,10 d为1个疗程。本方法有助于恢复机体正常的调节、防御功能。④糖皮质激素的应用。适用于顽固性或急重症荨麻疹患者,例如血清病型荨麻疹、过敏性休克荨麻疹等的治疗。

1.3 护理对策

1.3.1 心理护理。由于荨麻疹患者的瘙痒症状会影响患者全身,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紧张、抑郁、烦躁甚至悲观的状态,护理人员要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言行,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给与患者帮助和疏导关心,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患者的心理对疾病的转归有很大的影响,要充分调动患者的自护能力和自身抗病因素,帮助患者顺利的进行治疗。

1.3.2 加强健康教育。由于大部分患者缺乏荨麻疹疾病相关的知识,导致了严重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紧张,甚至影响了患者积极治疗和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不同等情况,对患者讲解荨麻疹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措施。可通过视频、墙报等方式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对患者提出的疾病相关问题进行细心讲解,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患者及其家属避开致病因素,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4]。

1.3.3 皮肤瘙痒的护理。瘙痒是荨麻疹患者最主要的症状,劝阻患者避免使用过度挠抓、烫洗、摩擦等方式止痒,阻止患者反复搔抓的恶性循环行为。输液室要配备冷气,护理人员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比如让患者听音乐、聊天、看书、看电视等方式。务必保持皮肤的清洁,防止蚊虫的叮咬,不要用肥皂、过热的水及冷水洗澡。指导患者遵医嘱严格用药,不要私自用药、停药或更改用药时间。不要穿硬、粗、厚的化纤衣物,要穿柔软的棉质品,宽松为好。组织患者在日光下暴晒[5]。

1.3.4 用药护理。严格执行静脉给药的原则,动作要轻、柔、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静脉注射时,要选择没有破损的皮肤进行静脉穿刺。注意钙剂推注的速度要缓慢,以免患者心搏骤停或喉头烧灼,推注时不要漏出管外,防止局部皮肤坏死的发生[6]。密切监测患者使用抗组胺药物和激素的不良反应,皮试前3 d患者禁用抗组胺药物,以免影响皮试结果。对于使用脱敏治疗的患者,要对患者做好解释。患者治疗期间,要避免使用抗过敏药物。

1.3.4 针对性护理。对全身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在患者住院期间要密切观察有无血压下降、呼吸困难、腹痛、腹泻等严重症状,一旦出现不良状况要及时汇报给医师。腹泻患者要避免食用带壳的粗糙食物。

1.3.5 避免复发。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记录每天发作的时间、间歇时间、持续时间,以及瘙痒程度和具体症状。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比如调整给药时间、及时应用外药等。

2 结 果

本组51例荨麻疹患者,经过实施本院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与护理后,不适症状消失或减轻,疹块消除,患者痒痛症状消失或减少,病情恢复,精神状态、情绪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效果良好。

3 小 结

荨麻疹是一种由多因素引发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科疾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7]。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压力的增加、环境污染的加剧等因素,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据统计,荨麻疹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荨麻疹的常见诱发因素主要有:感染(病毒、细菌、寄生虫等)、食物(主要是植物蛋白、动物蛋白等异性蛋白质,当食物腐败或机体对蛋白质消化不良时,刺激肥大细胞)、吸入物(真菌孢子、花粉、化学物质、尘螨、动物皮屑)、药物(血液制品、磺胺药、抗生素等)、其他因素(精神疾病、系统性疾病、物理或机械刺激等)[8]。荨麻疹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特征性皮肤斑疹和消化道症状,皮肤症状主要是皮肤黏膜出现突然的风团,患者伴有剧烈的瘙痒,风团大小不等,呈浅红或鲜红色,边界不规则,数小时就能够消退,消退后没有痕迹;胃肠道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呕吐、恶心等;呼吸道症状为呼吸困难、胸闷、咽喉发堵、气促、喉头水肿等,严重者甚至出现心悸、血压下降等症状,由于疾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以致患者的身体状况、情绪功能、社会功能严重紊乱,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生理上的痛苦,也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使其失去了治疗的信心和自护能力。本组对荨麻疹患者实施了全面防治措施,提出了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策。通过本组的有效的防治与护理,患者的不良生命体征有所控制,瘙痒症状消失或减轻,疹块消除,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实践结果表明,我们的防治措施和护理对策有效且可行。对于荨麻疹患者的防治与护理,需要医护人员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能够做到严要求、高标准的操作技术,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时有效的护理工作等,来减轻患者的痛苦,帮助其顺利的进行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顺利恢复健康。笔者认为,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与护理对策,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极大地促进患者配合治疗,与病魔进行斗争,提高治愈率及患者生存质量,是促进荨麻疹患者成功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提高临床防治与护理的质量也具有重大意义。

[1] 吴伊旋,沈惠风.慢性荨麻疹部分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2):136-137.

[2] 庄素定.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及护理干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 615-616.

[3] 李仰琪,龚业青,梁艳华,等.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白介素-5,干扰素-γ水平的影响[J].右江医学,2009,37(3): 264-265.

[4] 孙燕平.静脉滴注桂哌齐特致急性过敏性荨麻疹护理体会[J].福建医药杂志,2009,31(6): 161-162.

[5] 曾敏.丘疹型荨麻疹的护理干预[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6): 810-811.

[6] 肖文,余兵.83例儿童慢性荨麻疹患者食物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4): 572-573.

[7] 冼少梅.荨麻疹32例门诊观察及综合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 19(4): 63-64.

[8] 刘志军,王辉,孙姝.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6): 862-863.

R473.75

B

1671-8194(2014)35-0341-02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荨麻疹措施症状
Don’t Be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夏季猪高热病的症状与防治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