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患者的非药物和药物治疗的健康教育和护理

2014-01-29王宇妍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5期
关键词:阻滞剂服药血压

王宇妍

(白城市洮北区平安镇卫生院,吉林 白城 137002)

高血压患者的非药物和药物治疗的健康教育和护理

王宇妍

(白城市洮北区平安镇卫生院,吉林 白城 137002)

高血压;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护理

高血压病的人群患病率较高高,除了可引起本身有关的症状外,随着血压的升高,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生机会也随之上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在治疗方面,在强调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降压药物仍为高血压病的主要措施。据统计,高血压患者能坚持规律服药并能控制血压者为16.8%,有些患者长时间只服药不测量血压,有些患者不遵医嘱服药造成血压骤降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等,这些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所造成的危害已超过高血压病本身。高血压是一个典型的心身疾病,在有抑郁和焦虑的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比普通人群增加2倍[1]。因此,护士要注意在掌握非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护理的同时,要掌握常用抗高血压病药理知识,熟知服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针对患者特点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使患者能够放心用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 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

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低盐(<6 g/d)、低脂饮食,少食动物内脏、油脂、油炸食品,去鸡鸭皮食用,鼓励高纤维、高钾、高钙、高镁饮食,多食蔬菜、水果,热量来源以谷类为主。增强有氧运动体育锻炼,循序渐进,不要过激过劳,保持平稳乐观健康向上的心情。建议肥胖者减肥,烟酒嗜好者戒烟酒等。虽然生活方式的调整不能完全控制血压,但对减少使用降压药种类与用量是确切有益的。

2 讲解高血压病的降压目标及常用联合用药

2.1 降压目标的健康教育:中青年和伴有糖尿病的患者血压应降至120~130/80~85 mm Hg以下,老年高血压患者应降至140/90 mm Hg以下。应该将血压逐步降至正常范围,防止过度降压,对血压重度增高多年的患者更要如此。如果血压未达到目标,必须采取适当加大剂量或改换它药、或联合用药等措施,以防继续损害靶器官。

2.2 联合用药的健康教育:联合治疗有助于添加或补充药理作用,降低单一药物剂量,降低不良反应,更好地保护靶器官,提高依从性。联合用药虽使药物的治疗成本增加,但联合用药的效益可抵消处理单药治疗失败的部分额外费用。下列组合可有效:ACEI与利尿剂,ACEI与CCB(二氢吡啶类),CCB与β阻滞剂,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

3 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护理和用药注意事项的健康教育

3.1 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护理:①噻嗪类利尿剂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常见低钾血症,老年人、糖尿病、服用地高辛或血钾水平低者应该监测血钾,并且考虑加用保钾利尿剂如氨苯喋啶。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主要不良反应产科为胎儿异常,心血管系统为低血压,呼吸系统为咳嗽,对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③β受体阻滞剂不良反应较轻微,心率减慢是常见的反应,各种β受体阻滞剂都可诱发支气管痉挛,使支气管哮喘患者发作加重,故应视为β受体阻滞剂的禁忌证。④钙通道阻滞剂中,二氢吡啶类短小作用的制剂如硝苯地平可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由于血药浓度不稳定,可使血压波动,谷/峰比值加大,损害靶器官,增高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既往主张舌下含化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由于严重不良反应如诱发脑缺血、卒中、严重低血压、急性心肌梗死等,现已废弃。长效作用的硝苯地平控释片和第二、三代钙通道阻滞剂已无上述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为面红、头痛、下肢水肿等,均不严重;非二氢吡啶类的维拉帕米主要不良反应为心动过缓,加重已有的房室传导阻滞,在心功能不全患者可能诱发心力衰竭,已有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功能不全者避免服用。两药有时可引起水肿、便秘,尤其维拉帕米可引起顽固性便秘。

3.2 服药注意事项的健康教育和护理:①监测服药与血压的关系:监测患者服药期间血压,应在固定的时间、条件下,并做血压与服药关系的记录。②强调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用降压药使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后,应继续服用维持量,以保持血压相对稳定,对无症状者更应如此。③必须遵医嘱按时服药:血压在一天24 h中并非恒定,存在着自发性的波动。夜间睡眠状态时,血压最低。如果白天忘了服药,到临睡前再补吃降压药,那就相当危险,特别是老年人容易诱发缺血性中风。所以,老年高血压患者睡前忌服降压药。临床实践表明,上午9~11时和下午3~5时血压最高。药物的作用一般是在服药后30 min出现,2~3 h达到高峰。因此,上午7时和下午2时吃药较为合适。目前提倡使用长效制剂,因为降压作用温和平稳,药效持续24 h以上。每天只需服药一次,最好是固定在早晨起床之后。临床研究还表明,根据血压节律变化在不同时间给药较常规给药可普遍降低收缩压、舒张压的平均值,降低血压变异,获得更好的降压效果;时间给药明显降低了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峰值,有助于恢复血压的昼夜规律,时间护理可使高血压患者达标率更高[2]。④必须遵医嘱按量服药:如果患者根据自己感觉血压高或低来增减药物、忘记服药或下次服药时不服上次忘记的剂量,都可导致血压波动。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从小剂量开始。当血压恢复到正常后,在医师的指导下剂量可缓慢减少,直到摸索出最小剂量也能控制住血压为止。高血压患者需终身接受治疗、终生服药,认为没有症状就可以不吃药,或者症状减轻就停药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因为停药会使血压反弹,重新升高,是为“停药综合征”。患者也不可擅自增加用药剂量,因为血压骤降会引起心肌缺血和脑血管意外。④不能擅自突然停药:经治疗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后,可以逐渐减少剂量,甚至可考虑停药。但如果突然停药,可导致血压突然升高,出现停药综合征,冠心病患者突然停用β受体阻滞剂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3]。

4 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性护理和健康教育

4.1 进行临床表现健康教育:护士要告诉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等,在联合用药、服首剂药物或加量时特别注意。

4.2 指导患者预防方法:避免长时间站立,尤其在服药后最初几个小时;改变姿势、特别从卧、坐位起立时动作宜缓慢;服药时间可选择在平静休息时,服药后继续休息一段时间再下床活动;如在睡前服药,夜间起床排尿时应注意;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更不宜大量饮酒。患者在体位性低血压发生时,应取头低足高位平卧,可抬高下肢超过头部,屈曲股部肌肉和摇动脚趾,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3]。

5 消除药物依赖心理的护理

情绪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血压的变化,因此高血压患者既有治疗疾病的需要,更渴望得到情感的交流和精神上的支持鼓励,通过这一方式使情绪发生转换,以保持心理的相对平衡状态。高血压患者一般对自己的血压数值非常敏感,一旦发现血压升高均要服药,但患者情绪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各个环节。患者情绪好,药物则易发挥治疗作用,烦躁、不思饮食、难以入睡必然影响药物疗效,使血压难以下降,甚至更趋升高。通过诱导尽可能减少他们对药物的依赖心理,依靠保护性医疗制度,不告诉患者真正的血压数值,使他们从心理刺激的被动记忆中解脱出来,同时运用新的医学模式理论宣传情绪调节可以治疗疾病的道理。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服药方面的护理,能够使患者了解用药目的、降压目标、不良反应等知识,提高服药依从性,使药物发挥最好的疗效,预防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合调整生活方式、心理护理,有效控制血压,避免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1] 杨菊贤.心血管疾病患者伴有焦虑或抑郁时的诊断与治疗[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2,29(2):67-70.

[2] 赵洁.高血压病人时间用药护理的临床观察[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1.

[3] 冯正仪.内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R473.5

A

1671-8194(2014)35-0318-02

猜你喜欢

阻滞剂服药血压
被这病赖上得终身服药,变胖还没劲儿?千万别忽视
服药禁忌
稳住血压过好冬
蝎毒肽作为Kv1.3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服药先分阴阳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β受体阻滞剂在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