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4-01-29李世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5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服药饮食

李世平

(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

李世平

(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最佳临床护理方法,达到平稳控制血压的目的。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住院高血压患者245例,在合理用药的同时加强严密监测、饮食护理、充分休息、合理运动和预防便秘的发生,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结果245例患者血压控制平稳,心、脑、肾等并发症减少,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采取加强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患者血压控制平稳,自我保健意识加强,护理上干预能有效的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护理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以中老年发病居多,近几年高血压病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发病率也曾逐年增高,其发病主要与膳食结构不合理、体力活动减少、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加重等有关[1]。现将我科针对高血压病的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就诊的住院高血压患者统计245例,其中男149例,女96例,年龄30~84岁,平均51.5岁,较2000年至2002年统计年龄平均值57岁小5.5岁,本组病程在3个月~25年。

2 护 理

2.1 心理护理:我院是一所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的综合性医院,我们科在治疗高血压中医也认为高血压是情志失调,郁久化火,肝气郁结,肝阳上亢,高血压发病的原因,主要是伤肾、郁怒伤肝造成的肝肾阴阳亏损,西医也认为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也会造成血压升高,所以,护士应多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患者还要保持一个好心情。

患者入院时,护士要主动热情,为患者安排安静、整洁的病房,安慰鼓励患者不要紧张,安心养病,积极和患者沟通,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对患者存在的思想顾虑有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家属多关心体贴患者,使患者能消除烦恼,保持良好的心境,以利于控制血压。

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细心观察,随时收集患者的心理信息资料,了解患者内心世界,根据采集的资料有的放矢开展心理护理,护理员应关怀、鼓励患者,给予患者情感援助,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教会患者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精神因素与高血压疾病的连带关系,使患者保持平和积极乐观的健康心理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饮食护理:高血压患者在发病后,积极的做好饮食指导护理非常重要,不合理的饮食会加重高血压患者的病情,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有规律性,注意少吃多餐,每顿定时、定量吃饭的良好习惯。应该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少吃胆固醇高的食物,高胆固醇会引起高血脂,动脉内脂肪沉积加速,易引起动脉硬化,导致血压升高,此外,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和吃盐太多有关。因此,高血压疾病患者一定要控制食盐摄入量,每日应<6 g,特别北方地区患者切忌食用腌制咸菜,每顿饭七八成饱就可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保持体质量,有利于控制血压,总热量摄入:尽量选择谷物和淀粉类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豆类、土豆、南瓜,限制吃富含精制糖的食物,如炸薯片、油条、甜点等。应该注意多吃含钙食物鱼、虾海产品、豆类、奶制品等含钙较多的食物,主要因钙对血管有保护作用,还有降压功效,对于降低血压有好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多食水果和绿叶蔬菜,多食粗纤维多的芹菜,食物应多样化,如:大白菜、黑木耳、香菇、芹菜、山楂、苹果、柑橘、胡萝卜、西红柿等有保健的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发生。每日按时补水,保证每日饮水量,戒烟、限酒,忌暴饮暴食。高血压患者一定要科学安排饮食,远离不洁的饮食习惯,这对于高血压患者维护身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2.3 合理休息与运动:患者住院初期出现血压升高等症状时,早期宜适当卧床休息,防止血压升高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等不适,防跌倒,保证足够的睡眠,血压治疗稳定在一般水平,治疗一段时间后根据患者的病情稳定情况进行适度规律的运动,了解患者的性格、每天的工作、生活制订锻炼计划,如有氧运动太极、健身操、快步走等,鼓励患者积极参加文体娱乐活动,选择感兴趣的休闲活动通过交感神经活性降低而调节血压。

2.4 预防便秘:高血压的患者常伴有动脉硬化导致肠功能减退导致便秘,部分高血压降压药物也可导致便秘,高血压患者假如伴有便秘,亦易加重高血压,由于排便时用力使劲,可使心跳加快,心脏收缩加强,心搏出量增加,血压会突然进一步升高。当压力超过血管壁的承受能力时,则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表现为患者上厕所时,突然晕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危害严重。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并且要多食用纤维素较高食物如芹菜、白菜,保证足够的水分,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使用润肠药物,如麻仁润肠丸等。

2.5 用药指导:护士要向患者反复强调高血压是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的疾病,必须指导患者及家属测量血压,监测服药与血压的关系,按血压调整服药剂量,强调遵医嘱服药重要性,患者不得擅自停药和漏服药。应做到每日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测血压,并做好血压监测记录,这有助于对照测血压的准确性与服药的关系。

2.6 健康教育:护士要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宣传高血压会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害,患者合并有心、脑、肾等并发症应严密观察血压波动,记录出入液量,教会患者应注意保暖,自我监测血压,注意充分休息,应严密监测其心率、呼吸、血压、神志等生命体征变化,预防高血压危象发生。无明显脏器功能损害患者,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来控制体质量,必须遵医嘱长期服药,学会高血压病急症时的应急处理等[2]。

3 结 果

本组统计245例患者住院期间血压控制平稳,患者心理状态良好,自我预防保健意识增强,严格按医嘱服药,心、脑、肾等并发症减少,医患关系和谐,患者满意出院。

4 小 结

高血压病与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有着密切联系,是一种社会性的慢性疾病[3-4]。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住院245例高血压病患者,我们通过细心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发现,临床发病患者大多存在饮食、睡眠、心理压力等不良因素,90%患者高血压患者缺乏相关用药、保健的知识,自我护理意识较低。护士不仅要有临床治疗经验,还要相应的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提倡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喝酒、暴饮暴食、体型过胖和生活紧张等。告知患者逐渐培养训练自我情绪控制的能力,劝导亲属要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矛盾冲突,避免导致患者精神紧张的因素。

随着人们社会压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也随之日渐增多,在预防高血压病的高危人群中提倡从青少年时期开始预防高血压,防止肥胖,改进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对老年患者加强用药正确指导工作,高血压患者使用药物较多,部分患者因漏服或用药剂量不准,用药分辨不清,导致不能良好的控制血压,从而影响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护士通过对高血压患者采取加强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血压控制平稳,患者自我保健意识不断加强,护理上干预能有效的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1] 冯正仪.内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84-87.

[2] 崔晓芳,韩世范.高血压病病人的健康教育[J].家庭护士,2008,6 (7B):1798-1800.

[3] 夏泉源.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1-102.

[4] 蔡雄鑫.护理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251-264.

R473.5

B

1671-8194(2014)35-0297-02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服药饮食
被这病赖上得终身服药,变胖还没劲儿?千万别忽视
服药禁忌
春节饮食有“三要”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何为清淡饮食
服药先分阴阳
健康饮食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