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支护技术在巷道支护中的应用
2014-01-29郭爱国马维宏
文/郭爱国 马维宏
联合支护技术在巷道支护中的应用
文/郭爱国 马维宏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延深,地应力逐渐增大,且综采因技术发展架型越来越大,传统煤锚支护或单一架棚支护已不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近年来,山西襄垣煤业有限公司根据实际地质情况,提出了在厚煤层构造区大跨度切眼施工采用锚杆+锚索+钢带联合支护方式,不仅能较好地控制巷道围岩变形和破坏,避免了二次支护和返修工作,实现了安全生产。
一、施工区地质构造
施工切眼位于1503盘区,煤层厚,其伪顶为炭质泥岩和薄煤,直接顶为黑色页岩,老顶为石灰岩与页岩互层。地质构造复杂,受弯曲构造影响,煤岩层破碎、裂隙发育,极易发生冒顶。
二、支护改进措施及施工操作
1.前期施工方式
山西襄垣煤业公司主采煤层开采方式采用综放工艺,前期施工中,采用先掘后扩巷的施工方法。切眼沿15号煤下层布置,长180m,梯形断面施工,掘进上宽6.3m,掘进高度2.67m。采用木棚+金属网+单体柱支护工艺,棚距800mm。前期施工中分别出现长10m、高1~2.5m和长6m、高1~2.5m的两处冒顶区,其余多处出现棚梁弯曲现象。
2.改进措施
随着工作面设备外形尺寸加大,原设计巷道宽度已不能满足安装要求,必须采用矩形断面扩巷5m,掘进高2.67m,巷道掘进总下宽度达到9.3m,掘进总上宽8.7m。山西襄垣煤业公司技术人员考虑到地质条件和巷道跨度等因素,决定采用锚杆+锚索+W钢带+金属网联合支护技术,综掘扩巷。
顶板选用直径22mm、长2.4m、牌号BHRB335左螺旋无纵筋等强锚杆,设计承载力不小于70KN,预紧力矩不小于150NM。每孔用一支K2340和一支Z2360锚固剂。托板规格:120mm× 120mm×10mm的碟形托板,每根锚杆螺母与托板之间安装一个1010尼龙垫圈,用Φ30钻头打孔。
扩巷一帮选用直径22mm、长2.4m的全螺纹玻璃钢锚杆,设计承载力不小于80KN,预紧力矩40~60NM。每孔用一支K2340和一支Z2360锚固剂,用Φ30钻头打孔。
W钢带的厚度4mm,宽度220mm,长4.7m。
金属网为菱形。锚索规格:1860级,1×19结构,直径22mm,长度以锚入老顶石灰岩的长度不小于1m为准,初步确定长度为9.6m,实际施工时,根据钻探结果确定。设计承载力不小于500KN,预紧力260~290KN。每孔用一支K2340和一支Z2380锚固剂,用Φ30钻头打孔。
锚索附件为规格300mm×300mm×16mm钢托板,KM22锁具。托梁采用12#废旧矿工钢制作,梁长2.6m,平面朝上。
3.具体操作方法
(1)加固原切眼
首先,用煤岩体加固剂对两冒顶区对应的扩帮段煤体顶帮进行注桨加固,注浆深度6m,加固范围在原冒顶区沿切眼方向前后各加10m。
其次,在原切眼每两架棚中间加打两根锚索,间距1.6m,排距0.8m。同时在扩巷前,对原切眼木棚下靠扩帮侧垂直于原木棚打π型梁+单体柱进行加固。
(2)扩巷支护
顶板:每排布置6根锚杆,均匀布置,共用一根W钢带。扩帮侧:每排布置3根玻璃钢锚杆,均匀布置。锚杆排距0.8m,在每两排锚杆中间布置2根锚索,共用一根工字钢托梁。
(3)锚索施工要求
除一般要求外,特别强调钻孔孔深必须满足设计要求,误差50mm,不得过深或过浅。钻孔完毕后,必须用水反复冲洗干净。
锚索安装前,钢绞线锚固端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油、水、泥、煤、铁锈等杂物。按照边顶边推的方法进行搅拌,严禁提前捅破锚固剂或二次搅拌。搅拌时间,严格执行锚固剂使用说明书,不得任意缩短或延长。
锚固剂搅拌结束,达到其说明书规定的等待时间后,开始上托梁、托板、锁具、涨拉千斤,进行涨拉。上托梁前,事先尽量把顶板处理平整,锚索与顶板不垂直时应使用球形锁具。涨拉前,要详细检查高压油管有无破损、是否完好,接头是否牢固,无关人员必须撤离至5m外。涨拉过程中,需2名人员配合进行涨拉,一人操作涨拉泵并观察压力表的读数,要求边打压边报数,压力表的读数必须控制在作业规程规定的范围之内,不得过大或过小;另一人站在安全地点观察涨拉千斤的运行情况,出现超过涨拉千斤行程或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涨拉。涨拉后,锁具外留钢绞线250mm。
三、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前组织培训,使全体管理和施工人员熟悉锚杆锚索施工各项工序的技术要求,安全注意事项。生产技术科负责施工技术指导和监督。
2.每班开工前,结合上班情况进行风险评估。施工过程中,结合手指口述对各道工序进行安全确认,关键工序必须经当班队长确认。每班必须认真做好施工原始记录。
3.每根锚杆锚索实行编号挂牌管理,并严格按MT/T1104-2009《煤巷锚杆支护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锚杆抗拔力试验。
4.生产技术科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施工相关信息,并按《安全检查表》的项目对各道工序进行巡回检查,并记录分析和处理。
四、矿压监测管理
1.监测项目
锚杆锚索受力监测和顶板离层监测。
2.测站布置
正常情况下,新旧切眼分别每15m布置一个测站,顶板压力大及原冒顶区每5m布置一个测站。每天观测一次。
五、结语
锚杆+锚索+W钢带联合支护技术,在山西襄垣煤业公司巷道支护中的实践应用,从揭露围岩看,煤层裂隙中注浆材料饱满,顶板胶结完整,未出现冒顶现象,效果理想。监测结果表明,所有测站,离层值均为零;顶锚杆受力普遍在30~50KN之间,个别达到70KN;锚索受力普遍在260~300KN之间,个别达到400KN,满足巷道使用要求,为山西襄垣煤业公司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大跨度、全煤巷积累了经验,为锚杆锚索支护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山西襄矿集团有限公司,山西襄矿西故县煤业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周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