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杂交制种密度对辽单565种子活力的影响

2014-01-28郝楠李月明孙楠马云祥毕文博

园艺与种苗 2014年5期
关键词:种子活力父本母本

郝楠,李月明,孙楠,马云祥,毕文博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沈阳110161)

合理密植是保证玉米杂交制种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不同品种不同地区要求不同的密度及栽培措施。生产中制种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及父母本授粉,导致种子产量和质量下降。辽单565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所育成,具有抗病、抗倒、耐密、适应性广等特点。为加速辽单565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探索其在辽宁生态条件下的适宜制种密度,指导大田制种,特进行此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辽单565(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提供),其亲本种子净度达99%,纯度98%,发芽率98%。试验于2013年在沈北新区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基地进行。试验地土质为沙壤土,前茬作物玉米,肥力均匀,地势平坦,灌溉条件便利。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1.2.1 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母本设4个密度处理:60 000、67 500、75 000、82 500 株/hm2,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小区行长5 m,垄距60 cm,5行区,小区面积30 m2。春季播种,播种时1 hm2施磷酸二铵300 kg/hm2、硫酸钾300 kg、硫酸锌15 kg、尿素300 kg,整个生育期追施尿素,在大喇叭口期525 kg,一期父本(1/4父本)与母本同于4月28日播种,二期父本(3/4父本)在母本50%达到1叶1心时于5月6日播种,3叶期后,结合间苗、定苗,选留生长健壮、整齐一致的苗。母本及时去雄。母本于7月25日—8月10日人工授粉,结束后及时割除父本,清理出制种田。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同制种田保持一致。

1.2.2 测定内容。农艺性状:收获前调查母本实有株数、有效穗数、株高、穗位高、茎粗、双穗率、空秆率;制种产量:田间测产,实收计产,折合产量;种子质量性状:收获时各处理随机取样20株母本室内考种,测定标准发芽率,冷发芽、电导率测定。

1.2.3 测定方法。标准发芽率,将包衣种子种子均匀分布在砂床上,种子间留有间距,以防发霉种子相互感染,在发芽盘内装入2~4 cm深的湿砂,砂面刮平把种子轻轻的压入砂中,再覆上一层1~2 cm厚的湿砂。在光照培养箱内25℃恒温条件下培养。4 d调查发芽势,7 d统计发芽率。冷发芽测定,每一品种100粒种子,设4次重复,播于装有3~4 cm湿砂的播种盘中,覆盖湿砂2 cm,于10℃低温条件下处理7 d,再转入25℃恒温条件下发芽6 d,统计抗冷测定试验发芽率(方法同标准发芽试验);电导率测定,每个处理100粒种子,设4次重复。将萌发的玉米种子经蒸馏水冲洗后,置于盛有30 mL去离子水的三角瓶中,在25℃下平衡3 h,用DDS211 C电导仪测定各组浸液电导率A;然后将三角瓶置于煮沸水中20 min,以杀死种子,再冷却至初始温度时,测电导率B,以相对电导率R=A/B×100%表示电解质渗漏率,表时种子细胞膜的伤害程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密度杂交制种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看出,不同制种密度对株高、穗长、穗粗、秃尖、空秆等农艺性状的影响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显著。随着制种密度的增加,实有株数、有效穗数与穗粒数逐渐增加。株高与茎粗在制种密度为75 000株/hm2时达最高。空秆率在各密度下差异不大。实际测产产量随密度增加逐渐增加。综上,辽单565不同杂交制种密度对农艺性状影响并不显著,在75 000株/hm2的密度下株高和茎粗高于其他密度水平。在82 500株/hm2密度下产量最高。

表1 不同密度杂交制种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比较

2.2 辽单565不同密度杂交制种种子活力指标比较

由表2可看出,各密度条件下发芽率及冷发芽差异不显著,且都高于90%,说明种子活力较高。辽单565在4个密度下杂交制种对种子活力影响不显著,但在67 500株/hm2密度下发芽率最高。电导率结果显示该密度下种子活力水平较高,且冷发芽结果也较高。因此,67 500株/hm2为辽单565制种最佳密度。

表2 辽单565不同密度杂交制种种子活力指标的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密度75 000株/hm2下株高和茎粗高于其他密度水平,产量最高。67 500株/hm2密度下种子活力最佳,该密度下种子通光透性良好,种子籽粒饱满,成熟度好,活力较高,辽宁地区可选用该制种密度。

农业生产最大的风险是播下的种子活力低,不能正常出苗,或者出苗后不能正常生长、缺苗断垄,造成减产。切实提高玉米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得到活力较高适宜于机械化单粒播种要求的杂交种,可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玉米产业的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将会获得广泛的社会效益,因此繁育出优质的杂交种意义重大。

[1]朱明哲.田间试验及统计分析[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2]秦贵文,赵致禧,等.浚单 20玉米杂交制种适宜播期与密度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0

[3]王秀凤,景希强,葛立胜,等.耐密型玉米育种现状及选育途径探讨[J].杂粮作物,2010,30(1):4-6.

猜你喜欢

种子活力父本母本
我国破译控制水稻种子活力的“遗传密码”
特定基因调控水稻种子活力机理揭示
华南农业大学揭示特定基因调控水稻种子活力机理
三种土壤灭菌剂对香石竹母本栽培的影响
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与施肥方式对其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母本不同种植密度对制种饲用甜高粱大马力效益的影响
杉木种子活力试验研究
杂交水稻秋制短组合父本栽培管理技术
棉花杂交制种中如何管好用好父本
五个杂交水稻大穗型父本制种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