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质量检测与试验特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4-01-28杜旭斌陕西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学院陕西咸阳712100

中国建材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特长水利水电实训

杜旭斌(陕西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学院,陕西 咸阳 712100)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是国家首批示范性职业院校——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重点专业,也是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该专业提出了“合格+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近五年的建设,逐步完善了质量检测与试验特长建设,经过教学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研究意义

近几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仅我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人数较五年前翻了一翻,人数增多,就业难度自然就越来越大。但是纵观用人单位,却招不到符合他们要求的学生,一边是学生找不到单位,一边是单位找不到符合要求的学生,原因是一个专业的学生都是千篇一律,什么都了解,什么都不精通,难以适应具体工作。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广泛调研,我院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提出了“合格+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什么都懂,更重要的是培养的学生在某个方面更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绝活”,深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质量检测与试验特长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合格+特长”人才培养模式中一个重要的特长特长,直接对应工程中的质检员、试验员和材料员岗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为了建设好该特长,学院组建了专业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多次深入企业一线调研学习,并与企业专家探讨,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五年的建设,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制订了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新开设特长性课程五门(其中一门完全由企业专家授课),编写公开出版教材两部,校内讲义两部,扩建校内实训基地,增加校外实训基地数量,开发仿真综合实训项目两个。新的培养体系完全与工程实际密切相关,学生一毕业即可胜任该特长的工作,完全达到了职业教育的目的。

二、基本建设内容

1. 建立了完整的特长人才模式培养体系

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根据质检特长在工程中对应的岗位要求,总结吸收我院示范建设成果,经过近五年的建设,逐步完成了质检特长的人才培养体系。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修订完善了质检特长人才培养方案,突出针对性、强化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以我院“百县千企联姻工程”为平台,聘请企业技术专家、或由院内“双师型”教师承担特长课程教学,校企(或行业协会)合作,进行特长教学的评价和认定。按照特长岗位的任职要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实现“零距离”上岗。体现以学生为本和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2. 建立了完整的课程体系

通过调研、与企业专家沟通,完成了该课程体系的建设。根据岗位的实际需求开发了《无损检测》、《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控技术》、《水利工程施工图识读与绘制》、《材料检测技术》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三合一培训》五门特长性专业课程,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了课程标准。公开出版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监控技术》和《水利工程施工图识读与绘制》两部教材,编写了《无损检测技术》和《水利水电工程试验室管理及材料检测》两部校本讲义。教学中根据课程特点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现场观摩教学、企业专家授课等多种教学方式。

3. 建立了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方面,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试验实训项目的开发,与企业联合开发新的实训项目9个,并开发了特长综合实训项目。

实训体系建设方面,以原有的建材试验室为基础,与拥有甲级检测资质的中水十五局科研院联合论证,经过改扩建,建成了新的建筑材料检测实训中心,该实训中心融教学、工程材料检测、科研、技能鉴定和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新检测实训中心占地面积近1300平方米,仪器设备200多台套,设备总值约230万元,为实践性教学提供了保障。

4. 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了满足特长教学的要求,大力引进培养专业教师水平,扩充师资力量。从专业院校招聘新教师,从工程单位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授课。加强专业教师实践锻炼和进修培训。组织专业教师充分利用假期及实习时间,赴工程一线或国家教学基地实践锻炼或培训,提高了教师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业务水平。

三、创新点

1. 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

特长性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的学生也更“专业”,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特长及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分特长教学拓宽了专业口径后,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及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特长。例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分的特长有:施工特长、造价特长、质量检测与试验特长、水利安全特长、测量特长、国际工程管理等特长。大多数的女生都不喜欢也不擅长施工和测量,但是如果从事一些质检、造价、安全、管理等工作,女生也喜欢学,自然就能学好,用人单位也喜欢要,何乐而不为?因此,特长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特长,根据其兴趣爱好培养,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就业率。

2. 校企联合的新培养模式

本特长完全采用了新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随着社会世界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了世界,因此“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而这门课程的特点就是更新很快,要跟上社会的发展,必须要经常去相关的培训认证机构学习,专业教师从时间和精力上很难满足,对于该门课程的教学,教学完全由相关的培训认证机构完成,培训认证机构不收取任何费用,节省了学校资源,对于培训认证机构,通过给学生授课,可以直接从取资格证的学生中收取相关的费用,也提高了该机构的知名度,而对于学生,不仅学习到了最新最前沿的知识,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直接考取相关的资格证,既方便又经济,为学生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实现了学生、学校、培训认证机构三赢。

四、成果应用

1. 增强了学生的专业水平,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通过质检特长的教学,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毕业后学生专业特长对口率都在80%以上,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从07级到10级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6%以上,一些来的迟的单位招不到学生,由此可见质检的学生完全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

2. 彰显示范、辐射作用

质检特长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很多单位的肯定和学习,一些相关的兄弟院校也纷纷采取相类似的教学模式。建筑材料检测实训中心实训条件的建设体系,也收到诸多兄弟院校的参观学习,前后有几十所院校的领导与专业教师来中心考察学习,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有些院校多次派人来中心学习取经,借鉴建设经验。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中产生了强烈影响,起到了示范与辐射作用。

3. 资源共享,与相关单位联合承担检测科研任务,并成为相关单位学习培训基地

质检特长体系建成后,先后有延安市水务局等多家单位专门来学习质检方面的专业知识,成为对口单位的培训基地。其中建筑材料检测实训中心还与中水十五局科研院联合承担工程检测任务,还为本校教师提供科研创造了条件。成为了集教学、科研、检测于一体的综合实训中心。

4. 提升了办学理念

近五年来,在质检特长建设运行模式上,始终紧紧把握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特长,努力大胆进行实践与探索,坚持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办学方针,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培养适应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继续深化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合格+特长”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体系,加强特长建设,充分体现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质为目标,坚持面向社会、服务企业”的办学理念。

五、总结

通过五年的教学实践,质量检测及材料试验特长方向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信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在职业院校教学中大力推广特长建设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旨在通过介绍该特长的建设情况,为其他专业特长建设提供一些基本的经验和借鉴。

[1]陈学峰,陈然.高等教师教育中学生专业特长培养的路径[J].教育评论.2011(3)

[2]符绍宏,黄国彬.信息管理人才专业特长初探[J].图书与情报.2013(4)

[3]郝红科.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合格+特长”教学模式的建立于实践[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

[4]徐晓雄,刘景福. 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以宁波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例[J].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论文集.2011(10)

猜你喜欢

特长水利水电实训
水利水电工程
农村水利水电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特长,亦是一种成长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MD4-1000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让女儿快乐学“特长”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LED照明在井冈山特长隧道的应用
如何判断孩子的兴趣与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