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华:国土规划大数据整合与应用
2014-01-28
土规划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基于地理信息的大数据系统,在长期的运行维护中,积累了大量的地理信息资源,要实现智慧国土规划,必须要有大数据做支撑。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大数据”这一IT行业的时髦概念正在逐步渗透至各个传统行业。所有研究都表明,未来数年数据量会呈现指数增长。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估计,全球企业2010年在硬盘上存储了超过7EB(1EB等于10亿GB)的新数据,而消费者在PC和笔记本等设备上存储了超过6EB新数据。1EB数据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中存储的数据的4000多倍。事实上,我们如今产生如此多的数据,以至于根本不可能全部存储下来。例如,医疗卫生提供商会处理掉他们所产生的90%的数据(比如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几乎所有实时视频图像)。
大数据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能够在海量的数据中,进行挖掘和分析。语义分析技术、图文转换技术、模式识别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等,都在大数据分析时获得应用。
中国各地制定或公布了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规划。云计算、物联网、社交化媒体、GIS为大数据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来源。因此大数据中包括的每个用户的身份、地点、时间、喜好、厌恶、社会关系等等大量的信息。伴随数据挖掘和分析的技术发展,我们即将步入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时代。
国土规划大数据的整合
统一资源标准。统一标准、统一规范规划信息资源,使其在规划编制、实施、监督、决策的全过程中起到唯一标准的空间数据支撑作用。对各类政策法规、文件、资料、档案、知识以及城市现势数据、规划成果数据、城市控制线数据、审批项目等数据进行分类、分层和标准化。用以解决城市规划编制、管理过程中所需的资料、档案、知识、空间数据分散,控制层次过多,以及已编制各层次规划成果间的相互冲突,甚至于管理现状相矛盾的现实问题,使其在规划编制、实施、监督、决策的全过程中起到唯一标准的空间数据支撑作用。
规范资源采集。通过信息资源库体系建设,规范信息资源采集的内容、方式、频率等,使资源最大限度地科学合理地进行获取与积累。
合理资源建库。根据业务应用需求,进行数据资源的合理组织,为不同业务应用和不同的使用对象提供资源的服务。
资源动态更新。规范信息资源的更新方式与更新的频率,为规划编制、规划审批、规划监管、规划决策提供支撑。
支撑管理决策。决策的基础就是数据,要将信息资源整合形成城市规划、发展、建设的大数据,并通过再次深入挖掘提供决策分析所需的支撑依据。
武汉的大数据成果及应用
国土规划信息资源目录。目前,形成了涵盖共10大类、117中类、1143小类、1628层的信息资源目录。政务电子地图:覆盖全市域,每年更新4次。遥感影像:涵盖2000年以来历年的数据。城市三维模型:建立市域框架模型和中心城区、新城区城关镇700余平方公里精细三维模型,实现由二维向三维的提升。
智慧武汉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2012年12月8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下发了“关于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国测国发[2012]122号;2013年3月12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下达“关于智慧武汉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项目立项的批复(国测国发[2013]14号)”;2014年3月18日,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成立市智慧武汉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武政办〔2014〕34号)。建设内容:时空信息数据库;时空信息云平台;典型应用示范系统;建立长效机制。实现从数据共享向共享协作的升级、从空间数据向时空数据的升级、从共享服务向智能服务的升级以及向IaaS/PaaS/SaaS的全面升级。建立了各类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创新发展了政务电子地图和静态三维;开展了时空数据库建设,搭建了平台框架;编制了《政务电子地图数据规范》(DB42/T 909-2013)等标准,并在城管、社管、税源管理、水务、公众服务等领域得到应用。
武汉市政府公开数据服务平台规划建设。一朵云:面向公众的政务外网云服务;一张图:政务外网数字地图;一站式:提供一站式数据访问和下载;一套标准:建立数据采集标准、元数据标准、数据更新标准和用户服务标准等;一种模式:形成开发利用政府公开数据的新模式。
智慧社会综合管理与服务。2012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武汉市开展了社会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项目建立了以人、房管理为主的人房网,在此基础上融合了以城市管理为主的城管网,以工商企业法人、小餐饮、电梯管理等为主的综合网,进一步整合公安、房管、计生、民政、工商、城管等21个部门的相关信息,搭建了市、区两级平台,形成了市、区、街、社区、网格“五级联动”的运行机制。网格划分:17000个网格;三网融合:人房网、城管网、综合网;信息整合:整合21个部门相关信息,1040万人口、76万户房屋、206万个部件、67万工商企业法人、20多万参保信息;系统建设:市、区两级平台;五级联动:市—区—街—社区—网格。
武汉市土地税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通过项目建设,2012、2013年底武汉市增加纳土地使用税企业1700多户,增加应税土地面积6000多万平方米,增加年税额2亿多元。2014年上半年土地相关的税收比2013年上半年同期增加23.3亿元。同时,武汉市国土规划局通过整合市地税局反馈的土地税征管信息,进一步加强了对闲置低效土地的控管,提升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