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家书屋的管理
2014-01-28赵秀清云南省永善县图书馆657300
赵秀清 (云南省永善县图书馆 657300)
农家书屋是2007年3月国家实施的一项文化惠民工程,这是一项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也是一项推进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建设,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素质的一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基础性工程,到目前基本覆盖全国所有行政村,国家投入这样大的一项工程,如何来管理好、利用好这批图书,发挥其作用,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农家书屋现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家书屋初建时,中央财政按每个书屋2万元左右的标准资金补助,主要由文化主管部门和出版发行部门配成图书送到各农家书屋。解决了图书购置经费问题,但是书屋建成后,逐年需要补充图书资料、需要经费,完全靠社会投入是不现实的。
(二)农家书屋在管理和运行上,实行的是农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模式,有的村委会只起监督作用,不直接管理,有的是村委会干部兼职管理,忙于其它工作,想开就开,不想开就关,开放时间不稳定,又加上不懂图书的分类、上架、登记等业务性工作,甚至有的地方还将书堆放在室内,没有上架向群众开放。
(三)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文化基础不同、产业结构不同、读者阅读需求也不同、建农家书屋时,统一配置图书资料,有部分不适应当地农民读者的需求,数量也有限,种类较单一。
(四)书屋管理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门培训,对书屋管理知识了解不多,管理人员积极性不高。
(五)书屋设施、设备简陋,有的缺乏应有的书架、桌椅等,给书屋的开放带来一定的困难。
(六)农业家书屋建设需求与当地财政困难的矛盾比较突出,农家书屋是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应由公共财政予以支持,但是很多地方没有把农家书屋的建设的资金列入财政的预算,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影响了农家书屋建设的质量。
(七)重建轻管,服务不到位,农家书屋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农家书屋是一次性援建的,比较注重初建时的形象,后续的管理和服务跟不上,图书资料数量少,好的书更少,借阅率低,宣传不到位,有的成为闲置的摆设、仓库。
二、农家书屋是村级公共图书馆
(一)农家书屋的服务对象是该村村民,决定了它的公共性。服务的主要载体是图书,它与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是一致的,只不过它的业务小,图书数量少,可看成是微型公共图书馆,从图书的组织、分类、排架、编目上必须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应该把农家书屋的业务集中到县(区)级公共图书馆统一组织,做到“书屋”在管理上规范、统一,真正发挥书屋的作用。
(二)明确“书屋”的管理主体,如果“书屋”不明确管理的主体,多方管理,造成管理混乱,都不想管理的局面,因此农家书屋的管理应该由县(区)级公共图书馆统一管理,乡(镇)村给予支持,这样有利于“书屋”的可持续发展,把农家书屋看成是县(区)公共图书馆在农村的分馆。这样既扩展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面和服务对象,又发挥了图书馆在引导全民阅读的作用。
三、对农家书屋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从目前状况看,农家书屋管理人员大都由村干部、退休干部或教师、广播电视协管员等,有的身兼数职,没有图书馆管理的知识,不熟悉图书借阅和管理的业务,不利于书屋的管理和利用,书屋的发展除了后续的资金支持外,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很重要的因素。所以必须加大培训的力度。提高管理人员对工作的认识,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将“书屋”的图书资料完全得到充分利用才是目的。
农家书屋的服务对象是一个行政村的村民,对于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全民文化素质起到基础性的作用。把农家书屋管理好、建设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书屋在后续资金上主体还是要政府投入。
四、建立完善书屋管理的规章制度
书屋的图书资料是国家财产,保护好是每个公民的职责,要把保护好、管理好、使用好书屋的每一册图书。必须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书屋的每册图书不被丢失。
总之,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农家书屋已全面覆盖我国的每个村,让每个村民享受到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解决了买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如何使这惠民工程真正发挥作用,是全社会都应该值得关心和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