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戏曲表演艺术
2014-01-28营口市戏曲学校115000
毕 庄 (营口市戏曲学校 115000)
表演艺术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传统,从汉代的《东海黄公》就有了悲剧的出现,并且有着精湛的艺术表演。梅兰芳先生的《贵妃醉酒》《宇宙峰》《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四大经典,是我国戏曲表演艺术的精华和巅峰之作。
一、 中国戏曲表演的特点
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与西方的“体验派”和“表现派”艺术的现实主义演剧方法不同,它是利用夸张的手段和脸谱的结合进行表演的,它的鲜明特征就是戏剧动作歌舞化,歌舞表演戏剧化,歌舞戏剧程式化,在形式化的过程中,它的训练方法和创造形象的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就是“四功五法”。
“四功”就是唱、念、做、打,四种表现方法。“唱”是唱功、唱腔;“念”是念白、京白、韵白;“做”是做派、身段;“打”是武打,各种刀枪把子。这是基本功,它是为程式化和行当服务的,它不是戏曲艺术本身,它是创造形象和人物的手段,是戏曲演员具备丰富表现力的一种基本方法。“五法”就是手眼身法步。“手”是手臂的动作,“云手”“托掌”“按掌”“顺风旗”之类;“眼“是眼神,“手到眼到”,是对眼的基本训练;“身”是身段,圆场、花帮步等;“法”是动作的“起法儿”,动作的“带劲儿”,也是方法;“步”是脚和腿的步法,“丁字步”“弓箭步”“骑马蹲裆步”等。
程式化是戏曲表演的根本特证,程式化就是规格,就是对规格的强化和普遍应用。比如:“起霸”就是戏曲武生披甲扎靠的动作,因为有人将这个动作做的很讲究、很好看,大家都来学,就变成大家公认的规格、模式,一来二去就普及开去了,逐渐就形成了固定规格、固定模式,日积月累天长日久就变成为程式化。
类型化是戏曲表演各个行当派生出来的又一特点。在戏曲舞台上生、旦、净、末、丑五行的表演,都有各个行当的表演程式。比如:“生”行,小生、武生、老生、文武小生、文武老生,他们的唱腔、动作都有一定的程式。“旦”行,小旦、花旦、武旦的唱腔、动作也都有一定的表演程式。
程式化、类型化是戏曲表演的两大特点。梅兰芳先生利用他的“青衣”“花衫”行当,创造出的虞姬、杨贵妃、赵艳蓉、穆桂英形象在我国戏曲表演史上熠熠生辉名垂青史。即使是同一行当因为性格不同,出现了千姿百态的丰富的形象。但是由于程式化类型化的原因,不同朝代的角色有着大同小异、似曾相识燕归来的雷同感的缺憾和弱点。
二、戏曲表演中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现
“情感体验”是俄罗斯伟大艺术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核心。他强调演员的表演必须是在体验人物的内心情感后,又体现出来的表演方法。在我国戏曲表演艺术中,梅兰芳先生深有体会地说:“每个戏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故事都离不开人物,每个人物不论男女都有身份、年龄、性格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我们演员首先要把戏里故事的历史背景了解清楚,然后把自己所扮演的人物仔细分析,深入体会”。这些话实际上就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体验派”的表演真谛,梅先生将其运用到中国戏曲表演中来的。
“情感表现”是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表演与戏剧创造的理论,史上被称为“表现派”。它将演员和角色分为“第一自我”和“第二自我”。“第一自我”是演员,他在表演的时候掌控和推动“第二自我”就是角色的表演。这和中国的戏曲表演艺术十分相像,演员的表演掌控和推动与脸谱相一致的情感表达。
在梅兰芳那里三大表演体系的表演方法得到融会贯通。这也被其他戏曲界人士所承认,中国戏曲表演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跨域。
三、表演艺术的融会贯通是戏曲发展的必然路径
1935年在莫斯科,梅兰芳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相聚一起,实现了举世关注的历史性的表演艺术大交流。他们各自畅谈了自己的表演艺术经验。三大表演体系的巨人相会实现了世界性的表演艺术的融会贯通这一必然路径。。
梅兰芳在莫斯科的演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布莱希特在1936年发表《中国戏剧表演艺术中的陌生化效果》一文,其中讲到:“中国戏曲演员的表演,除了围绕他的三堵墙之外,并不存在第四堵墙,它使人得到印象,他的表演在被人观看。这种表演亦即背离了欧洲舞台上的一种特定幻觉,演员力求使自己出现在观众面前是陌生的,甚至使观众感到意外。演员在表演时的自我观察,是艺术的和艺术化的自我疏远的动作,他防止观众在感情上完全忘我地和舞台上的事件融合为一,演员表演时处于冷静状态,可是由于演员与被表演的形象保持着一定距离,有哪一位沿袭老一套的西方演员能够像中国演员梅兰芳那样,穿着男装便服,在一间没有特殊灯光照明的房间里,在一群专家的围绕中表演他的戏剧片段呢?”他又讲到:“梅兰芳穿着黑色礼服表演着妇女的动作。这是我们看到俩个形象,一个在表演着,另一个在被表演着,在晚上这位博士表演变成另一个形象声音也不同了。那个穿着黑色礼服的梅兰芳几乎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假如我们不是这样了解他,假如他不是这样声名显赫,从太平洋到乌拉尔尽人皆知的话,我们根本认不出他来啦,一种观赏艺术能够要求和创造一种艺术,这种艺术先要经过学习和训练,而后又要经常在剧院演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也给与了崇高的评价。梅兰芳表演体系是唱念做打融合一体的程式化,再加上体验表现制造观赏,没有四堵墙的当众表演,梅兰芳的表演是我演、唱、舞,你听、哼、看,观赏技艺享受美感。
[1]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著.郑雪莱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卷》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2]布莱希特著,刘国斌译.《布莱希特论戏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3]梅兰芳.《梅兰芳戏剧散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4]张庚著.《中国戏曲通论》.中国戏剧艺术出版社,2010.
[5]于平主编.《舞蹈表演教学参考资料》.北京舞蹈学院出版,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