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视唱练耳与声乐演唱的关系

2014-01-28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050024

大众文艺 2014年15期
关键词:腔体呼气气息

王 新 (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050024)

音乐是人类特殊的交流方式,而声乐艺术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声乐演唱能直接表达人类的情感,“视唱练耳”这门课程则是声乐学习的基础。在声乐的学习和演唱过程中,运用“视唱练耳”的技法对声乐演唱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有很大的提升。相对而言,视唱练耳对声乐技术的辅助作用也同样值得探讨。

一、声乐演唱中的“视唱练耳”要素

1.快速准确的识谱训练在歌唱学习中的重要性

演唱必先识谱。初学新的声乐作品,第一步就是识谱,而做好这一步,就需要有“视唱练耳”中识谱的基础,识谱需要做大量反复的练习。

在初学新的视唱作品时,首先要整篇视唱,在唱的过程中,看谱的速度要比嘴唱的速度快一点甚至一小节,这样就可以“预读”下一小节,达到连贯的效果。优秀的播音员能够在摄像机前流利地播读稿件,是因为他们有“提前亮”的本事,在念完一句话的同时余光已经扫向下一句话,这种专业技巧也是我们在音乐中需要锻炼的“眼睛比嘴快”。

2.准确的节奏、音准、旋律强弱控制在歌唱学习中的重要性

音准是歌唱的基础。我们在歌唱时或多或少会出现音准问题,声乐作品的旋律是固定的,而演唱能力则是有上升空间的。例如在专业合唱团训练中,每个声部都有各自的旋律,精准的发音决定着作品的完整性及流畅性。

节奏是声乐演唱的灵魂、骨架,很多人因为节奏不稳而无法驾驭声乐作品。例如咏叹调《你想要跳舞我的小伯爵》中,可以看做是A+B+A的结构。A部分节奏简单,B部分节奏加快且旋律多变,A’部分又回到和A相同的节奏。这就需要演唱者有较好的节奏感,节奏稍快或稍慢的微小偏差都会影响作品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节奏感也存在着先天性的差异,有的人天生就节奏很好,只要听几遍,识几遍谱就能很快掌握,有的人的效果却不是很好。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克服薄弱环节,多学习研究,就会有所改变。

强弱的对比在声乐作品里也是至关重要的。有的人在唱歌时一直用大音量演唱,忽略了强弱的对比、感情的流露与变化,也表现不出作品内涵。例如歌剧《杨白老》的末尾有一段独白,有的歌唱者在演唱时心情很激动,用洪亮的声音念这段独白,其实笔者认为这是不合理的,杨白老是一个被压迫的农民,他的身份决定了这段独白的语气不会特别强硬,虽然歌唱者要保持气息,但不能用大音量,这就需要了解剧情,做到强弱对比才能较好的把握作品。

每次合唱训练时都会遇到某些人的声音在合唱团中突兀出来的情况,这会影响合唱团的整体效果与合作。合唱团是一个整体,要互相融合、渗透,才能唱得更好。

3.听觉对音乐基本要素的准确把握

听觉对音乐基本要素的准确把握被称为“练耳”,“练耳”也可以被称为听觉训练,听觉训练狭义上是指对音的高低和节奏快慢等因素的辨别;广义上可以延伸到对音色、音质、音响效果的辨别。

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人们都会出现伴奏配合不好的情况,这就需要平时专门的大量训练。它要求我们有灵敏的“好耳朵”来辨别声音的好坏、发音位置的高低、气息的深浅等等,能使学习者少走弯路。视唱练耳需要大量练习,甚至对上课铃声、手机来电铃声,都要去模唱。

二、视唱练耳中的声乐技术的重要性

1.视唱练耳中如何更好的运用声乐气息训练

沈湘教授曾经说过:“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气息是一切发声唱歌的基本。把歌唱时的气息用在视唱上,视唱时会更加流畅、动听。吸气、呼气、换气,这三个步骤是运用气息的主要部分。

气从鼻子、口腔同时吸入,经过喉咙、气管、肺,把气推向后腰部,而且胸部动作也不能僵硬,胳膊、肩也处于自然状态,不要使身体各部位变的紧张从而导致发声受影响。

呼吸均匀平稳,找到支点是呼气的关键,此外还要找到和其他器官配合的感觉,形成自然的配合力量,从而使呼气的方法基本正确。吸气和呼气能形成自然的对抗,这种对抗不平衡会使吸进来的气会变得僵硬,导致无法正常呼气;或是呼气的时候把气漏掉了,发音或歌唱时就会上气不接下气。

有的声乐作品和视唱作品有换气记号,有的则没有,这就要求我们自己去把握,毕竟换气是很重要的“补气”环节,没有正确合理的换气,都会影响歌唱质量,好的换气会使呼气和吸气更加流畅。我们在歌唱时会遇到长音和高音,有可能时值没唱够,高音唱不上去,出现此类情况是因为我们没有较好地运用呼吸方法,正确的呼吸能保证视唱气息顺畅。

2.视唱练耳中对运用声乐演唱共鸣的训练

所谓的共鸣是指歌唱发声时气息冲击声带震动产生的音波,通过声带周围肌肉、软骨和空气的传递,使口、头、胸等腔体里的空气产生共振的现象。我们常说的共鸣有四个:头腔共鸣,口腔共鸣,鼻腔共鸣,胸腔共鸣。

歌唱家在舞台上演唱的时,在不使用话筒时也能使音乐厅的所有人听清楚,做到这点就需要很高的泛音、位置做支撑。头腔共鸣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高音,音越高其效果越明显,例如我们在听男高音发声训练时,感觉发声位置大部分都在头腔上,还有戏曲演唱者在训练时发出的声音大部分是头腔共鸣。

鼻腔共鸣能增强歌唱效果,而鼻子不舒服或者鼻音是对歌唱效果有消极影响的,所以演唱时要保证鼻子通畅才能使声波在鼻腔里震动,产生共鸣。

口腔共鸣是气传送上来经过的第一个共鸣区域,它的通畅与否影响着整个共鸣腔体的共鸣。当气息传送上来时,口腔自然打开,上颚有上提的感觉,下颚放松,让气息携带声音自然流出,撞击在正确位置,这样能使声音洪亮,与头腔共鸣和胸腔共鸣呼应,还会使咽喉放松、减少负担。

胸腔共鸣是大家最熟悉的腔体,唱低音区时需用到这个腔体。胸腔共鸣训练时要放松,不要为了唱低音、追求胸腔共鸣效果而刻意挤压喉头,这种发声方式是不正确的。

在视唱练耳训练中能够娴熟运用这些共鸣腔体,对提高发声位置、拓宽音域有很大帮助,从而使我们有更大的进步。

3.视唱练耳中运用声乐的“歌唱性”的训练

歌唱艺术的声与情是密不可分的,声乐作品与视唱作品是共通的,笔者想要重点强调的是:视唱也需要情感的点缀。

总之,在声乐的学习演唱过程中,将声乐演唱的技术、表达方式等方面与“视唱练耳”相结合,能够提高识谱能力、音高准确性、伴奏配合能力等。优秀的声乐素质能将视唱练习表达的更完整;在视唱练耳中运用声乐演唱中的气息和共鸣以及“歌唱性”的训练使其更准确严谨,音乐表现更丰富,所以二者是相辅相承的。将声乐演唱这门极具个人表演色彩的艺术形式加以“视唱练耳”训练之后,略显单一的曲谱也会即刻华丽变身。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的.奥尔德森著,李维渤译.《嗓音训练手册》.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赵梅伯著.《歌唱的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

[3]奥斯特洛夫斯基著,孙静云译.《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法论文集》.

[4]张前著.《音乐美学教程》.上海音乐出版,2002.

[5]《论歌唱中的共鸣——<新世纪剧坛>2011年03期》

猜你喜欢

腔体呼气气息
热力耦合下盐岩储气库腔体蠕变及稳定性研究
地铁盾构隧道复合腔体构件性能试验研究
如果你很生气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大功率连续波磁控管腔体一体化的研究
蕾丝气息
“春的气息”
一种密闭腔体的加热设计与分析
春的气息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