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早期的叛逆
2014-01-28林思洁南京大学南京210008
⊙林思洁[南京大学,南京210008]
胡适早期的叛逆
⊙林思洁[南京大学,南京210008]
人在成长过程中,总会经历几个重要的阶段,处在青春时期的少年们常会因为欠缺冷静的思考能力,使自己的行事多了一丝冲动。这不但成了少年们人生道路上的一大关卡,更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前途发展。本文就中国著名学者胡适的早期人生经历来探讨其本身的叛逆意识及其产生的动因和演变,并进一步分析其少年时期的叛逆表现和化解的构成原因。
胡适叛逆少年表现原因
胡适(1891—1962),生于1891年12月17日,原名胡洪,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1910年十九岁的胡适考取了清华留学奖金赴美,入读康乃尔大学农科;1912年二十一岁的胡适弃习农科改入文学院,主修哲学。“五四”运动之前,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胡适也是主编之一,他在杂志内发表文章倡导新文化思想运动并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胡适大力鼓吹文学革命,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勤、谨、和缓”等观点,对研究治学方法影响颇深。然而,胡适先生所提出的这一主张,正是其早期叛逆意识所产生的思想影响。下文将进一步分析胡适少年时期的叛逆表现和化解的构成原因。
一、胡适的叛逆意识演变与产生动因
胡适的叛逆表现较一般少年更为内敛。他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居于安徽省绩溪县的一个村落。因自小接受旧教育的熏陶,使他的古文底子扎实深厚,并深受孔孟思想的影响。此外,母亲的个性深刻影响了胡适的个性成长,他继承了母亲那过分宽容、忍让的习性。胡适在十几岁时便产生不抵抗主义的信念,间接使其叛逆意识被掩藏在内心中,不易被挖掘出来。
胡适的不抵抗主义思想自少年时期便在脑海中盘旋,其后更积极采取实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信念。1915年时,胡适参与了被视为“新和平主义”者的安吉尔主持的年度国际关系讨论会。经此会议,胡适改变了过往那种无条件接受的不抵抗主义的一切理论,主张“把世界各国的力量组织起来,来维持国际公法和世界和平”。对这种“新和平主义”观念的推崇几乎影响了他大半生。直到“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战全面爆发,他才真正抛弃那套反战主和、实质上是妥协投降的所谓“新和平主义”的东西。①
胡适九岁时首次展现出他叛逆的一面。他在四叔家偶然发现了一本被老鼠咬坏了的《水浒》残本,便一口气将书看完,从此开始了他看小说的生涯。然而,当时的塾师和家人是禁止他看小说的,于是,他就躲到厕所里去偷看。②这正是胡适先生最初的一种叛逆表现。然而,胡适先生的叛逆表现最初点源于那小小的好奇心。纵然胡适自小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学生,但他并非只懂得完全顺从,他内在有着无比的固执,这正是他叛逆的最佳推力。到美国后的胡适全心投入学习,积极参与各类讲座,并时常发表文章,一心希望日后回国能做些贡献。当时的胡适虽屡次公开表示反对西方的自由恋爱,大赞中国的包办婚姻是如何的好,但现实中的他因母亲频密的家书催婚,备感压力,正处于极端矛盾的思想斗争中。
年轻的胡适有着许多理想,在接触了西方新思想后更是不愿意迎娶一个不认识、不相爱的女人为妻。然而,他为了不让母亲伤心,反抗行为并不明显,仅一再以功课繁忙为借口推辞。这使他的反抗显得毫无力量,而这屡次借故逃婚的态度,正是他的一种消极反抗方式。胡适深感进退两难。一方面不想让挚爱的母亲失望,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如此草率地放弃自己的幸福。苦恼中的胡适,最终从思想上反省自己的包办婚姻,并找到了“无后主义”作为思想的解脱良方。对胡适而言,“无后主义”的内涵是一种激进的爱国主义,而男子汉为国献身则是理所当然的。③
他由最初的遵从旧思想的“包办婚姻”,到后来的反抗,直至最后的妥协,这其中的转变是极为复杂的。而这思想上的转折与胡适爱恋的韦莲司女士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韦莲司女士对胡适的启发极多,胡适正是从她身上制定了为更高的目标迈进,而甘愿忍受牺牲自由恋爱的权利。④
从少年时期到成年后的过程中,胡适的叛逆意识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胡适的叛逆是一种内在个性的升华及转化。由于父亲早逝,自己是家中的独子,母亲给予他最好的教育,最严格的管制,对他抱有极大的希望,使他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因而不得不压抑自身的个性发展。胡适曾在《容忍与自由》一文中表达了他的叛逆之所以非一般叛逆那样的主要原因。他在文中说:“我自己总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是信神的,居然能有这雅量,能容忍我的无神论,能容忍我这个不信神不信灵魂不灭的人,能容忍我在国内和国外自由发表我的无神论的思想,从没有人因此有石头掷我,把我关在监狱里,或把我捆在柴堆上用火烧死。我在这个世界里享受了四十多年的容忍与自由。我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对我的容忍态度是可爱的,是可以感激的。”⑤
从生活中,胡适看到了美好的一面,同时找到了属于他表达叛逆的方式。他明白用强烈的反抗方式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于是决定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他的容忍,这样方能减少阻力,为自己的追求取得最佳成效。此外,胡适惯以这样的叛逆方式来解决困难,或是作为事情的转折,以便能让事情转入佳境。因此,胡适先生的叛逆表现似乎成了他解困和建设的最佳武器。胡适从不曾停止自己的反叛行为,他的反叛形式虽然温和,但其本质却是十分强烈的。
二、胡适少年时期四次转学的叛逆表现
胡适在上海求学的九年生活中,多次将其隐藏已久的叛逆表现出来。首先,胡适到上海后的第一所学校是梅溪学堂。初次离家的胡适在离开母亲的呵护后,开始学习独立生活。然而胡适的思维始终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且将母亲多年的教诲视为人生的基本原则。这种根深蒂固的想法使胡适在面对梅溪学堂内部动乱而导致学校教育政策的混乱时,虽与友人一同以拒考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却也只是点到为止,而没有进一步的抗议行动。而胡适在少年时期首次展现出的叛逆行为,正是为了追求一种满足自己求知欲望的权利而产生的。
胡适离开梅溪学堂后转入澄衷学堂继续学习。有了之前的反叛经验,胡适明白一味的遵从是不对的。他深感适时反抗才能获得合理的待遇,否则便会丧失追求学问的机会。因此,他开始有所改变。担任班长的他在一次为班上某同学被开除的事向白先生抗议,并写信申诉后遭到责备并以记过为处分而深感愤怒。然而,在听完身边朋友给予他的劝告后,母亲寄予他的厚望让他的反叛意识瞬间熄灭,他选择以转校作为另一种无声的反抗表现,其“叛逆”行为又一次“夭折”了。
胡适凭借着自己的求知欲望使他在中国公学学习时专心于求取学问。然而,中国公学掀起的一场“大风潮”却成了胡适人生中的又一场斗争,成为他少年时期极叛逆的一次行为表现。当时,他被推选为筹备“中国新公学”的大会书记,与同伙一起退学转入新公学以示支持。但他的反对与一般热血青年盲目跟风有所不同,他提出反对的主要原因是因意识到中国公学校方以强硬高压的手段来压制学生,造成学生在学习上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他了解到校方已严重侵犯其学习的权利,使他的学习受到阻碍,因此他积极参与反对的行动,试图建造一个能让自己继续求取知识的新环境。
为了化解中国新公学仅维持一年多便陷入即将解散的危机,新旧中国公学协议合拢组成一所学校。曾积极投入反对旧中国公学活动的胡适,对于这个结果感到万分迷惘,加上当时家中早已破产,这使他领悟到自己身负重任,必须马上担起照顾家里的责任。
在种种压力的逼迫下,胡适的内心备感痛苦,于是他随损友走上堕落的轨道,过着游手好闲的日子,与友人吃喝玩乐,说笑嬉戏。直到一次因逛妓院喝得酩酊大醉而在回家的路上与人发生冲突,惊动了路过的巡警,又错手打伤了巡警,结果被拘禁于捕房。经过教训后,胡适终于清醒了。在好友的帮助下,他发奋考取“留美赔款官费”,终于再次从黑暗的边缘走回正途。这次经历让原本就早熟的胡适更加懂事,勇敢面对自己的责任,重新走上求学的道路,去实现母亲寄予他的厚望。
胡适在短短的九年学习生涯中经历了不少足以让他走上歧途的事件,然而,胡适的少年老成和那颗致力于求知的心,无形中已预告了他的叛逆因子将注定不得发展。胡适曾说:“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地。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糜先生’……”⑥
从他这番自白中,我们了解到他成长的生活环境缺少了稚子的童真;反之,陪伴胡适成长的是一堆不会发出声音的古籍,是一本本知识的纪录。因此,脱离母亲独立生活的胡适,必然将自己压抑已久的叛逆本色发挥出来,只是那样的叛逆早已不具任何杀伤力,早已转化成一种为达目标的推力而已,同时也使他往后的叛逆表现更具个人特色。
三、结论
胡适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因而对母亲产生了一种极为浓烈的恋母情结。这使他对母亲的话唯命是从,凡事皆以考虑母亲的感受为前提。他打从心里对母亲的看法报以支持及信赖,在未到上海求学前的生活里完全是照着母亲为他安排好的道路生活。从小致力于学习的他,对于学问的追求有着一股无比的热忱。这种求知欲望使他在人生道路上有了明确的目标,让他在少年时期始终有着明确的方向,甚少陷入迷惘的处境。
胡适所表现的叛逆行为总维持于“点到为止”,瞬间即逝,这正是其叛逆表现的最佳形式。总的来说,胡适凭着自己对母亲的那份牵挂,并因为身处的环境缺少诱惑以及本身那股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在叛逆因子蠢蠢欲动的时期保持清醒,充分表现出其理性胜于感性、冷静操控冲动的优秀特质。
如上所述,胡适的叛逆是其内在的真实表现。因此,结合他的生活环境、成长背景以及思想上的影响来探讨其早期叛逆的表现是极为重要的。
①沈卫威:《胡适传》,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8—51页。
②④沈寂:《时代鉴——胡适的白话文、政论、婚恋》,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第30页,第365—368页。
③郭宛:《灵与肉之间——胡适的情爱苦旅》,四川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
⑤欧阳哲生编:《胡适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第272页。
⑥胡适:《四十自述》,中国文联出版社1939年版,第26页。
作者:林思洁,南京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编辑:水涓E-mail:shuijuanb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