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读魅力敦煌 梦回艺术之乡:浅论敦煌壁画艺术价值及其现代意义

2014-01-28崔家嘉中国音乐学院100101

大众文艺 2014年15期
关键词:乐舞壁画敦煌

崔家嘉 (中国音乐学院 100101)

敦煌历经了千年历史的洗礼,有著名的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等主要景观。莫高窟又名敦煌石窟,素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历经千年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000多座。 题材多取自佛教故事,也有反映当时民俗生活的壁画。历经一千年创造的敦煌石窟艺术,展现了一千年内涵丰富的文化,是极其珍贵艺术文化宝库。

一、历史追溯

敦煌悠久的历史,生动、丰富、真实地提供了许多历史状况和历史线索。首先是北魏、北凉、西魏时期,一期的敦煌乐舞壁画初绽光彩,在北魏孝文帝太和改制以后,兴起了具有魏晋风骨的褒衣博带的典型样式,石窟寺也有别于印度与龟兹的塔寺窟,是以中心柱式洞窟为主。二期所处的时期在承前启后的北周,隋代,这一时期时间虽短,却是壁画艺术重要的转折时期。飞天伎乐及乐器数量骤增,造型精美。整体色彩基调热烈,激情洋溢,更富生命力。三期所处的大唐是中国历史的巅峰时代也是敦煌艺术的全胜时期,社会文化繁荣,乐舞壁画也出现了高潮。音乐文化内涵更加丰富,艺术家们精工细绘。随着佛教的兴盛,题材不断扩大,气势恢宏,富丽堂皇,反映盛世大唐的昌盛气象。四期宋、西夏、元为敦煌壁画的衰落时期,内容、题材、绘制形式都沿袭前朝,而趋于程式化,这一时期形式特点是洞窟的壁画以曼陀罗的形式表现。

宋以后,西夏民族逐渐壮大,壁画内容与色调展现了鲜明的民族特征,满壁千佛及穹顶大面积团花图案皆用绿色,更增添了少数民族朝气蓬勃的色彩。敦煌壁画在这一时期华丽收尾,历史将这一瑰宝凝练成沙漠中的一片绿洲,赐福于后世行者。

二、艺术探寻

敦煌艺术是显现于人视觉及触觉的实体。通过壁画真切地展现了一个精彩绝伦的世界,我们通过其留下的视觉艺术,在丰沛的色彩和细腻的形象中看到诸多的艺术形式,如最显著的“敦煌乐舞”。敦煌宗教艺术奇特的想象性和神秘的虚幻感,在敦煌壁画的飞天形象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环窟舞动的飞天舞女,在空中尽展优雅姿态,自由自在地散花、奏乐、歌舞。其凌空飞舞,通过躯体的优美摆动以及裙裤和飘带的轻逸飞扬,如若伴着乐音起舞,与乐融合,不仅表现出了有韵律的飞动姿态,又透过画面展现舞蹈背景中的天籁之声,因而有舞有乐的缤纷,想象奇特,具有神秘与奇幻色彩。

轻盈的飞天造型,展现了舞蹈的姿态;反弹琵琶等乐舞形式,让后人亲眼看到当时的民族乐器样式。2013年推出的大型印象音乐会系列之《印象·国乐》,在音乐表演中就复原了敦煌壁画中的乐器,舞台背景也结合了敦煌壁画中的元素,呈现出原汁原味的敦煌音乐文明,让观众切身感受到中华音乐文化的精髓。这惟妙惟肖的造型,精妙悦耳的音乐,姿态万千的舞蹈想象,使故事情景仿佛活跃我们眼前。其中包含的深厚底蕴和文化,传递了诸多的理念和情怀。

三、精神感悟

敦煌艺术有触及人们心灵的魅力,现实世界充满烦恼和焦虑的感性欲望,壁画展现出回到自我的宁静愉悦世界。敦煌艺术启迪着人们对更高精神世界的期盼。未来和未知的岁月里,人们在生活中还会有烦恼和困惑,无论何时敦煌艺术都会令她的朝拜者感动。这些心灵的洗礼和智慧的启迪仿佛凝聚在壁画之中,即使岁月变迁、朝代更迭,也不被磨灭。

我们来到敦煌,投入佛的虚拟世界的氤氲之中,并不需赞美佛的伟大,而只需感受他思想历久弥新的温暖。她用未曾远去的温暖使我们找寻内心的安宁,在心中创造真正的自我。

四、现代意义

敦煌艺术充盈着的宗教文化和精神,至今仍有强大的张力和生命力,对我国当代文化艺术的创作与发展有着诸多有益的启发。当代各类艺术领域都存在着对传统敦煌艺术的认同与转换再生。如现代乐舞《千手观音》就直接从莫高窟中的 《千手眼·观音变》中获得灵感,现代舞剧 《丝路花雨》也直接从“反弹琵琶”形象和 “飞天”形象中获得的灵感。这些在当代语境中转换再生的敦煌传统艺术形态种类繁多,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空间的距离被缩短,全球文化更加融合的今天,传承和保护敦煌文化,传播敦煌艺术成为现代人的责任和使命。

敦煌文化需要保护与传承,如今关于敦煌艺术文化的研究愈加的成熟,衍生出了众多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打造敦煌艺术品牌,结合现代媒介,增加其传播途径是需要着手进行的事情。如通过文学作品的交流和教育方式。敦煌壁画本身就记载着许多佛教故事,如九色鹿、象护与金象等。可以敦煌壁画为素材,编写适合于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人的经典文学作品,图文并茂的讲述敦煌壁画故事,促进敦煌文化向更大范围传播。让国内外的年轻人了解敦煌石窟的魅力。

近年来,《大梦敦煌》《敦煌韵》等以敦煌文化为背景的歌舞剧目深受大众欢迎。敦煌乐舞依托文化传播的力量而昭显存在的价值,以舞剧《大梦敦煌》为例,它将敦煌文化最负盛名的莫高窟和月牙泉人格化,作为“可移动的敦煌”,向全国和世界宣传展示了敦煌文化和中国文化,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1由此,结合此类主题文化,通过舞台剧、商演等形式,在国内外发展。这不仅是对中国演艺业产品的营销,更是对敦煌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传播。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发更多的艺术衍生品,敦煌作为旅游胜游客众多,以敦煌文化为背景的艺术纪念品自身能达到宣传作用。这些艺术产品不仅被游客带回全国各地,还可以远销海外,在“中国热”的背景下,这些产品因独具中国韵味特色会受到欢迎和喜爱,潜移默化的将敦煌文化输送到全球各地,这也使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注释:

1.徐一超.《敦煌文化的对外传播》[J].新闻世界,2013(3).

[1]王建疆,《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文化、艺术和美学》[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6)

[2]初广志,《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整合营销传播的视角》[J].《现代传播》,2010(4)

[3]《和尚与哲学家——佛教与西方思想的对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

猜你喜欢

乐舞壁画敦煌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龟兹乐舞
壁画上的数学
先秦时期乐舞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
北朝、隋唐壁画
邹城汉画像中的乐舞百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