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税收政策研究
2014-01-27叶宏林茜
叶宏 林茜
摘 要: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作为少数民族地区,除具有作为西部地区的税收政策的特点外,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民族特征。文章对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的税收政策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峨山县所涉及的税收优惠政策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协调税收政策,推动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税收政策;少数民族;峨山县
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同时产业较为单一,少数民族地区涉及到的主要税种种类也较少,地区,除具有作为西部地区的税收政策的特点外,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民族特征。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是云南省的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县,居住着彝、汉、哈尼、回、蒙古等16.28万各族人民。“十一五”期间,尽管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各项经济形势不稳定的局面,峨山彝族自治县各项经济社会指标仍列全国八个彝族自治县前茅,地方财政收入跃居玉溪市前三位,增幅为玉溪市第二,连续三年进入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行列。
一、峨山彝族自治县税收政策概况
一般来说,少数民族地区涉及到的主要税种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建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烟叶税等。而中央税在全国各地区的实施要求基本一致,是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中的不可分散与控制的基本税种,所以地方税的变化才能反映民族地区税收的特点和影响。
首先,作为峨山彝族自治县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的营业税,几乎是当地唯一的主体税种。在营改增试点不断扩大的前提下,峨山彝族自治县应关注由于可能给财政收入带来的影响。那么,如何解决地方政府对营业税的依赖,避免“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在进行政策设计时国家应该有相应的解决方案与措施。目前,增值税属中央地方共享税,75%归中央,25%归地方。而营业税作为地方税,各地营业税收入基本上完全划归地方所有。逐步推进“营改增”政策后,原来构成地方财税收入重要组成部分的营业税收入,在成为中央地方共享税,按其分享比例,大部分的增值税收入将划归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将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随着营业税归属关系的变动,如何进行这部分税收收入比例的重新调整与划分,也是一个很关键的课题。
其次,资源税也是峨山彝族自治县的一个重要税种,其征收范围是对在我国境内开采应税矿产品和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应税数量进行征收。一般所指的应税矿产品和盐是指原油、天然气、煤炭、其它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盐这7类。资源税按开采数量计量征收,以征税对象的重量、件数、容量、面积等为计税依据,按照固定税额标准计征。按照云南省政府150号令的要求,资源税减免审批由云南省人民政府调整到县级人民政府,这实际上增加了峨山彝族自治县的审批权限。
最后,作为玉溪市的一个重要县份,峨山彝族自治县带有烟草经济的特征,因而烟叶税也是一个重要税种。一方面,烟叶税作为商品税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增值税一样采用凭票抵扣的办法进行核算处理,根据购进抵扣法进行税收征缴。而同时,烟叶税又继续保持农业税中烟叶特产税的税收分配办法,其收入全部归地方政府。所以,烟叶税对峨山彝族自治县而言,其税收入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出于地方经济与发展的考虑,地方政府将会加大对烟草产业的促进,这对发展地方特色经济与保证地方财政收入都有益处,形成有效的联动效应。当然,由于峨山彝族自治县社会发展相对缓慢,工业基础薄弱,增值税、消费税这样的大税在短期内不会成为地方支柱税种。而烟叶种植与需求量相对稳定,在没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或新的支柱产业之前,该税种对地方财政收入而言非常重要。峨山彝族自治县的地理位置优势,恰好是形成烟叶税的天然基础,烟叶税是地方税收收入的重要构成部分。由于是老税种,税务机关对其征收成本也较低。
二、峨山彝族自治县所涉及的税收优惠政策
长期以来,为促进西部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经发展,我国对这些地区实行多种税收优惠政策,涉及所得税、耕地占用税、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等方面。在税收优惠政策设计时,根据国家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重点的要求,重点考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发展特色经济等要素。具体来看,这些政策主要包括:
(一)所得税
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的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民族自治地区的企业,需要给予一定税收优惠的,经省级政府批准,就可以对企业定期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对在西部地区新办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的企业,实行所得税两年减半征收的税收优惠政策。
(二)耕地占用税
对西部地区公路国道、省道建设用地免征耕地占用税,其他公路建设用地免征耕地占用税。公路国道、省道以外的其他公路建设用地是否免征耕地占用税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除这几条规定外,对农村居民占用耕地的,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可以免征或者减征耕地占用税。
(三)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对西部地区的内资企业,对国家规定鼓励的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若在投资总额内购进自用先进技术设备的,除国家明确规定不予免税的商品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四)其他税种
除以上各项外,如国家对营业税、增值税起征点的上调,惠及面广。目前,起征点从2万元调至3万元,只要在此限额以下的,均可免征营业税或增值税。峨山彝族自治县经济不够发达,中小企业在经济实体中的比重较大,这一政策的执行,使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必然会惠及更多的中小企业,从而推进这类企业的发展。除以上所涉及的几个税种外,国家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一定期间内也推行了印花税的减免优惠政策,峨山彝族自治县的部分金融机构也得到了这样的税收优惠。
三、峨山彝族自治县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
从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效果看,峨山彝族自治县的部分企业确实得到了税收的减免,感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促进了地方中小企业的发展,推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前文提到峨山彝族自治县本身商品经济不够发达,增值税、消费税这样的大税的税收收入不多,所以税收优惠政策的惠及面非常有限。甚至存在由于优惠额度有限,提交资料繁多,手续复杂,有部分企业放弃税收优惠的情况。这本身也说明了少数民族自治县税收优惠政策存在各种问题,导致其执行效果并没有达到政策预期。笔者认为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税收优惠政策比较集中,大多数优惠政策都是针对所得税而设计的。而现行税制结构是以流转税为主的,因而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不能享受或很少享受到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所以,可以考虑多税种优惠、直接优惠和间接优惠配合的政策模式,更好地发挥税收的杠杆与导向作用,促进峨山彝族自治县的经济早日腾飞。
2、税收税优惠政策多数集中于企业所得税,使得其政策的产业导向性不明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与资金流向。另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并不显著,没有充分体现民族地区产业政策及发展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峨山经济的发展,使其民族自治地区的优势得不到突显。
四、协调税收政策,推动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发展
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中包括“经批准,民族自治地方的内资企业可以享受定期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优惠”的规定,所以云南省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应充分运用国家有关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税收收入,推进云南省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经济的发展。
(一)对效果显著的财税政策,保持其平稳性
峨山彝族自治县经济上长期依赖矿、电等自然资源禀赋来发展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为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目前面临国家对房地产业、钢铁业的宏观调控,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并进而影响到当地的税收收入,并形成恶性循环。根据调研数据,峨山恒茂铸造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利润大幅下滑,较上年同期降幅达30%,究其根本原因,取消废旧物资增值税退税,导致企业产品成本大幅增加。探索经济平稳发展,引导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不搞一刀切,平稳过渡,是各级政府在制定财税政策时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
(二)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可行的税收优惠,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园区
如何大力发展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产业,建设绿色、生态工业,是任何地区都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峨山彝族自治县的工业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包括源天生物等一批企业入驻园区,并构建了科学的产业发展思路,形成了产业链与产业集群,并能促进本地特色农业的健康发展,可谓一举多得。如何加快峨山彝族自治县的工业园区建设,对工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吸引更多有实力与发展前景的企业入驻,增强企业竞争力,优惠的财税政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根据自治条例,峨山彝族自治县有条件在一定时效内加大对工业园区的扶持力度,制定并实施工业园区优惠的税收政策,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园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提升企业活力及后续发展能力,巩固并扩大税源,从而推动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有效利用国家政策契机,推进峨山彝族自治县的发展
“十二五”期间,峨山彝族自治县应把握国家西部大开发及云南省“两强一堡”战略实施的重大机遇,利用“昆玉一体化”建设的契机,在区域发展战略、城镇化建设、工业园区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充分部署,改善投资环境,巩固现有优势产业,培育、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构建合理、科学的财税政策引导、刺激机制,推进峨山彝族自治县各行各业的充分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安体富、杨金亮.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2.09
[2]徐玮.现行中小企业税收政策浅析[J].财经界.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