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外露包扎固定带的设计与应用

2014-01-27张建荣黄春艳

护理学报 2014年14期
关键词:腹带棉垫绷带

刘 萍,张建荣,黄春艳

(东莞市厚街医院 急诊科,广东 东莞 523945)

对开放性腹部损伤肠管脱出患者,传统处理方法用生理盐水浸湿的棉垫覆盖外露肠管,外盖消毒治疗碗,再用绷带缠绕包扎腹部固定,保护外露肠管,防止继续脱出与牵拉损伤[1]。由于此类患者大多伴有胸腹内脏器损伤、其他部位的外伤出血甚至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传统包扎方法存在固定不牢固、包扎时间长、多次抬动患者增加疼痛感,易加重内脏损伤及出血等缺点。为提高开放性腹部损伤肠管脱出患者的急救效果,笔者利用车载安全带原理,自行设计了一种肠外露包扎固定带,临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2月就诊的48例肠外露患者,均为意识清楚、能配合完成本研究的患者,其中男40例,女8例;年龄18~46岁,平均32.5岁。按损伤分类:刀刺伤36例,车祸伤12例;按损伤脏器多少分:单脏器损伤 5例,多脏器伤43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奇数和偶数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情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用传统方法包扎:先用生理盐水浸湿的棉垫覆盖保护外露肠管,棉垫外盖消毒治疗碗包住棉垫及肠管,两人抬起患者腰部在消毒治疗碗外用绷带缠绕包扎腹部5~6圈固定。

1.2.2 观察组 采用肠外露包扎固定带进行包扎。

1.2.2.1 材料与制作方法 肠外露包扎固定带由吸水性强的双层医用棉布、16层医用脱脂棉纱布口罩、金属自动扣3个部分组成。自行设计的肠外露包扎带首先由1条长约200 cm,宽约15 cm的双层医用棉布缝制成1条腹带;腹带的两端分别与1个8 cm宽的金属自动扣两端连接;再将1个长20 cm,宽12 cm的16层医用脱脂棉纱布口罩放在靠近自动扣一端的腹带里侧(见图1),棉纱口罩每次使用后丢弃,以保持包扎固定带清洁,纱布口罩外层腹带的两端位置缝制有褶形及松紧带。

图1 肠外露包扎固定带实物图

1.2.2.2 包扎方法 先用生理盐水浸湿的棉垫遮盖保护外露肠管,棉垫外盖消毒治疗碗包住棉垫及肠管,两人抬起患者的腰部,腹带从患者腰部穿过,使包扎带中棉纱口罩正好包住消毒治疗碗,然后根据患者腹围大小调节包扎固定带的长度,最后扣上自动扣。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1.3.1 牢固性 在院前或急诊科处理时对两组患者包扎后,于绷带或肠外露包扎固定带的上、下缘用油笔在皮肤上划线标记。患者转到手术室后观察绷带或肠外露包扎固定带有无移位,根据绷带或肠外露包扎固定带移位大小,分4种情况:(1)未移位,包扎绷带或肠外露包扎固定带未改变位置;(2)轻度移位:包扎绷带或肠外露包扎固定带向上或向下移位<2 cm;(3)中度移位:包扎绷带或肠外露包扎固定带向上或向下移位<4 cm;(4)重度移位:包扎绷带或肠外露包扎固定带向上或向下移位5 cm以上,并引起包扎肠管的移位。

1.3.2 包扎耗时 记录两组患者从肠外露包扎开始计时到包扎完毕所需时间。

1.3.3 疼痛 采用面部表情量表进行疼痛评分,对参与研究的医护人员使用面部表情量表进行统一培训[2]。面部表情量表:用从微笑、悲伤至哭泣的6种面部表情来表达疼痛程度[3],此表没有年龄、性别限制。完成包扎固定后,请患者根据包扎时的疼痛程度选择适合的疼痛评分并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患者不同包扎方法固定效果、包扎耗时、抬动所致疼痛的比较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包扎固定方法牢固性的比较 观察组包扎固定方法明显较对照组牢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1。

表1 两组肠外露患者包扎固定方法牢固性的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包扎时间、疼痛程度的比较 观察组采用自制肠外露包扎固定,包扎时间缩短,患者疼痛程度减轻,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肠外露患者包扎耗时、抬动所致疼痛的比较(±S)

表2 两组肠外露患者包扎耗时、抬动所致疼痛的比较(±S)

3 讨论

3.1 肠外露包扎固定带包扎更牢固和安全 传统的包扎方法因绷带既薄又窄,在消毒治疗碗上的固定面积小,每圈绷带难以形成整体固定,容易滑脱,导致固定不稳,起不到有效包扎、固定的作用,特别在院前救护车晃动、搬运的情况下,固定效果更差;肠外露包扎固定带内衬棉纱口罩,覆盖在消毒治疗碗上固定面积大,又是整体固定,且接触消毒治疗碗的两端位置设计有褶形及松紧带,使包扎更牢固、安全,避免传统绷带包扎经常从消毒治疗碗上滑脱的弊端。

3.2 肠外露包扎固定带能缩短包扎耗时 传统的绷带包扎方法完成包扎时间至少需要3 min,而此类患者除肠外露外大多合并有其他部位损伤,具有病情危重、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的特点,绷带包扎固定法包扎耗时长,占用人力资源多,影响到其他抢救措施的实施。在院前急救及群体伤救治中弊端更为突出。肠外露包扎固定带只需从患者腰后一次穿过,根据患者腹围大小调节好长度两端相扣即可,1人可完成包扎固定。特别在院前急救、群体伤救治中人手少的情况下尤为合适。

3.3 采用肠外露包扎固定带包扎时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舒适性 传统包扎方法要起到包扎、固定作用至少要抬动患者腰部5~6次,加重患者伤口疼痛,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毛细血管内血流量减少,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致使病情加重[4];开放性腹部损伤肠外露患者可能需多个科室的医生会诊,不可避免会诊的医生需打开包扎部位检查肠管情况,以往每打开包扎部位需要拆开绷带,需要抬动患者伤口部位多次,增加患者疼痛感。肠外露包扎固定带使用时只需从患者腰后1次穿过,检查伤口情况时只需打开包扎带的自动扣即可,明显减少患者疼痛,增加舒适性。

[1]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2.

[2]刘 梅,刘 林,许 勤,等.持续质量改进在骨创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872-874.

[3]申 萍.用面部表情量表法评估疼痛[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3):127.

[4]陈灵巧.多根肋骨骨折患者不同搬运方法的效果比较[J].护理学报,2009,16(4):54-55.

猜你喜欢

腹带棉垫绷带
智能绷带促进伤口无痕修复
透明的绷带
一种脑视觉头盔仪保护套的设计与应用
你能分清孕妇用的托腹带、束腹带、固定带吗
束腹带,合理使用才美丽
腹带的研究与小儿外科腹带的改进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不同置管及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
托腹带、束腹带,你会用吗?
对雪人的诽谤
兽医临床上绷带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