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滩电厂压油装置油泵缺陷分析及处理
2014-01-27邓成洪蔡新武李明生彭俊
邓成洪,蔡新武,李明生,彭俊
(黄龙滩水电站,湖北 十堰 442005)
0 引言
黄龙滩水电站是20世纪70年代成立的一个老水电企业,原来的2台悬吊型机组单机容量为85 MW,总装机容量为170 MW。到2005年8月扩建工程结束后,又增加了2台半伞型机组,单机容量为170 MW,总装机容量为340 MW。该水电站总装机容量已经由以前的170 MW达到现在的510 MW。后增加的2台半伞型机组(即#3,#4机组),其调速器各配置1套压油装置,压油装置配置2台压油泵,互为备用,该压油泵型号为SMF440R46U121W23,工作压力为4 MPa,转速为1 450 r/min,轴功率为32.8 kW,流量为22.7 m3/h。压油泵技术要求:油泵运行时响声正常,打油效率应符合设计要求;2台压油泵互为备用时,正确动作率应达100%。
1 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
黄龙滩水电站#3机组#1压油泵在安装运行时油泵工作响声异常,运行了半年,#1压油泵逐渐出现油泵打油效率下降的现象,并伴随异常声音。随着时间推移,油泵效率越来越低,响声也逐渐增大。出现上述情况后,水电站对组合阀阀组进行了调整,同时对油泵泵体外观也进行了检查。通过调整,油泵异常声音有所改善,但打油效率仍然很低,严重威胁#3水轮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
根据上述情况,从安装工艺、设备本身、人员技术及材料的使用等方面对水电站#1压油泵异常情况进行了分析。
(1)该油泵吸油桶的结合面采用纸垫密封,纸垫密度小,易进气,因而油泵运行时真空度达不到要求,使油泵出现异常响声。
(2)在吸油桶的内胆上加了4个ø50 mm的吸油孔,且孔的上缘与吸油桶上结合面的距离为50 mm,这样就造成了吸油桶内储油容积缩小,因而油泵运行时产生的真空度小,不足以将集油槽内的油吸到油泵内。
(3)油泵检修必须严格按照检修规程中的工艺规定进行,检修工艺控制不好会造成油泵的质量下降,从而无法保证油泵正常运行。
(4)集油槽的油位低,会造成油泵运行时吸不到油而使油泵出现异常。
(5)检修回装后,油泵与电动机的同心度误差超标,造成异常响声。
(6)压油装置的阀组弹簧有卡阻现象,使油泵出现异常响声。
2 处理方法
针对上述分析,2006-04-24,对#1压油泵解体检修。
(1)将油泵吸油桶上下接口处的纸材料密封垫更换成厚度为3 mm的耐油橡皮垫。
(2)通过计算,将吸油桶的内胆上原4个ø50 mm的孔改为12个ø20 mm的孔,并将孔上移,使孔的上缘与结合面的距离为70 mm,吸油孔达到油泵设计输油量技术要求标准,使吸油桶的容积增大,满足正常需要。
(3)对检修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提高检修工艺水平,严格把关设备验收,认真处理每一道程序。
(4)对各管路渗漏点进行处理,确保无渗漏。
(5)随时观测集油槽油位,油位不足时立即加油,确保油位在设计标准内。
(6)检修回装时,对油泵和电动机的同心度进行调整,使连接的油管顺畅。
(7)同时对压油装置组合阀阀组的活塞、弹簧进行检查和研磨,确保阀组动作灵活。试运行时,油泵工作正常。
3 结论
#1压油泵经检修处理后,经过7年多的运行,油泵运行平稳,无异常声响,排油量正常,未出现故障,确保了#3水轮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为黄龙滩水电站的安全、稳定生产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欧泽全.油泵故障导致水轮机组停机逻辑分析[J].广东水利水电,2012(7):77-80.
[2]刘战平.水轮发电机组轴承润滑油系统故障处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0(8):57-58.
[3]胡香梅,吴道平.油泵启动时压油装置异常的分析和处理[J].江西电力,2009(4):50-51.
[4]王之军.乌金峡水电站油压装置压油泵运行若干问题及改进[J].水电厂自动化,2012(1):49-51.
[5]李长海.小浪底电厂油压装置存在问题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49.
[6]张永平.浅谈中小型水电站油压系统检修要点[J].科技资讯,2007(27):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