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火电企业燃料管理
2014-01-27王玉春
王玉春
(内蒙古大唐燃料有限公司,内蒙古 托克托 010206)
0 引言
燃料成本一般占火力发电企业总体运营成本的60%~70%,因此,燃料管理工作直接决定了火电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也深刻体现着火电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2013年以来,国内煤炭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环境有利于火电企业大幅降低燃料采购成本,有利于火电行业的经营与发展;然而,火电企业经营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燃料成本的降低未必代表着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若要实现企业盈利的可持续,必须依靠提高燃料管理水平来抵御和化解市场波动所带来的经营风险。
燃料管理工作可以概括为“一个基础”“四个关键”:“一个基础”即燃料基础管理工作;“四个关键”是依照业务流程将燃料管理划分为燃料采购、计划调运、煤质检验、存储管理等。
1 燃料基础管理
燃料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工作,一般而言,其总体工作目标是“做严、做细、做实、做准”。“做严”就是监视系统把人看严、网络系统把数管严、规章制度执行和煤质索赔从严;“做细”就是燃料闭环管理工作要细;“做实”就是煤耗数据要实、厂炉热量差要实、煤炭采购价格要实、煤场库存盘点要实;“做准”就是过衡计量称准、煤质监督看准、燃料结算算准、采制化操作标准。
燃料基础管理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1)建立燃料闭环管理体系。若要做好燃料管理工作,首先要从制度着手,只有依靠严谨细致的制度建设和扎实高效的基础管理方能堵住燃料管理漏洞,杜绝人为因素对燃料管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建立健全燃料闭环管理体系,主要立足于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组织管理、流程管理及内控监督等6个方面,重点在于提高管控标准、明确业务流程和规范人员行为。
(2)对关键场所、关键环节、关键岗位进行全方位立体监控。例如在燃料采样、计量、制样、化验、煤场等工作场所安装摄像头,并在摄像头安装部位做出明确的警示标牌。视频信号及时传输到上级主管人员的计算机,实现即时监控和过程影像资料留存的双重目的。
(3)经营数据实现网络化、数字化管理,不断推进燃料采制化工作的数字化管理水平。火车煤、汽车煤计量设备及入厂煤化验设备采集、试验出的原始数据即时进入信息系统数据库,利用燃料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行逐级审核,并通过分析软件对各类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消除人为更改数据的可能,保证燃料计量和化验数据的真实、准确。
(4)建立燃料管理从业人员的绩效考评机制。受客观条件限制,燃料管理工作条件比较恶劣,而燃料管理工作又对从业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火电企业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来调动燃料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可将考核与评估结合起来,主要针对从业人员的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岗位工作完成情况、岗位知识掌握水平以及日常表现等进行考核评估,并将考评结果与个人收入和职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2 燃料采购管理
2.1 稳定采购渠道,保障燃料供应
燃料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组织足够的煤源,保证正常生产发电,因此建立相对稳定的采购渠道显得尤为重要,采购渠道分为2部分。
(1)煤源渠道。要本着“互惠互利、长期合作”的原则,与本企业所在区域的重点煤炭生产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签订长期购销协议或合作框架协议来保证基本煤源。
(2)运输渠道。煤炭的主要运输方式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和海路运输。公路运输灵活性较大,但成本偏高;铁路运输和海路运输成本较低,但受制于运输资源的垄断性和有限性,运力极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特别是在某些特殊时段,运力不足往往导致采购成本大幅增加,也对燃料保障工作造成极大压力,因此,有必要与运输部门和重要运输企业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2.2 做好市场研判,合理确定价格
燃料管理人员需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地收集企业周边矿点的煤种、产量、质量、价格、运费等信息,预测市场发展趋势,为燃料的计划采购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实际操作中,可根据不同煤种的标煤采购单价编制燃煤品种比质比价分析表,结合本地区煤炭资源和交通状况,遵循“质优价低、均衡到货”的原则,开拓市场,积极寻找新煤源,选择煤质稳定、交通便捷、运距适中的小矿点,用以调整煤比结构,确定最优采购方案。选择小矿点时,必须进行严格的评估,对于没有《煤炭原煤开采证》和《煤炭生产合格证》的矿点坚决不予安排购煤,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3 推行公开透明的燃料采购模式
燃料采购涉及资金数额巨大,因此历来倡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一般来讲,采购非长协煤时应采取邀请招标和询价议标相结合的方式,同质同价,一票结算。在煤炭市场下行时期,也可据此制订燃料采购统一价格,通过市场的力量来控制煤炭采购数量,使得燃料采购价格更加符合市场情况。
2.4 建立供应商评估机制
在当前煤炭市场整体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火电企业应当在“三公”原则的基础上加紧建立健全煤炭供应商评估机制。供应商评估机制也可称为供应商准入与强制退出机制,是通过对燃料供应商综合能力及信用等级的全面评价来决定能否继续开展合作的管理模式,基本操作方式是火电企业成立内部专业评估机构,对燃料供应商的相关资质、履约能力、历史表现、遵法守纪等维度进行综合评判,以集体决策的方式剔除不合格供应商,杜绝燃料采购过程的人为干扰,切实维护火电企业的利益。
3 燃料计划调运管理
燃料计划调运工作不仅要确保燃料持续、稳定供应,而且必须要牢固树立经济调运的理念,将入厂煤结构调整纳入调运管理,努力降低燃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首先,在编制月度计划时,应充分考虑煤场库存、月度发电量计划以及近期发电机组检修计划等因素,并由此计算出月度煤炭需求量;第二,要根据月度煤炭需求和煤场库存调整计划来确定月度燃煤采购计划量,根据长协煤计划缺口确定小矿点月度计划采购量;第三,月中需根据月度计划完成情况与各供应商联系,调整采购供应计划;第四,要做好燃料接卸工作,根据调运日计划、发电计划和库存情况,合理安排设备校验、轮换和检修,提前部署人力、设备等资源,缩短运煤车辆进、出厂时间,提高接卸效率和车辆周转率,降低接卸和运输成本。
4 燃料入厂检验管理
4.1 燃料采制化管理
影响燃料质量检验结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采样约占80%、制样约占16%、化验约占4%,因此,做好入厂煤采样管理工作对控制入厂煤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本着“用制度和技术双重手段实施针对性管理”的原则,对汽车煤入厂采样、重车过衡、煤质监督、空车过衡等环节实行闭环控制。在设备管理上,保证机械采样设备投入率及采样深度,做到随机选点,这不仅是做好燃料质量管理的根本保障,也是发电企业与供应商建立诚信关系的基础,对维护发电企业形象起着关键的作用。
4.2 厂炉热值差管理
厂炉热值差即某一时期的入厂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加权平均值)和入炉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加权平均值)之差,其大小取决于入厂煤、入炉煤的实际发热量和煤质化验结果的真实程度。厂炉热值差是衡量入厂燃料管理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同时也是监督燃料管理部门,防止发生职务腐败的一项管理指标。厂炉热值差的管理是燃料闭环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热值差的管理对提高入厂煤管理水平、保障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厂炉热值差的大小受输煤系统运行方式、煤场倒烧的影响较大,致使入厂煤和入炉煤在一定时期内存在时序不对应的状况,而且统计时期越短,这种不对应性对热值差所造成的影响也越大。因此,要制订厂炉热值差监督管理工作制度,建立跟踪、分析、反馈、整改机制,对热值发生明显偏离的,要及时分析并查找原因,重点做好加强入厂煤质量监督、提高入炉煤化验结果的客观准确性、加强煤场倒烧、减少存煤热值损失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5 燃料储存管理
发电燃料的贮备量对火电企业成本控制意义重大。如果贮量过大,不仅增加库存损耗及热量损失,而且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影响发电企业资金的周转率和经济效益;而存量过少,在电煤紧张时,可能造成发电机组出力受阻,甚至导致机组被迫停运,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发电燃料的贮备量,可分为经常贮备、保险贮备和季节性贮备3种,主要依据燃料在途时间、供应安全系数、燃料耗用量及发电厂所在地的自然条件等来确定。可以说,合理的库存是维持电力生产、保证连续安全发供电的重要手段,也是平抑煤价的有力措施。此外,各类煤种的堆放应考虑方便后续混配工作,为合理掺烧提供条件;堆放时要层层压实,避免自燃;坚持烧旧存新,减少存煤热量损失;做好季节性防风排涝工作,降低存储损耗;利用先进测量仪器进行精准盘煤,降低燃料管理风险。
6 结束语
燃料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系统工程,是火电企业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对立统一。燃料管理需要企业内部其他部门的协调、理解、监督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闭环管理,真正做到“做严、做细、做实、做准”。
参考文献:
[1]刘爱忠.燃料管理及设备[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2]方文沐,杜惠敏,李天荣.燃料分析及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3]曹长武.火电厂煤质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4]林永华.电力用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5]曹长武.电力用煤采制化专题技术[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2.
[6]邵明彦.火电行业燃料管理模式创新的探索[D].长春:吉林大学,2012.
[7]罗运伟.如何加强企业燃料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3(17):208.
[8]董磊.火力发电企业的燃料管理问题及对策[J].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11(4):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