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分析

2014-01-27龚玉洁张振波

中国建材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供应链绿色建筑

龚玉洁 张振波

(1辽宁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2河南华丰集团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450008)

1 引言

绿色供应链管理(Green Supply Management,简称GSM)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相比,增加了环境因素,即绿色供应链管理(GSM)充分考虑供应链各环节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及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消耗巨大的产业。据统计,建筑产品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53%,同时造成占全年50%的空气污染、48%的固体废弃物等环境问题。而绿色供应链管理中考虑到了环保、节能、低碳经济等理念,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建筑企业造成的环境问题。此外,我国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2012)、《“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2013)等建筑业环保监督及奖励政策。因此,无论从我国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方面,还是从建筑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方面,建筑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都十分有意义。

2 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现状

在我国,对于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大多数是从跟踪研究和经验性总结开始的,随着研究深度和广度的加大,研究的重点逐渐转向建筑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适用性、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结构模型等理论[1]。后来学者在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展开了对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过程及相关技术等具体内容的研究,主要成果有:总结了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要素和特征、分析了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实施途径、构建了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型和评价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进行了实证分析。

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研究,本文总结出我国建筑企业GSM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建筑产品的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研究方向多限于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的组织结构及绿色评价,以建材和设备采购、运输、建造与回收利用为系统的绿色供应链组织结构、运作优化和实施的研究较少;评价方法主要有模糊综合评价法、因子分析法、数据包络法等[4];评价指标以建筑产品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指标为主,而作为建筑企业GSM重要阶段的设计阶段评价指标较少,作为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中重要环节的回收阶段评价指标也相对较少;此外,以绿色理念为基础的立足于建筑企业整个供应链系统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研究已初具规模,但实践运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不能成熟地指导实践。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建筑企业管理层对绿色供应链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的支持和监督等。

3 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建筑企业管理层绿色供应链管理意识薄弱

企业管理层对某一问题的认识直接影响企业的决策。目前我国已经出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但我国部分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对建筑中绿色理念的认识仍然比较淡薄,认为只要达到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绿色”的标准即可,没有必要将绿色管理贯穿于整个供应链中,甚至认为只关心建筑产品的使用要求即可,没有必要实施绿色管理。

为了更加真实反映我国建筑企业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重视程度,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绿色供应链管理在建筑企业中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43份。经统计,43家建筑企业中,有14家实施了绿色供应链管理,占有效问卷的32.56%;29家未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占有效问卷的67.44%。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14家企业中,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较为完善的仅有5家企业。而在未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29家企业中,有14家企业认为应该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

3.2 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方法有待提高

传统供应链管理追求的目标是经济效益,管理的重点仅限于从材料供应商到用户,无论是物流、信息流还是资金流,都没有实现闭合回路。而GSM在传统供应链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的因素,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位一体的协调统一发展,管理的重点则是从建筑产品的规划设计到报废拆除的全寿命周期。因此,若沿用传统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势必不能使GSM发挥应有的作用。

3.3 绿色供应链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

建筑产品特有的单件性和复杂性使得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的特征有:供应链涉及成员多,信息共享较困难;供应链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多,风险较大等[5],因此,成员企业内部必须有相应的GSM部门和专业人才,以保障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的正常运行。而当前我国建筑企业中大多没有设立该部门,管理人员身兼数职,缺乏专业的GSM人才,导致成员企业内部没有完善的GSM机制,无法实施有效而全面的GSM。

3.4 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与监督

目前针对建筑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主要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绿色施工导则》等,数量较少。除了以上针对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外,建筑企业应遵守的相关法规还有《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这些法规中对建筑企业的“绿色”要求大都只是鼓励,强制措施较少。无法从根本上限制和约束建筑企业的“绿色”行为。此外,现行有关“绿色”的法律法规大都只是针对施工阶段的行为,建筑产品回收、建筑材料周转再利用等阶段的相关规定较少。

4 完善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对策

4.1 提高建筑企业管理层的“绿色”意识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产品的需求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满足使用要求,而是转向舒适程度、使用阶段的能耗等方面,建筑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能够更好的抓住消费趋势,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企业带来更好的发展。与此同时,实施GSM能够有效节约社会资源,减轻环境污染,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从而可以提高企业形象。此外,我国推进绿色建筑的步伐越来越快,绿色建筑的相关政策奖励也越来越多。因此,将“绿色”融入到供应链中必将是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管理人员的意识对企业的决策影响巨大,建筑企业管理层应提高环境意识,将“绿色”列入企业的长远、战略性规划,使“绿色”理念逐渐内化为企业文化,将树立绿色企业形象、创建企业绿色品牌升华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

4.2 完善组织结构,提高绿色供应链管理水平

建筑企业供应链上各个成员企业内部应当设立专门的绿色管理组织或部门,配备GSM专业人才,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职责,对建筑企业GSM的实施进行全面策划、组织和监管。建立全面的绿色管理制度,使绿色管理工作规范化,保证建筑企业GSM的顺畅实施。

4.3 建立供应链信息平台,分享各企业绿色管理成果

供应链上各建筑企业应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在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及各企业内部建立透明的、动态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使上下游企业以及建筑企业各部门、供应链各环节之间保持准确、快速的信息传递和共享,以此来分享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成果,通力合作,共同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统一发展。

4.4 积极研发绿色建筑材料

当前的绿色建筑材料虽能够极大改善建筑企业中资源浪费的现象,但却增加了建筑产品的成本,导致部分建筑企业尽可能的规避使用绿色建材。因此,要加大绿色建材等相关产品的研发,降低其成本,使绿色建材普遍应用于建筑企业。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对绿色建材研发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科研机构要积极探索,寻求降低绿色建材成本的途径,同时保证绿色建材安全并切实可行。

4.5 加强相关监管力度

当前我国针对建筑企业绿色管理的法律法规还较少,且以推荐性和鼓励性为主,惩治力度不大。国家有关部门应积极完善建筑行业绿色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过程的外部监督和约束,使得建筑企业在实施GSM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从而保证建筑企业GSM的顺利实施。

[1]Hokey Min. Ilsuk Kim.. Green supply chain research:past, present, and future[J]. Logist. Res.,2012,(4):39-47

[2]朱庆华,窦一杰.基于政府补贴分析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博弈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2011,(6):86-95

[3]程荣华,刘鑫,郝生跃.建筑业企业软实力的内涵与评价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3.27(5):129-134

[4]朱明强.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研究.价值工程[J],2014,06:20-21

[5]刘晓伟,龚玉洁.建筑企业供应链及其风险与防范.辽宁工业大学学报[J],2014,16(1):14-17

猜你喜欢

供应链绿色建筑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绿色低碳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