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制换羽研究进展

2014-01-27武翠枝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年8期
关键词:换羽低聚糖产蛋率

武翠枝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晋中 030600)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更进一步研究强制换羽常规方法饥饿法或氧化锌法的实际操作技术就能完善解决强制换羽的实际问题。但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动物福利事业的发展,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动物福利事业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从而需寻求一种适合的方法,大规模地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1 强制换羽的目的和优点

换羽是禽类固有的生理现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母鸡产蛋1年左右,到第2年秋季开始换羽,从开始换羽到新羽长齐,一般约需4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全部换羽过程,换羽有早有迟,其后的产蛋也有先有后,对产蛋量的影响是明显的。

关于蛋鸡的利用年限,一般工厂化养鸡主张利用1个产蛋期(养到72周龄)即全部淘汰,认为利用2个产蛋期是不经济的。原因主要在于第2个产蛋期比第1个产蛋期的产蛋率低,每日消耗饲料多,产蛋期少3~5个月,且在第1产蛋期,由于有部分鸡被淘汰或死亡,第2产蛋期不可能继续维持其入舍鸡数。在广泛采用全进全出制饲养管理工艺时,就不可能充分利用鸡舍及其设备,但蛋鸡仅利用1个产蛋期势必占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培育育成鸡,开支相当大。为此,我们采取强制换羽,所谓强制换羽,就是对完成1个产蛋周期后,产蛋率已下降到50%左右的鸡,应用人工方法,在短期内集中换羽,可将换羽期缩短一半,并且,换羽后开产整齐,产蛋高峰来得快,抗病力强,因而强制换羽成为养鸡业重要的饲养管理技术之一,成为延长蛋鸡经济寿命,降低雏鸡育成成本的有效途径。

蛋鸡的人工强制换羽是养鸡业走向社会化、商品化的必然产物,据文献记载,鸡的人工强制换羽是1900年,由美国的一些科学家从兴趣出发研究出来的,到1923年开始在生产上应用,直到20世纪70年代,方引起一些发达国家的重视。目前,我国关于蛋鸡强制换羽的报导很多,应用普遍集中于强制换羽常规方法饥饿法或氧化锌法,但这种方法不符合动物福利,因而寻求一种易于推广的方法势在必行。

2 强制换羽常规方法优缺点及操作技术

目前,强制换羽有多种方法:畜牧学法(饥饿法、阶段控制体重饥饿法、非禁食法)、化学法(氧化锌法、低钙低盐法、高碘法)、生物学法(注射激素法)等。Daugles采用低钙低盐法,换羽后产蛋水平高,其缺点是由于饲料中Ca、Na水平低,使鸡只骨质疏松,死亡率高,日本坂田井节利用全饥饿法换羽,可节省换羽费用,但只要是单纯地控制体重下降,Scott和Cregge在饲料中添加2%氧化锌,加快了换羽进程,其后产蛋成绩好,由于它不限制,故换羽成本较高。此外,我国学者还就阶段控制体重饥饿法、非禁食法做了部分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经验。

2.1 强制换羽的原理

通过采取停饲或饲喂高锌日粮等人工强制换羽手段,使鸡处于营养物质缺乏的状态中,这一做法会使鸡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鸡如果停止产蛋则会减少体内养分的消耗,而饥饿的继续则会进一步造成细胞钙的缺乏。钙是维持神经分泌的主要物质,钙缺乏会影响下丘脑的调节功能,一方面,使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因子 TRH 释放量增加,引起甲状腺素分泌量增加。而更多的甲状腺素则会强化机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活动,加强体内贮存的营养物质的分解,首先是脂肪的分解,以供维持生命活动的营养需要。这样,鸡的体重便会降低,并出现换羽现象;另一方面,钙的缺乏会引起脑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的抑制。促黄体分泌激素LH的降低,可导致雌激素分泌减少乃至停止,因而卵泡和生殖系统器官的萎缩,使鸡进入休产和换羽状态。

当恢复饲喂后,鸡只从饲料中获得了钙和其他营养物质,满足了其机体细胞的生理需要,神经和内分泌调节机能也逐渐恢复到产蛋期的状态,各种激素分泌趋于平衡,生殖系统及其功能逐渐恢复正常,鸡只产蛋机能也会恢复,从而进入新的产蛋周期。由于体脂和生殖系统的脂肪在停饲期和减饲期内大部分被分解消耗掉,所以重新开产后的产蛋率要远远高于上1个产蛋周期中产蛋后期的产蛋率。但第 2 个产蛋周期的产蛋时间要短些,产蛋总量也会比第 1 产蛋期要少些。

2.2 强制换羽前的准备

(1)鸡群调整 用于强制换羽的鸡群,应是已经产蛋 9~11 个月的健康鸡群,产蛋率已降至70%~80%以下,同时将群内已经开始换羽的个体挑出集中放在舍内某一区位。将病、弱、残和产蛋率低的个体挑出淘汰。

(2)在强制换羽措施实施前1周,对鸡群接种新城疫疫苗、支气管疫苗。

(3)在舍内抽测50只左右的鸡体重(被测个体佩戴脚号),并记录。

2.3 强制换羽的措施

2.3.1 限制饮水

当决定换羽时,可先停水1~ 2 d,有些方案要求必须停水 2 d,然后恢复,此后再停水2 d。天气炎热时,需注意停水的数量及时间,如停水时间太长容易导致喘气病严重、母鸡脱水和大量死亡。

2.3.2 限制饲料

有的采用营养限制法(又分为质的限制和量的限制),如在数天内仅供应整粒的禾谷类饲料,即破坏其营养平衡。许多方案二者结合,先停饲后限饲。

2.3.3 限制光照

每日光照必须大大低于 11~ 12 h 的阈值。

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多数强制换羽方案结合采用以上 3 种方法,而不只是采用单一的限制方式。

2.4 强制换羽操作技术

2.4.1 畜牧学法

(1)饥饿法:停水、停料期:1~3 d对鸡群实行停水、停料(酷夏1 d)在停水、停料同时也控制光照。停料限水期:一般12~15 d不等。通常以死亡率不超过3%为限,使鸡群体重下降25%。恢复期:恢复期采用产前料,光照从8 h逐渐延长至16 h光照。产蛋期:产蛋率至5%时进入产蛋期,进入产蛋期后使用产蛋料并给予16 h光照,产蛋率达65%左右时,给予高峰料量。

(2)阶段控制体重饥饿[3]:停料同时停水2.5 d,待体重下降到基础体重的80%时恢复给料,喂给基础日粮,通过限制饲喂使75%~80%的体重维持1周,80%~85%体重维持15 d,85%~90%体重维持30 d,之后让鸡自由采食基础日粮到120 g/ 只·d为止。

此法操作繁琐,费时费力,适合租代、父母代种鸡场使用。

(3)非禁食法[4]:实施期更换换羽料,控制日采食量为60 g/(只·d),控制鸡舍温度18℃~25℃,温度低的鸡舍生火炉以维持正常温度,控制光照8 h/d。恢复期待鸡群平均体重下降0.45 kg以后,更换高峰料,前2 d控制采食量在64~73 g/(只·d),以后自由采食。控制温度在20℃~27℃,光照每天增加1 h直至16 h/d。

2.4.2 化学法

利用化学法强制换羽期间不停水。

(1)高锌法:在产蛋期饲料中加入2.5%的氧化锌或 3% 的硫酸锌,日粮中高浓度的锌可以抑制鸡的食欲中枢,造成采食量的大幅度减少。高锌日粮饲喂鸡只3 d 后,产蛋率下降50%,5~ 7 d后,鸡群完全停产,之后换用产蛋期饲料,1 周后产蛋率回升到 50%,2周后产蛋率则达到比刚添加锌时高10%。采用这种方法,可使母鸡快速换羽,完全停止产蛋仅10 d,全程20 d 左右。有研究报道,用此种方法,氧化锌的效果比硫酸锌的效果好。

此法操作简单,适合各种养鸡场使用,但担心这种矿物质在蛋和肉中的潜在残留会影响人类健康,且要处理好换羽鸡在饲喂高锌日粮期间产生的粪便,防止环境污染。

(2)高碘法:在鸡日粮中加入含 0.5%~ 0.7%的碘。

(3)低钙法:使鸡日粮中的钙含量低于0.09%。

(4)低盐法:使鸡日粮中的钠含量低于0.027%。

2.4.3 生物学法

主要是使用激素制剂:孕酮、睾丸巢酮。其他可用于诱发强制换羽的激素 睾酮、氯地孕酮、促卵泡素(FSH)、孕马血清(PMS)、黄体酮素(LH)和促乳素等。

激素用于强制换羽,相对而言,会增加成本,而且有可能会对鸡体某些生理机能及蛋的品质产生较长时期的影响,因而生产实践中使用的相对较少。

3 强制换羽的经济价值

(1)强制换羽的经济效益:强制换羽期间断料9 d以上,可使每只鸡比正常情况少吃1 kg的饲料,同时,利用老鸡强制换羽,可以节约培育新鸡的一切费用。这段时间内可节约大量饲料、燃料、折旧、人工等方面的费用。

(2)蛋壳质量的改善:一般到产蛋后期时,随着鸡只日龄的增加,软蛋和破蛋的比例也增加,这种现象通过强制换羽可得到改善。

(3)蛋品质的改善效果:强制换羽能改善鸡蛋的品质(包括蛋白高度、蛋壳厚度、蛋黄颜色),会使钙在蛋壳上的沉积更致密,从而增加了强度,同时也有使蛋壳表面变光滑的效果。

(4)换羽后母鸡的蛋重一般都会比换羽前有所提高。

(5)强制换羽对种鸡很有意义。种鸡一般都要进行后裔测定,第1年产蛋高的鸡,第2年产蛋量也高。而强制换羽能更有效地利用种鸡,特别是种用价值高的鸡。

4 注意事项

4.1 换羽期间死亡率的变化

认为第1周鸡群死亡率不应超过1%,头10 d不应高于1.5%。

4.2 开饲料的营养

大多数学者主张,开饲料应分为2种,分2个阶段饲喂。第1阶段是开饲到产蛋率达 5%的这一阶段,此时应喂给低蛋白日粮,可以是大雏料(CP 在 12% 左右)。因为在这段时期内,鸡的产蛋率低,营养需要少,喂低蛋白日粮可节约开支,更重要的是防止高蛋白日粮给开饲后的换羽鸡肝脏造成过大的负担,引起肝肿大。也有人认为,这一时期就应提供高蛋白日粮的蛋鸡料。因为这一时期,虽然鸡产蛋的营养需要少,但增重营养需要大,而且通过逐日给料也不会对肝脏造成危害。究竟哪一种更合理有待进一步研究。第2个阶段即产蛋率在5%~50%之间的这段时期。在这段时间应喂产蛋鸡料(CP在16%左右),以满足不断增加的产蛋需要和增重需要。

大多数学者主张,在开饲料中要加大维生素用量,要加大到标准用量的2倍。在开饲料中增加赖氨酸和蛋氨酸、胱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比例,以促进羽毛生长。有一些学者主张,要保持产蛋鸡饲料的Ca水平,一方面,可补充换羽鸡因停料后产蛋造成的骨Ca 损失,另一方面,高钙日粮可有效改善换羽鸡的蛋壳质量。

4.3 注意不同种类和品种

对鸭、鹅、肉用种鸡的措施要严厉一些,停料时间要长一些。肉用种鸡停料在15 d以上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鸭、鹅停用时间一般为 20~26 d。同一种类,不同品种的家禽也应分别对待,白壳蛋鸡比褐壳蛋鸡应激反应强烈,因而,对褐壳蛋鸡的换羽措施要严厉一些,方能达到理想效果。切忌连续强制母鸡换羽和强制公鸡换羽,已结束换羽的鸡不应再行强制换羽。种公鸡换羽会影响受精率,强制换羽不适用于公鸡。

5 强制换羽防的伤害剂供给

日本丸田喜义等做了大量研究,发现经强制换羽处理后家禽的肠道遭受了由饥饿而引起的严重细胞损伤,而这种在强制换羽中由饥饿引起的损伤,可以通过服用一种含有乳酸菌的防伤害剂而得到显著改善。除了乳酸菌外,防伤害剂还可包含能促进肠内乳酸菌生长的低聚糖。所述低聚糖可以是那些不会被消化酶消化、但可被乳酸菌利用、从而能促进乳酸菌增值的低聚糖。尤其是,所述低聚糖为半乳糖低聚糖、果糖低聚糖、木糖低聚糖或其混合物。

家禽的肠液和胰液是碱性的,其中所含的主要蛋白酶为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这两种蛋白酶有最适的碱性pH值。当家禽处于饥饿状态时,肠液和胰液中的蛋白酶消化了肠壁上的绒毛细胞的蛋白,从而导致肠壁上的细胞坏死而脱落。

在这种情况下,当容易附着并定居在小肠和大肠壁上的这种异型和同型乳酸菌被服用后,这些细菌可附于肠道壁并分泌乳酸,从而中和了肠液和胰液的碱性,以便防止蛋白酶消化肠细胞。这样也就防止在饥饿时期肠道细胞的坏死和脱落,从而防止了在强制换羽期间由于喂食减少或停止而造成的伤害。而且,对家禽肠内有害细菌的生长抑制作用也可以是预期的,从而使蛋生产的数量、质量和安全性都得到了提高。

防伤害剂优选的强制换羽方法,禁食以停止喂食同时继续供给饮用水的方式进行,但也可选择以供给不含营养成分的饲料的方式进行。防伤害剂可被添加入到饮用水中,或者添加到没有营养的饲料中。服用伤害剂的持续时间也没有特别的限制,可在禁食之前,之中和之后的任何一段后多段时间进行服用。优选地是,在禁食前开始服用,并持续服用直到禁食期结束后。例如,在禁食开始前3 d就服用,直到禁食结束后3 d。在停止喂食期间本伤害剂的服用量可与停止喂食前的服用量不同。是否含有低聚糖及其类似成分以及它们的含量,都可以改变。

6 非禁食法的研究前景

总之,目前国内蛋鸡强换羽普遍采用禁食法。蛋鸡饥饿法或禁食法强制换羽操作技术的改善仍处于研究重点。由于禁食法都有1个停喂饲料的阶段,导致蛋鸡3%~5%的死淘率,故此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动物福利事业的发展。相应地现在国外的蛋鸡强制换羽方面,非禁食法的使用越来越多,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如今动物福利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而传统上采用禁食法进行强制换羽,是不符合动物福利事业所倡导的“人道”的。故进而研究是否能在不影响换羽后蛋鸡的生产性能的前提下将非禁食法大规模地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刘龙等通过禁食法和非禁食法强制换羽对比试验,观察蛋鸡非禁食法强制换羽结果与禁食法强制换羽结果是否具有较大的差异,得到以下结论:

(1)禁食法与非禁食法相比母鸡的换羽速度快,具体体现在母鸡体重下降快,产蛋率下降快;

(2)非禁食法较禁食法母鸡受到的应激较小,母鸡死淘率低,符合动物福利的要求;

(3)目前,国内对非禁食法的研究与应用处于起步阶段,非禁食法换羽效果不及禁食法。其效果取决于限饲的程度,而且取决于能诱发产蛋鸡换羽的相关日粮的原料和养分浓度。

综上所述,就目前强制换羽的情况而言,禁食法与非禁食法各有优劣。但随着国内对非禁食换羽法研究与应用的加深和广泛,从母鸡福利、产蛋量和经济效益来测试并验证它的适用性。相信更加符合动物福利的非禁食换羽法将会拥有广阔的前景并有可能逐步取代禁食换羽法,以保持一种管理科学、成本效益高和可持续的产蛋方案用于生产中。

[1] 栗林.蛋鸡的人工强制换羽技术[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11-12):151-152.

[2] 高建峰.蛋鸡的强制换羽技术[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27(2):51.

[3] 任有蛇等.不同换羽方法对蛋鸡生产性能和组织器官矿物质含量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4):353-356.

[4] 刘龙,周宵,宁中华.非禁食与禁食强制换羽效果对比与分析[C].第十五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11:459-468.

[5] 吕远蓉.蛋鸡的强制换羽[J].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9(1):65-68.

[6] 任有蛇.鸡群强制换羽的配套技术[J].当代畜牧,2000,(1):9.

[7] 何忠武译.强制换羽的历史、变化历程和今后的发展方向[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9,29(1):31-34.

猜你喜欢

换羽低聚糖产蛋率
4种哺乳动物乳中低聚糖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进展
提高蛋鹅产蛋率的饲养与管理方法
傲娇“天鹅”换羽归来
蛋鸡人工强制换羽方法
换羽新生当高参
笔·枪·魂——讲述“军事记者摇篮” 满载荣光 换羽高飞
提高蛋鸡产蛋率妙招
大豆低聚糖——多功能的抗癌物质
浅谈蛋鸡产蛋率骤然下降原因和防治措施及饲养管理要点
高温高湿季节应对蛋鸡产蛋率下降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