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墨江县仔猪的供需矛盾

2014-01-27张彩云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年8期
关键词:墨江覆盖面全县

张彩云

(墨江县畜牧工作站,云南普洱 654800)

墨江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特别是生猪产业发展),2012年出台并实施农村“户均出栏十头猪”计划,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和奖励机制,全县的生猪产业快速发展,正逐步走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安全化。截止2013年年底,培育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养殖户56户。其中,有年出栏生猪5 000头以上的合顺、顺来宝养殖场,年出栏生猪20 000头以上的雅邑镇南温田生猪专业合作社。扶持建设年出栏生猪200头以上的养殖户37户,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养殖户90户;建设完成仔猪扩繁场11个;成立生猪专业合作社15个;外引肉品加工企业景星火腿加工厂1个。但由于投入不足,规模化、标准化种猪场和仔猪扩繁场发展缓慢,供种能力弱,猪种良性化率低,品种杂乱,良种覆盖面少,产仔率和成活率低等诸多原因,仔猪供需矛盾越发突出。只有找出仔猪供需矛盾及原因,提出解决矛盾的措施建议,才能实现墨江县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1 仔猪供需矛盾突出

1.1 仔猪需求量

全县生猪出栏数40万头,猪出栏数=当年仔猪成长数+当年能繁母猪淘汰数;能繁母猪淘汰数为母猪存栏数的3%:即2013年能繁母猪淘汰=33 645头×3%=10 000头;全县仔猪需求量=40万头-1万头=39万头。

1.2 仔猪自给能力

2012年,全县能繁母猪存栏数为3.3万头,其中,后备母猪近20%即6 600头,实际能生产的能繁母猪为2.64万头,按现在全县能繁母猪的实际生产量,一头能繁母猪平均产成活仔猪为12头,全县年能提供市场的仔猪为:2.64万头×12头=32万头。

1.3 全县仔猪外调需求量

全县年仔猪需求量39万头-全县年提供仔猪量32万头=7万头,因此,每年近7万头仔猪需从江川、玉溪等周边地区调供,以满足市场需求。外调仔猪给墨江县的疫病防控带来困难,疫病风险严重。

2 原因分析

一是投入不足,规模化、标准化种猪场和仔猪扩繁场发展缓慢,供种能力弱;二是猪种良性化率低,品种杂乱,良种覆盖面少,特别是广大农村还是以饲养本地品种为主,产仔率和成活率低。三是市场价格不稳定,影响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扩大再生产。四是饲养管理粗放,不能充分发挥良种猪的生产效力。

3 措施建议

3.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促进规模化发展

引入、扶持龙头企业,特别是种猪场和仔猪扩繁场,扩大经营规模,发挥大型养殖企业对市场供应的支撑作用,带动示范和散养户;抓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组织,发挥其技术、管理、生产信息优势,提高供种能力,促进生猪产业发展。

3.2 加大生猪品种改良力度,提高良种覆盖面

大力推广二元母猪及三元商品猪,大力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进一步提高生猪良种覆盖率,使全县良种公猪覆盖率达100%,二杂母猪的比例达到90%以上,提高能繁母猪生产能力。

3.3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科学化饲养管理水平

开展生猪养殖培训,重点推广提高母猪繁殖能力、仔猪早期断奶与保育、猪病综合防控、规模养猪、标准化生产与环境控制与保护等综合配套技术,提高广大养殖户的饲养管理水平。

3.4 强化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3.4.1 全面实施“动物防疫整村推进”防疫模式

采取“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的方式,使“整村推进”防疫模式乡镇覆盖面达100%,村、组覆盖面达100%。常年开展免疫补针,对重大动物疫病,采取强制免疫,做到应免尽免。积极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制应急预案,强化动物免疫和产地检疫工作,严格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完善动物保护体系和兽药饲料监测体系,确保畜牧生产安全。

3.4.2 全面推行生猪“321”防疫技术

对散养生猪推行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口蹄疫免疫三苗同步、两点注射、一次完成的“321”防疫技术。推广应用面达100%。

3.5 加快养猪协会和农民养猪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

组建生猪产业协会和农民养猪专业合作社,由协会或合作社牵头,与龙头加工企业建立产销联结,加强信息交流,实行统一供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产业化经营、大规模生产,以达到降低成本、减少疫病、提高售价、增加效益的“多赢”效果,推动全县生猪生产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墨江覆盖面全县
优异答卷载入奥运史册
幼儿队前教育试点工作 扩大少先队组织覆盖面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墨江县总工会:举办职工乒乓球比赛
做好新时期农村学校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
宁陵县举行中小学跳绳比赛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扩大覆盖面与养老金三元悖论:经验与理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