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生猪防疫存在的问题分析
2014-01-27李建明
李建明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大桥乡兽医站,云南红河 662200)
防疫工作是养猪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只养不防不可能使养猪取得成功。近年来,随着农村养猪业的发展,饲养数量增加,疾病增多,猪只死亡率升高,部分地区可高达10%以上。笔者通过深入基层调查分析,总结出生猪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供读者参考。
1 管理体制
1.1 诊疗设备难以适应新增疾病诊治需求
自石屏畜牧兽医站的建立到1997年石屏县畜牧局成立,畜牧兽医系统拥有的诊疗设备比较简单,从乡镇到县兽医站的诊疗人员多以一只体温表,一个出诊箱为主要工具,从事兽医诊疗工作时,没有一个能做病理分析或病料检测的实验室,相关技术人员短缺,很难确诊复杂病例,难以应对新病及疾病混合感染。
1.2 兽医技术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
自组建大桥乡畜牧兽医队伍以来,除硬件设施短缺外,对软件设施建设同样投入较少,除在职技术人员很少有深造机会外,基层更是很少有机会接受培训。有临床经验的技术人员相继从政或退休,新参加工作的中专,大学毕业生多数也是因为中心工作较多,很少有机会去实践在校所学到的书本上的先进诊疗技术知识,致使对于临床上错综复杂的疾病症状束手无策,给诊断带来困难,多数情况下造成误诊。
1.3 监测意识不强,监测技术滞后
目前,在畜牧兽医部门确实缺少必要的疾病监测意识,对本乡疾病免疫前后抗体效价的变动状况不清,疾病防制处于盲目被动局面。监测技术滞后,兽医技术部门缺乏先进的监测设备和快速、灵敏、准确的诊断手断,对药物残留、环境污染、饮水质量等方面的监测仍处于空白。
1.4 防制观念陈旧,防制对策有误
主要表现在忽视综合防制与生物安全措施,而过分依赖并大量使用疫苗和药物,对猪重大传染病不能像发达国家和地区那样采取扑杀淘汰手段,实施合理的生物安全措施,相反,历年来对死猪环境的消毒、病猪尸体的无害化处理和消灭病源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缺乏行政的干扰与监督,使病死猪肉部份流入市场特别是流入饮食业,饮食业的残汤剩饭出售给饲养户喂猪,饲养户发病猪只又低价出售给饮食经营者,从而导致新老病流行不断,难以完全控制。
2 技术措施
2.1 免疫程序
每年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新生仔猪、新购入或当时不能免疫的猪在两季之间不能得到及时免疫。全县猪瘟、猪口蹄疫、猪蓝耳病等政府规定强制免疫的病种,其抗体呈大起大落的态势,刚免疫时抗体滴度高,群体免疫密度高,而在两季之间,特别在临近下一次免疫之前,所免疫的免疫抗体水平几乎难以测到,群体免疫密度下降到10%~20%,出现了免疫空挡,从使而80%~90%的猪暴露于病原威胁之中,一旦受到相应病原的感染,势必酿成疫情。科学的免疫程序,首要因素就是要做到适时免疫。两季突击免疫时,有的地方为了尽快完成免疫密度,加快进度,赶时间,往往来不及对免疫的生猪观察或与畜主的询问,来不及做免疫档案的记录,对不该免疫的生猪也做了免疫,造成不必要的免疫反应或反应死亡。
2.2 免疫病种太少
全县免疫工作都围绕着上级下达的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等免疫病种,而对大桥乡生猪严重威胁的猪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链球菌病、乙型脑炎、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病的免疫还未列入议事日程。
2.3 片面追求免疫密度
在三个“100%免疫”(口蹄疫、猪瘟、蓝耳病)和四个“免疫的不漏”的要求下,片面追求免疫密度,把不该免疫的也免疫了,有的为老弱病残,有的在妊娠期,有的还在免疫抗体高峰期或还具有免疫保护能力,有的还在哺乳期,还有较高的母源抗体。在这些情况下免疫不但不能产生应有的免疫抗体,反而将原有的抗体中和,起到了反作用
2.4 免疫操作技术不规范
①不认真查看疫苗的外包装、标签、批准文号、生产批号、出厂日期、保质期等情况,不认真阅读疫苗使用说明书,免疫注射前不向畜主了解生猪的健康情况或不对生猪进行检查就盲目注射。导致被免疫的有病态或瘦弱、待产、吮乳期的生猪发生不良反应。②不告知畜主注意事项,也不作任何记录。在免疫注射时不告知畜主应注意观察生猪的反应情况,待畜主发现生猪出现反应找到兽医员时,已丧失了宝贵的救治时间。③免疫后不做记录,常造成漏打或重复注射,并对以后的补免造成困难。④疫苗取出后,不等温度恢复到常温就接着免疫,随意加大注射剂量或者怕发生免疫反应而随意减少剂量。⑤疫苗稀释后,在较长时间(3 h以上)不能及时将稀释的疫苗用完,致疫苗效价降低。⑥注射部位不准,注射深度不符合要求。例如,猪瘟、猪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的免疫都为猪耳部后深部肌肉注射,但有的兽医用皮下针头注射,由于注射部位或注射深度不符合要求改变了疫苗的吸收速度,导致生猪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或影响免疫抗体产生的速度。
2.5 养殖户重免疫轻饲养管理
忽视对仔猪补铁、环境卫生、消毒等工作。有的认为防不防关系不大,有的认为只要做了免疫就万事大吉,对免疫的重要性或对免疫的原理和作用不大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