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解析(五)
2014-01-27
・自我测试・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解析(五)
[A1型题]
1.对于失血量小于自身血容量20%的急性失血患者,临床医师应给予输注
A.新鲜全血1单位
B.新鲜冰冻血浆600 mL
C.血小板1个治疗量
D.红细胞悬液2单位
E.晶体液和胶体液,原则上不输血
答案:E
考点:输血适应证
解析:输血适应证:急性失血,一次失血低于总量的10%(500 mL)时,可不输血;低于总血容量的20%时,首选晶体液、胶体液或少量血浆增量剂;当超过20%时,可输入适量全血。贫血或低蛋白血症输注浓缩红细胞、血浆及白蛋白。重症感染时补充抗体及补体。凝血功能障碍时补充相关血液成分。故选E。
2.最容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是
A.氯霉素
B.磺胺嘧啶
C.环磷酰胺
D.保太松
E.他巴唑
答案:A
考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原因不明确,可能包括有药物、电离辐射、生物等因素。药物包括氯霉素、磺胺及抗肿瘤药物等。电离辐射X线、γ线或中子可穿过或进入细胞直接损害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长期超允许量放射线照射(如放射源事故)可致再障。肝炎病毒对造血干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还可致染色体畸变,并可通过病毒介导自身免疫异常。病毒感染尚可破坏骨髓微循环。另外,还有免疫因素及遗传因素等。在本题中5个选项均可引起再障,相比之下,氯霉素较容易。故选A。
3.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中,下列属于促进造血的药物是
A.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B.环孢素
C.环磷酰胺
D.甲泼尼龙
E.司坦唑醇(康力龙)
答案:E
考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包括支持治疗,如纠正贫血、控制出血、控制感染等;免疫抑制治疗,如抗淋巴/胸腺细胞球蛋白(用于重型再障)、环孢素(适用于全部再障)及环磷酰胺(用于再障)等;促造血治疗,如雄激素、造血生长因子(适用于全部再障);对于<40岁、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有合适供体的重型再障患者,可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本题中ABCD属于免疫制剂药,E选项属促造血药物,故选E。
4.临床上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的主要目的是
学习动机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强有力的动力。然而,不少大学新生学习动机不足,具体表现为:逃课行为时有发生;上课睡觉玩手机现象比较常见;鲜有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下复习;主动上自习的新生寥寥无几等等。新生心理普测反馈中,不少学生表示 “我感觉自己学的这个专业没有前途”“我觉得学这些东西没有什么用”“将来找的工作不一定与学的这个专业有关”“现在学的都是一些过时的知识,等到了工地,一切还要重新来学,现在上课还不如直接去工地实习呢”。
A.扩充血容量B.增强免疫力
C.维持酸碱平衡
D.维持胶体渗透压
E.补充凝血因子
答案:E
考点:输注成分血的目的
解析:浓缩红细胞用于贫血,可减少输血后心血管循环超负荷的危险,少白细胞的红细胞除去血液中的白细胞,可避免因白细胞凝集所致的发热反应及避免受血者产生白细胞抗体。浓缩血小板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含有高浓度的血小板,能提高疗效。洗涤红细胞中血浆、白细胞、血小板已基本除去,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机会极少;如果洗涤的为O型红细胞,因除去了抗A、抗B凝集素,所以,可输给任何ABO血型的患者。新鲜冰冻血浆中含有丰富的凝血因子,用于治疗凝血因子缺乏,故选E。
5.下列不符合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的是
B.脾大
C.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5×109/L
D.中性粒细胞<0.5×109/L
E.血小板<20×109/L
答案:B
考点:再障的诊断
解析: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多见于儿童。起病急,起病时贫血不明显,但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进行性贫血,常伴有严重感染和出血,血常规显示全血细胞减少,贫血为正细胞正色素性。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红蛋白随贫血的进展而降低;网织红细胞计数<0.01,绝对值<1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血小板<20×109/L。一般无肝脾肿大,骨髓增生广泛重度减低。故选B。
6.下列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中,属于免疫抑制的药物是
A.司坦唑醇
B.达那唑
C.丙酸睾酮
D.环孢素
E.安雄
答案:D
考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抑制治疗包括抗淋巴/胸腺细胞球蛋白(用于重型再障)、环孢素(适用全部再障)及环磷酰胺(用于再障)等,故选D。
7.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取输血治疗,应选择
A.全血
B.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C.血小板
D.冷沉淀
E.血浆
答案:C
考点:再障的对症治疗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为全血细胞减少,其中血小板减少更明显。输血治疗是再障治疗的常用方法,一般采取成分输血。输血原则:①血红蛋白>60 g/L不需要输血;②血红蛋白<60 g/L并伴有严重代偿不全的症状或在安静时也有贫血症状时,需输血,一般输浓缩红细胞;③血小板减少有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倾向时,应考虑预防性血小板输注;④血小板减少伴有出血指征时,应进行治疗性血小板输注。冷沉淀用于补充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D错;血浆可用于低蛋白血症患者的治疗,E错;故选C。
[A2型题]
1.患者男,24岁,近3个月乏力,面色苍白,近1周来鼻反复出血,查体:贫血面容,肝脾未及,血红蛋白70 g/L,白细胞3.5×109/L,血小板25×109/L,骨髓细胞增生低下,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首选治疗
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B.雄激素
C.碳酸锂
D.硝酸士的宁
E.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答案:B
考点:再障的治疗
解析:首先判断此患者为非重型再障。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治疗重型再障,AE错;雄激素适用于全部再障,碳酸锂可用于躁狂发作,C错;硝酸士的宁用于巴比妥中毒,D错;故选B。
2.患者男,55岁,肥胖,血压160/90 mm Hg(21.3/12 kPa),已经10年。近1周,在早晨锻炼时,出现胸骨后压榨样疼痛,伴有窒息感,疼痛持续约5 min左右,急送医院检查心电图发现Ⅰ、Ⅱ、avF、V5、V6导联ST段水平型压低0.1 mV,T波倒置,应首先考虑诊断
A.隐匿性冠心病
B.高血压危象
C.心绞痛型冠心病
D.心肌梗死型冠心病
E.心力衰竭型冠心病
答案:C
考点: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解析: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诱发。疼痛出现后常逐渐加重,然后在3~5 min内逐渐消失,一般在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后即缓解。发作时出现明显的并有相应特征的心电图表现,可出现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ST段移位。故选C。
3.患者男,58岁,患肝炎已10余年,因无力、纳差、腹胀20 d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入院。肝功能试验显著异常,其中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倒置。为治疗低蛋白血症,首选输注的血液制品是
A.全血
B.新鲜冰冻血浆
C.普通冰冻血浆
D.冷沉淀
E.白蛋白
答案:E
考点:成分输血适应证
解析:新鲜冰冻血浆适用于单个凝血因子缺乏、肝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普通冰冻血浆适用于因子Ⅴ和Ⅷ以外凝血因子缺乏的替代治疗。冷沉淀适用于儿童血友病甲、血管性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症患者,也可用于手术后出血、严重外伤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治疗。本患者白蛋白减少,故选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