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院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体会
2014-01-27岳昌龙
岳昌龙 杜 鸿
(山东省荣成市斥山街道卫生院,264308)
基层卫生院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体会
岳昌龙 杜 鸿
(山东省荣成市斥山街道卫生院,264308)
目的 探讨基层卫生院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救治策略,以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降低误诊率、漏诊率,及时救治,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 对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诊治的2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本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救治策略。结果 26例患者早期诊断正确,给予及时救治均获治愈。结论 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早期的正确诊断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腹部闭合性损伤;基层卫生院;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腹部闭合性损伤常系坠落、碰撞、冲击、挤压、拳打脚踢等钝性暴力所致,尤其是随着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越来越多,常因患者体表无伤痕,却往往有内脏损伤而漏诊。在基层卫生院,因条件简陋、设施陈旧、从医人员医疗业务水平有限,常不能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丧失最佳救治时机,对其生命构成极大威胁。笔者对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诊治的2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本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救治策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男18例、女8例;年龄12~72岁,平均39.2岁。
1.2 致伤原因及分类 冲击伤2例、挤压伤3例、击打伤4例、坠落伤6例、车祸伤11例。伤后15 min~48 h来院,其中脾损伤9例、肝损伤2例、胃损伤2例、小肠损伤4例、结肠损伤1例、肾损伤5例、膀胱损伤3例;合并颅脑、胸部、四肢等损伤9例。
1.3 诊断方法及时间 依据受伤史,尤其是致伤条件,结合全面而有重点的物理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经过严密的动态观察,反复多次复查评估。26例行腹部B超检查,包括肝、胆、胰、脾、肾及腹腔B超(危重者床边B超),21例行X线检查(5例为卧位),26例行血常规检验,24例行尿常规检验,20例行腹腔穿刺。所有检查及诊断在入院30 min~24 h内完成。
2 结果
26例患者早期诊断为腹部闭合性损伤,及时给予抗休克治疗及改善微循环治疗,均获得成功救治或及时转运至上级医院获得成功救治,全部治愈。
3 讨论
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早期诊断的关键是确定有无内脏损伤,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上通过对患者症状、体征的准确把握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判断是否存在内脏损伤,如早期出现休克、持续性的腹部剧痛,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同时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等。血常规检查有红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腹部X线检查膈下出现游离气体或腹腔穿刺吸出气体、液体等,即可诊断腹腔内脏器损伤。对于腹部外伤后出现呕血、便血或血尿等症状不要忽视,因其系腹腔内脏器损伤的重要指征。建议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辅助检查要全面、详实,不要忽视直肠指检,因部分患者直肠指检可能发现重要体征,如直肠前壁有压痛、波动感或指套染血等提示腹腔有内出血、直肠损伤等,对于骨盆骨折者要导尿,观察有无尿道损伤,对于下位肋骨骨折者要注意检查肝、脾等有无损伤。对于腹腔内脏器损伤患者要注意有无多发性损伤,如可能存在腹内某一器官有多处破裂、腹内有一个以上器官受到损伤,以及尚有腹部以外的合并损伤或腹部以外损伤累及腹内器官。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致伤因素和机制复杂,病情随时间变化较快,影响早期诊断的因素较多,导致早期诊断困难,必须连续密切观察患者伤情变化且反复使用各种检查手段,才能减少误诊和漏诊。要动态观察患者症状变化、生命体征变化,要对其进行反复全身体格检查,如有异常要及时采取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同时对留院观察患者也要定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以排除腹内脏器损伤。观察期间做到“三不、三要”。三不:不随意搬动患者,以免加重病情;不注射止痛剂,以免掩盖伤情;不给饮食,以免胃肠道穿孔而加重腹腔污染。三要:要积极补液,防治休克;要注射抗生素,防治感染;要胃肠减压,防止腹胀及胃肠内容物过多流入腹腔。
致命性创伤抢救措施实施越早、越完善,其抢救成功率越大,在创伤后的前1 h内,对严重创伤进行快速评估、分拣和处置,对于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极为关键,故而把这段时间称为“黄金时间”。这些创伤中的某些死亡可以经简单的抢救处理得到避免。笔者对所有26例患者在其入院2 min内均给予快速紧急评估有无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包括气道梗阻、呼吸心跳停止、意识丧失、体表可见快速大量出血等),并立即解除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通气和给氧,保持血氧饱和度>95%;针对休克大出血,快速扩容,立即建立2条静脉通路,保持通畅的静脉输液通道,进行补液扩容抗休克治疗,包括液体复苏、纠正代偿性休克和隐性休克,生命体征监护和脏器功能支持。所有患者均留置胃肠减压管和尿管,观察胃管引流及尿量变化。进行动态观察治疗,其中20例患者病情危重,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联系上级医院,实行双向转诊制度,请上级医院会诊,给予全程监护并及时转运至上级医院,因早期诊断明确,早期救治及时,均经手术治疗痊愈,无死亡病例;另6例患者病情平稳,在本院给予密切动态观察治疗,经保守治疗痊愈。
总之,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要做好全面、动态、认真的体格检查,采取必要的辅助检查、诊断性穿刺等手段,早期掌握腹内脏器损伤情况,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是患者成功救治的关键。
1672-7185(2014)09-0041-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9.024
2014-02-02)
R656.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