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蜂胶研究动态
——第43届国际养蜂大会蜂胶论文评析

2014-01-26胡福良

中国蜂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蜂胶提取物样本

王 凯 胡福良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杭州310058)

国际蜂胶研究动态
——第43届国际养蜂大会蜂胶论文评析

王 凯 胡福良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杭州310058)

2013年9月29日至10月4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举行的第43届国际养蜂大会(XXXXIII International Apimondia Congress)吸引了世界120个国家和地区的8500多名蜂业同仁。本文对参加此次学术交流的蜂胶相关的论文进行介绍与评述,旨在为关注该领域学术动态与产业发展的同仁提供参考。

1 学术交流大会概况

此次学术交流大会的主题是“Beyond the Hive: Beekeeping and Global Challenges”(超越蜂箱——养蜂业与全球性挑战),共有来自85个国家的超过1000名科学家参与。大会组委会从征集到的超过1200份摘要中遴选出340份学术报告,收录到此次大会的论文集中。学术交流大会从9月30日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3日,大会主办方也将所有学术论文组织了七个专题论坛:蜂疗、蜂业经济、授粉与蜜粉源植物、养蜂技术及蜂产品品质、蜜蜂生物学、蜜蜂健康、养蜂业与农村发展,与此同时,组委会也组织了一系列圆桌会议,就养蜂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参加本次会议交流的与蜂胶相关的论文共有49篇,其中口头报告21篇,墙报28篇。这49篇论文大部分集中于蜂疗和养蜂技术与品质两个专题中,其中蜂疗专题收录口头报告14篇,墙报23篇;养蜂技术与蜂产品品质专题收录口头报告6篇,墙报5篇。另外还有一篇蜂胶相关的口头报告收录于蜜蜂健康专题中。在国家分布方面,论文作者来自10个国家,在21篇口头报告中,印度尼西亚有4篇论文位居第一,其次是中国、土耳其和东道主乌克兰,分别有3篇,巴西、俄罗斯有2篇,其他作者分别来自摩洛哥、法国、保加利亚和澳大利亚。23篇墙报的论文作者来自14个国家,土耳其以8篇排名第一,其次是巴西5篇,哥伦比亚、匈牙利、俄罗斯均有2篇,阿尔及利亚、波兰、葡萄牙等9个国家均各有1篇。下面着重针对此次大会上蜂胶研究相关的口头报告分别进行介绍。

2 蜂胶的药理活性研究

2.1 蜂胶的抗菌活性

蜂胶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对细菌、真菌的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来自巴西Apis Flora Indl.公司的Andresa A.Berretta等研究了巴西蜂胶乙醇提液(EPPAFR)黏膜吸附剂在流行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治疗中的作用。流行外阴阴道念珠菌(CandidiasisVulvovaginal)是女性阴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治疗通常采用多烯类及唑类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但这些药物通常存在很强的毒副作用,且易造成病菌的耐药性。他们采用不同剂型的粘膜吸附剂,配合使用蜂胶醇提物,采用体内外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他们的实验结果证实EPP-AFR对真菌生长的不同阶段均有抑制作用,而蜂胶乙醇提液中的橙花叔醇也同抗真菌活性密切相关,同时蜂胶提取液与真菌共孵育6~8小时效果最佳。液流学的及粘膜吸附结果显示,采用1%羧乙烯聚合物和1%壳聚糖是最佳的假塑性配方,且粘性最小,毒性极低。在Balb/c小鼠上的实验显示,含有粘膜吸附剂的蜂胶醇提液具有良好的抗真菌活性,同市售抗真菌药物Neo Quimica疗效类似。

抗生素抵抗一直是公共卫生安全的一大挑战,近年来将蜂产品运用于耐抗生素细菌引起疾病的治疗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来自乌克兰巴卡莫列茨国立医科大学的OksanaKorbut等研究联合使用蜂胶、抗生素对耐抗生素型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治疗效果。他们将48株细菌进行体外培养,研究15种抗生素与不同浓度蜂胶对这些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将3 mg/ml蜂胶与不同抗生素联合使用,可使最小抑菌浓度(MIC)减少5到20倍。提高蜂胶浓度至5 mg/ml能进一步减少MIC。同时蜂胶对多种沙门氏菌菌株均有效果,增强了抗生素的杀菌效果,提高抗生素的抗微生物活性。他们还将10%蜂胶酊剂用于口腔治疗(1~2滴/天,1天3次,持续7天),也证实联合疗法比单一使用抗生素效果更佳。蜂胶治疗效果可能同细胞吞噬及抗菌活性有关。

在牙髓坏死及牙髓炎症中,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是最容易造成牙髓治疗术后感染的病原菌,且耐药性极强。通常使用的消毒、冲洗并不能有效杀灭粪肠球菌,且不能对粪肠球菌的菌膜造成伤害。来自印尼爱尔朗加大学的Tamara Yuanita等研究了东爪哇蜂胶提取物对粪肠球菌菌膜的影响及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东爪哇蜂胶提取液可以有效杀灭粪肠球菌,特别是6%的蜂胶提取液能有效损伤粪肠球菌菌膜。

幼虫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larvae)孢子是美洲幼虫病(American Foulbrood Disease,AFB)的主要病原。来自土耳其哈杰特泰佩大学的AygünSchiesser研究了蜂胶对不同基因型幼虫芽孢杆菌的预防效果。通过对来自14个不同地区的4种幼虫芽孢杆菌(Eric I,Eric II,Eric III,Eric IIII)的研究发现,蜂胶提取物能有效抑制幼虫芽孢杆菌的增值,这种抑制效果同蜂胶使用剂量密切相关。这也提示可将蜂胶作为治疗美幼病的预防及辅助治疗手段。

2.2 蜂胶对疾病的防治作用

蜂胶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在疾病预防、治疗中应用广泛。为了进一步阐明中国蜂胶(杨树型)的抗炎作用机制,来自中国浙江大学的王凯等研究了中国蜂胶抗炎活性的分子机制。他们采用中国蜂胶乙醇提取物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化学组成,并研究了中国蜂胶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炎作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蜂胶乙醇提取物含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芦丁、杨梅酮、槲皮素、山奈酚、芹菜素、松属素、柯因和高良姜素等。接着又发现中国蜂胶乙醇提取物能显著抑制脂多糖(LPS)诱导小鼠RAW 264.7细胞系相关炎症因子(一氧化氮、IL-1β、IL-6)的产生,并能够抑制炎症过程中iNOS,IL-1β和IL-6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而且这种效果具时间依赖、剂量依赖效应。此外,中国蜂胶乙醇提取物能抑制IκBα和AP-1蛋白的磷酸化,但不影响IκBα蛋白的降解。报告基因结果显示中国蜂胶乙醇提取物能有效抑制TNF-α刺激引起的HEK 293T细胞的NF-κB通路的激活。该研究为理解中国蜂胶的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并为中国蜂胶未来在替代及补充疗法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疟疾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寄生虫病之一,它主要是由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引起的。来自印尼印尼爱尔朗加大学的James S Hutagalung等研究了蜂胶提取物的抗疟原虫活性。他们在BALB/c小鼠中接种疟原虫,并连续4天口服不同浓度的蜂胶提取物,肝、脾组织病理学结果证实蜂胶醇提物能有效抑制寄生虫的繁殖,并很好地维持了肝脏、脾脏的功能,同时蜂胶提取物也能很好地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

来自摩洛哥西迪·默罕默德·本·阿卜杜拉大学的LyoussiBadiaa等研究蜂胶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保护作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主要是由炎症及氧化应激造成的,其主要表现为活性氧(ROS)水平的升高,过量产生的ROS会造成脂质过氧化及蛋白质的氧化过程。蜂胶的抗氧化、氧自由基清除能力主要归功于蜂胶中丰富的酚酸及黄酮类化合物。口服蜂胶可以显著缓解大鼠因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产生的糖尿病症状,包括缓解胰岛素抵抗,降低糖基化血红蛋白含量,抑制肝酶的产生,同时升高肝肾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的含量等。他们也研究了杨树型蜂胶中主要活性成分咖啡酸苯乙酯(CAPE)及巴西绿蜂胶中主要活性成分阿替匹林C的抗糖尿病效果,发现CAPE能有效减少心脏组织ROS的生成,同时在大鼠感染性休克急性炎症模型中,使用CAPE能有效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提供抗炎性细胞因子的生成。而阿替匹林C的效果主要同抑制一氧化氮及前列腺素E2的生成有关。这些研究显示蜂胶、蜂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对预防、控制糖尿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蜂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蜂胶在畜禽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奶牛蹄病一直是奶牛业的重大问题,该病会对奶牛生产造成巨大影响,长期治疗成本很高。来自乌克兰卢甘斯克国立农业大学的VitalyIzdepskyy等研究蜂胶精油对奶牛牛蹄坏死过程的治疗作用。他们研制出了一种含蜂胶精油及硅胶吸附剂的外用药膏,在脓性坏死牛蹄部分使用该药膏具有明显的净化及解毒功效,同时能减轻绷带同伤口的粘连,增加伤口附近抗菌物质的含量,阻止毒素在组织间的扩散,从而维持、促进伤口附近的微循环功能。该种药膏相较于传统抗生素药物而言,对牛蹄部位化脓性坏死具有更持久、更有效的治疗效果。来自土耳其穆斯塔法·基马尔大学的Sibel-Canogullari等研究了饲料中添加蜂胶及蜂花粉对(日本)鹌鹑生长性能及机体组成的影响。他们在日粮中添加0.5或10 mg/kg的蜂胶提取物,实验结果表明蜂胶并不能影响鹌鹑的体重增加、饲料效率及体组成(p>0.05)。

4 蜂胶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

蜂胶的化学成分取决于其地理来源、植物分布情况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而蜂胶的化学成分是蜂胶发挥生物学活性的基础。来自巴西圣玛利亚联邦大学的ElisabeteDockhorn等分析了不同季节采集得到的巴西南部蜂胶的化学成分,共采集了10个蜂胶样本,包括春季1个样本,夏季4个样本,秋季2个样本,冬季3个样本。他们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结果分析了蜂胶中的13种代表性化合物的含量,包括绿原酸、咖啡酸、槲皮素、杨梅酮、木樨草素等。咖啡酸、芦丁、木樨草素、芹菜素、山奈酚在除了秋季、冬季采集的蜂胶样本中均被检出;木樨草素、5-糖苷仅在秋季和冬季采集的2个样本中检出;类似地,花旗松素仅在三个冬季采集和一个秋季采集的样本中被检出;而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在两个冬季采集的样本中被检出;芹菜素在除了两个采集于春季、夏季的样本之外,均被检出。他们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蜂胶中的成分的确与季节密切相关,而秋季和冬季采集得到的蜂胶样本成分更为丰富。

来自保加利亚科学院的Bankova院士是国际蜂胶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此次她也带来了有关俄罗斯Perm(杨树-桦树-山杨型)蜂胶的化学成分以及其抗菌活性研究的新进展。她们发现Perm蜂胶的总黄酮、总酚酸含量符合国际蜂联对杨树型蜂胶标准的特征,其中酚酸类含量为24±2%,类黄酮和黄酮醇含量约为3.6±0.5%,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类含量约为6.3± 0.3%。而蜂胶样本具有高黄酮类化合物的也表现出更强的抗菌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也更小。这些研究结果证实多酚类化合物与MIC之间存在一定的转化关系。

来自法国国立昂热大学的BoisardSéverine等研究了法国BFA蜂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BFA蜂胶是由法国“Ballot-FlurinApiculteurs”公司提供的由法国不同地区24个蜂胶样本混合组成。他们对BFA蜂胶采用五种不同溶剂进行提取,包括水、70%乙醇、甲醇、二氯甲烷及四种混合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核磁共振(NMR)等方法分析BFA蜂胶的主要成分,采用DPPH、ORAC法分析了BFA蜂胶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不同溶剂(水溶剂除外)提取蜂胶均含酚酸、酚酸酯、黄酮类化合物,而水提取蜂胶主要含酚酸类化合物。蜂胶的抗氧化活性很强,是新近批准用于欧洲食品添加剂迷迭香(rosemary)提取物的2~5倍。但蜂胶提取物中溶剂残留问题仍需注意。

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Colin Duke等研究了澳洲袋鼠岛蜂胶类型及其分布。澳洲袋鼠岛同澳洲大陆相对隔离,蜜蜂采集蜂胶的来源相对独立、固定。前期研究Duke等已经从3种植物来源中鉴别得到5种类型的蜂胶。主要蜂胶类型都富含prenylatedcinamate类化合物和prenylatedstilbence类衍生物,这在其他地区蜂胶中是不太常见的。五类蜂胶的分布也为袋鼠岛蜂胶的深度开发利用与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他们对从2006年至2013年源自72个蜂场采集得到的超过400个蜂胶样本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分析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薄层色谱法(TLC)、核磁共振质谱法(NMR)等,同时他们也成功将三类蜂胶同他们的植物来源进行对应。

来自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的平舜等报告了中国杨树型蜂胶的代表性黄酮类化合物:松属素、柯因及高良姜素。中国研究者通常以8种黄酮(芦丁、杨梅酮、槲皮素、山奈酚、芹菜素、松属素、柯因、高良姜素)作为评价中国蜂胶质量的重要指标,但鲜有报道此8种黄酮是否在中国杨树型蜂胶中确实存在。该研究从中国15个省份采集了53个中国蜂胶样本,分析了这些样本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8种黄酮类化合物并不一定全部出现于中国蜂胶提取物中,特别是杨梅酮、槲皮素、芹菜素在很多蜂胶样本中都未检出,而松属素、柯因、高良姜素却在所有中国蜂胶中检测到,且这3种黄酮相对含量也很高。尽管中国蜂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不同地区、不同季节采集的蜂胶化学成分差异很大,采用该研究所选定的标志性黄酮类化合物仍可为蜂胶的质量控制提供重要参考。

来自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的张翠平等报告了对中国市场上流通的蜂胶、蜂胶半成品中杨树胶掺假情况的调查报告,研究采用水杨苷作为标志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67个样本进行了检测。其中23个样本未检测出水杨苷,而66%的样本中检测到水杨苷的存在,这也意味着这些样本可能掺有杨树胶。在所测样本中有50个是蜂胶产品,而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蜂胶产品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13个蜂胶生产厂家的27个蜂胶产品中均可检测出水杨苷。该研究为蜂胶产品的真实性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5 结语

国际养蜂大会之行,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世界蜂业的发展动态,掌握国际蜂业研究和关注热点,领略世界蜂业取得的最新成果。蜂胶研究作为蜂产品研究的热点领域,近年来发展很快,研究水平稳步提高。可喜的是,中国作为蜂胶生产第一大国,在此次大会上也有很突出的表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在了解蜂胶研究最新进展的基础上,在国内同行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将我国蜂胶基础研究及开发利用推上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蜂胶提取物样本
虫草素提取物在抗癌治疗中显示出巨大希望
中药提取物或可用于治疗肥胖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植物提取物:你意想不到的辣椒
2019年国内外蜂胶研究概况(二)
2018版蜂胶国家标准解读
规划·样本
本期热点追踪蜂胶:去伪存真 国标助力
紫地榆提取物的止血作用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