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月坛社区全科医师培养模式介绍

2014-01-26孙艳格杜雪平

中国全科医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月坛全科医师社区卫生

孙艳格,丁 静,杜雪平

全科医师是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主体,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起着关键作用,全科医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社区提供的医疗和保健服务的质量,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全科医师的综合素质,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如何提高全科医师综合素质是广大全科医学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就这一课题,结合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年的教学实践,介绍一下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做法和体会。

1 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状况

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在编全科医生38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7.8%),副主任医师8人(21.1%),主治医师19人(50.0),医师8人(21.1%);博士研究生1人(2.6%),硕士研究生15人(39.5%),本科15人(39.5%),专科6人(15.8%),高中或中专1人(2.6%)。10人为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师资,具有教学职称;其中1人具有教授职称,6人具有副教授职称,3人具有讲师职称。5人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科研课题,占13.2%。

2 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培养方法

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之所以能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均具有较高水平,与其采取的多种培养模式相结合的培养方法是分不开的。目前,北京市全科医师主流培养模式为“5+3”模式〔即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和转岗培训(即对符合条件的基层在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按需进行1~2年的转岗培训,成为全科医师或助理全科医师[1-2])。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5+3”模式和转岗培训的基础上,结合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状,增加了研究生教育、全科-专科联合查房活动、“转小科”计划、专家下社区带教、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术论坛和讲座等不同教育形式,现将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己开展的教育形式做一具体介绍。

2.1 研究生教育 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教研室)拥有硕士生导师3名,鼓励优秀全科医生报考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时间为3年,其中理论学习6个月,二级学科范围内进行临床技能训练18个月,在全科/社区范围内进行临床能力训练一年。培养目标:研究生毕业时学员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够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掌握各项检查治疗技术,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查阅本专业文献的能力,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方法,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到目前为止,已为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其他单位培养全科医学研究生18名,其中12名在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这些研究生在科研、教学等方面为社区中心做了很大贡献。

2.2 全科-专科联合查房活动 全科-专科联合查房即复兴医院相关科室(专科)与社区一起(全科)组织的查房活动,每次选1~2个病例,由相关科室专科医生和社区医生共同主持,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讲解,要求实习医师、轮转住院医师、全科基地培训学员必须参加;其他住院医师及主治医师尽量参加;欢迎高年资医师参加。全科-专科联合查房始于2006年,每3个月1次,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26次,内容涉及心内科、内分泌科、呼吸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妇科等不同学科。全科-专科联合查房活动为社区医生提供了和专科医生零距离交流的机会,使全科医生更加深入了解专科治疗的现状及新进展,有利于提高社区医生的临床专业水平。

2.3 “转小科”计划 针对目前全科医师诊疗技能以内科为主,其他学科相关知识薄弱,操作技能掌握欠佳的状况,社区中心全科医学教研室与复兴医院教育处共同制定“转小科”计划,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定期派全科医生到儿科、耳鼻喉、眼科、皮肤科、外科门诊、心电图室等科室学习,提高全科医生在相应学科的诊疗水平。到目前为止,参加该计划的全科医师共22人,占57.9%。

2.4 利用专家下社区机会学习 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聘请专家到社区中心坐诊,专家涵盖了内分泌、妇科、心电图、中医等领域,专家出诊时间,中心安排住院医师和低年资主治医师轮流跟随专家出诊,通过向专家学习,提高在相应领域全科医师的诊疗水平。到目前为止,跟随专家学习的全科医生共22人,占57.9%。

2.5 国际交流与合作 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及英国伯明翰大学开展业务交流活动多年,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学员到威斯康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伯明翰大学学习家庭医学先进理念和模式。培养对象为优秀的全科医师。学习形式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理论学习一般采用集中授课形式,实践学习通过具体参与家庭医生诊疗、学习等活动来完成。通过学习系统了解美国和英国家庭医学现状、医生的培训和教育情况,医生诊疗范围以及诊疗过程等,培训结束后把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模式与全科医师工作结合起来,指导全科医师的工作。到目前为止,社区中心全科医师中有出国学习经历的18人,占47.4%。

2.6 学术论坛和讲座 至2013年,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续承办10届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学术大会,会议内容涵盖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社区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建设、社区护士综合能力培养、社区卫生服务技能及月坛社区卫生服务特色等方面,为期3 d,社区中心要求住院医师及低年资主治医师必须参会学习;另外,中心不定期派医务人员到全国各地参加全科医学领域的学术活动,学习其他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提高全科医师的综合素质。同时,还不定期邀请相关领域专家为全科医师进行讲座,内容涉及人文知识、全科理念、传染病防治、慢性病管理、诊疗新进展等内容,要求全科医师积极参加,使全科医师能够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包括诊疗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

3 讨论

3.1 我国全科医师培训现状 2010年3月,国家发改委、卫生部、教育部等六部委制定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通过多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基本满足“小病在基层”的人才资源要求[3]。2011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初步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4]。这充分说明国家和政府很重视全科医生的培养。但就目前全科医师培训现状来看,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和培训工作虽然迅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全科医师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5]。尤其是全科医师质量问题不容乐观,全科医师的质量直接决定着社区提供的医疗和保健服务的质量,目前国内很多地区实行大专、本科等全科医学学历教育以及在岗转岗培训、规范化全科医生培训等多个培养模式,培训合格的均颁发全科医师证书,但全科医生的“含金量”不高。张莉等[6]对2009—2011年报考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全科医学)的人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9—2011年全国中级考试的总体通过率分别为48.73%(3 113/6 388)、53.49%(3 312/6 192)、47.62%(2 837/5 957)。不同地域、不同科目、不同学历、不同单位级别的考生通过率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我国全科医学中级考试合格人员区域分布极不平衡,整体学历水平不高,学历层次较低的考生其通过率不甚理想。我国全科医师队伍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大量合格的全科医生,努力提高全科医生的整体素质。合格的全科医师人才需求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全科医学发展的瓶颈。全面提高全科医生素质是目前社区卫生实践者和全科医学教育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3.2 全科医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现阶段我们的大多数全科医生都受过系统的医学教育,但还被认为是能力不足。说明全科医师教育和专科医师教育不完全相同。全面提高全科医生素质,首先要明确全科医师应具有的能力。全科医生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学术核心和业务骨干,首先要承担基层诊疗工作,同时还被赋予以下历史使命:承担群体与个体的三级预防任务与使命;承担发展照顾医学的任务与使命;承担重塑医生形象、推进卫生改革的任务与使命[7]。所以,要求全科医生不仅仅具有高水平的诊疗技能,还要具备强烈的人文情感、出色的管理能力、执著的科学精神和自我发展能力。

3.3 月坛社区全科医师培养模式产生的背景 复兴医院关于全科医学的探索要早于国家政策,1995年,国家科委“卫生与健康促进示范工程”在北京市月坛地区启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以此为契机构建以三级医院( 复兴医院) 为依托,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月坛医院)为主体,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早在1992年复兴医院即是北京市卫生局批准的住院医师培训试点单位;2001年成为北京市卫生局社区培训基地;2006年成为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全科医学专业)[8]。多年来,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全科医师应具有的能力和国家赋予全科医生的任务,结合十多年教学实践,针对不同层次的医生,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出大量具备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能力的全科医师,逐渐形成了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主体,其他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全科医师培养方式。

3.4 月坛社区全科医师培养模式的特点 和其他模式比较,月坛社区全科医师培养模式具有如下特点:首先,保证达到北京市对全科医师的基本要求。该模式以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为基础,保证学员全面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处理患者个体、家庭、社区大部分常见病、多发病和常见问题的医疗、预防、保健等综合服务技能,并掌握一定的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管理能力,达到合格全科医师的标准。第二,注重临床能力的培养。医疗技能是全科医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为了提高全科医师临床能力,复兴医院采用全科-专科联合查房、“转小科”计划、专家下社区带教等模式,夯实全科医师的临床专业基础,保证社区全科医师为居民提供高水平的医疗保健服务。第三,力争培养高水平全科医学人才。针对综合能力较强的优秀的全科医师,鼓励其报考硕士研究生,为其创造国际培训交流的机会,进一步开阔思路,提高科研、英语、沟通交流等综合素质,培养高水平全科医学人才。

目前,很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各种模式与二级医院或三级医院合作,共同开拓社区卫生服务事业,为采用全科-专科联合查房、“转小科”计划、专家下社区等带教模式奠定了基础,保证了临床诊疗能力的培养。另外,可以鼓励优秀人才报考全科医学研究生,进行全科医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学术水平。同时,由于目前全科医师的培养模式处于探索阶段,培养方式也不是很完善,比如专家门诊带教模式缺乏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标准,“转小科”计划因为全科医生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繁忙不能完全按照计划执行等,以后在全科医生的培养过程中会逐渐完善教学模式,为全科医生的培养提供成熟的方法和路径。

1 线福华,路孝琴,吕兆丰.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及其实施中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8):2498-2501.

2 雷光和,陈琴.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8):2558-2560.

3 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中央编办,等.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EB/OL].http://www.sdpc.gov.cn/shfz/yywstzgg/ygzc/t20100430_359849.htm.

4 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gov.cn/zwgk/2011-07/07/content_1901099.htm.

5 卢祖洵.我国全科医学师资队伍现状分析与建设构想[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1,9(2):121.

6 张莉,汪本奎,马媛.从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看我国全科医师队伍的现状及发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9):2921-2924.

7 梁万年.全科医生的素质和任务及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3):173.

8 丁静,魏斌,杜雪平.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带教中的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0):3295-3297.

猜你喜欢

月坛全科医师社区卫生
“月坛小哥”为城市治理“穿针引线”
“月坛小哥”为城市治理“穿针引线”
医学人文融入全科医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口腔全科医师执业范围(讨论稿)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农村社区卫生机构试试“托管制”
月到中秋分外明
全科医师团队在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更正